APP下载

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

2020-05-09刁晓丽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4期

刁晓丽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读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只有细细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阅读课才能返朴归真,才能充满浓浓的书香。新课程改革以来,“以读为本”更受到一致的强调,在课堂上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读通、读懂、读透,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以读激趣 以读带讲  以疑助講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词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读得少,思考得少,教师则讲得多的现象,因此,学生的思想大大受到了束缚。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激励学生自觉愉快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呢?怎样才能真正与文本对话呢?

一、以读激趣  必不得已

众所周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魅力是神奇的,兴趣是阅读的内驱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以生动现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采取情景、表演等的方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去,并巧妙借助文本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雪儿》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做动作表演体会,课堂上目睹孩子们时而为“我”和爸爸为雪儿疗伤无微不至所感动,时而为“我”和雪儿友好相处其乐融融所打动,时而为“我”放飞雪儿赞叹不已。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被人鸟深情打动,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快乐,学生明白了“关爱动物,人人有责。”学生学得生动,学得愉快,智力潜能得到开发,主观能动性得以调动,阅读能力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二、以读带讲 必由之路

以读为本是继承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的精华。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多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个重要的途径。在教学中注重抓住关键词语、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巧妙地运用“读”的艺术,以读代说,以读促讲,鼓励学生多读、会读、爱读,读出声,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闻其人,如临其境,从而让学生在阅读艺术中体验快乐,使学生在读中悟意、入境、动心,真正使课文中的语言“其言皆若出于吾口,其意皆若出于我心。”

(一)把厚的文本读薄

我在教学西师版第11册《“妙极了”与“糟透了”》一课时,采取四读的方式阅读对话。第一遍师生分角色读,师当导演并读叙述,学生扮演角色读,生读不好喊停就指导读;第二遍,四名学生读,一人当导演读,另三生分角色读;第三遍,去调导演,抽三名学生直接读对话;第四遍,师生配着动作读。此时,课堂上响起了一片掌声,同时,学生也理解文本中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儿子的成长所起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一个“读”字让学生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自我;一个“读”让学生与作者,与文本进行了精彩的对话;一个“读”让学生将厚重的文本读薄,然后,又从薄的文本走向厚重的生活!

(二)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

我在教学西师版第七册《礼物》时,就抓住关键词语“各式各样”鼓励学生以读促思,读思结合,从读中去悟,从悟中去读,在悟中提高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一个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各式各样的人指哪样的人呢?”学生一下子思维活跃,悟出了一大堆人:斤斤计较的人、悲观失望的人、坐享其成的人、损人利己的人、碌碌无为的人……不同类别的人得到老婆婆的相同礼物——真诚的微笑,都脱胎换骨了。再通过反复让学生感情朗读,想到老人的贫穷,想到老人的孤独,再想到老人送给别人的愉悦的心境,让学生的情绪大为高涨,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三、以“疑”助讲  必操胜券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基础教育明确指出通过让学生“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陶行知的“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诗句有力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在教学《“妙极了”与“糟透了”》时,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8岁时写的第一首诗,父母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我觉得这个学生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讨论,各抒己见,从而知道了父母的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在面对批评时要勇往直前,在受到赞美时不能骄傲自满。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文本,引领学生抓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坚持与文本对话,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上册 教育科学1980版

[2] 《语文教育心理学》 董蓓霏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3] 《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