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阅读指导 引导与享受阅读,在感受教学幸福中促进学生进步

2020-05-09庄丽贞

教育·教学科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鲁滨逊小说交流

庄丽贞

儿童小说阅读指导首先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推荐相关的读物,读有益的书。接下来是要给他们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还要定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中感受读书的乐趣,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伴随他们成长。

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面广了,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已满足不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而儿童小说却给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阅读和想象的空间,吸引力是越来越大。可是,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有效地阅读儿童小说,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导读推荐,激发阅读欲望

让孩子在儿童小说的阅读中受益,第一步要从推荐做起。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如今市场上的儿童小说很多,但良莠不齐,而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差。不良读物会毒害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哪些书适合学生看,教师就要做到心中有数,并适时进行推荐。一般情况下,教师推荐的儿童小说应该是教育性与趣味性并存,传统与现代并举。然而,在面对诸多值得阅读的好书,要怎么推荐才能让学生喜欢,并认真地去阅读呢。

一般说来,一个人对一部文学作品感兴趣,有时是因为喜欢、崇拜作品的作者而去读他写的书。对于初次阅读某个名作家的书,此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推荐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时,可从介绍马克·吐温入手:马克·吐温,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以幽默著称的伟大作家,曾被誉为“善于引人发笑的幽默大师”,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就是这位作家创作达到顶峰时的标志,这本书到底好在哪?请同学们阅读,一起欣赏马克·吐温灰谐的语言。

有些作品,推荐时对其作品内容可作简单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推荐《鲁滨逊漂流记》时:今天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一本外国名著。故事的主人公叫鲁滨逊,他从小就希望长大后能做一名优秀的水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朋友通过水路辗转来到巴西,并有了自己的一笔财富。当他和朋友们再次出海时,悲剧发生了,他们遇到了大风暴,船上的人只有鲁滨逊一个人活了下来。他来到船搁浅的岛上,开始了新的生活。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27年,已由一个27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54岁的中老年人。在他离开小岛之前,他把一个即将被其他野人煮了吃掉的野人救了出来,取名为“星期五”。“星期五”后来成了鲁滨逊的仆人。《鲁滨逊漂流记》一定会让同学们感兴趣。

儿童小说以塑造人物为第一要务,其中所塑造的儿童形象精彩、有个性、有特点,深得小读者的喜爱。在进行好书推荐时采用人物介绍法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如推荐《淘气包艾米尔》时,教师提示:“艾米尔,一个罕见的淘气包。无论他走到哪里都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可是他并不坏,只不过是生性好动,天真活泼。由于他勇敢善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了帮助别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终于得到人们的谅解和赞扬。想认识他吗,那就来阅读《淘气包艾米尔》。”

儿童成长是与故事相伴随的,他们习惯于接受故事,也乐于接受故事。因此,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推荐书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老师可选择有趣、有情节的适合少年儿童年龄、心理等特点的故事、校园小说等,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向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如推荐《漂亮女生》《马小跳》系列等书籍可采用此法。

根据书籍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推荐,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除了推荐介绍,还可以让班上看过的同学或正在看的同学来介绍,效果更佳。

任务导航,培养阅读习惯

故事是儿童小说的三大要素之一,儿童认为一部小说好不好看,实际就是基于故事有没有意思,而他们之所以喜欢某一位儿童小说的主人公,也常常基于演绎的故事新奇有趣。为了避免学生只重故事情节,而忽略语言的积累和对作品形象的感悟、人物命运的关注,在学生阅读一本书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适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阅读。

让学生摘抄书中的精彩句段,每本不少于5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摘抄的任务不要太多,否则会扼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品析。

通过写想说的话,写下最想对文中主人公或是学生最喜欢的一个人说的话。字数不限,但要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

写一篇读后感,字数不限,重在感想。这一任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表达。有了适度的任务,学生的阅读会更有效,这样,让学生既享受到了阅读的愉悦,又对小说进行了反刍,作了深入的思考,得到了精神的洗礼,还积累了语言,学到了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品析交流,促进持续阅读

有了任务,还要有交流,有检查,有展示,才不会使布置的任务流于形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强。学生阅读交流的最好形式是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收获说出来,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把自己的快乐与大家同分享,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使阅读更深入、更持久。

所谓班级读书交流会,就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就看过的书交流阅读所得与阅读体会。交流的材料可以就近期老师推荐或同学推荐的大家一起看过的同一本书,也可以是近期大家看的不同的书。

任何一种学习,没有时间的保证是无法完成的。为了给学生充分的阅读与准备的時间,读书交流的时间安排既不能过于紧也不能过于松弛,一般一个星期一次为宜,把时间定下来,让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阅读交流课上,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如可以让爱画画的同学用画画加文字解说的形式来表现书中的故事与人物;让爱表演的学生表演书中的人或事;让喜欢讲故事的同学选取精彩故事情节讲给大家听;让爱朗诵的同学将精彩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让爱写的同学写成读后感再读给大家听;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手抄报进行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只要是学生喜欢就行。可以单人上台汇报,也可以小组合作汇报,教师要认真倾听,可参与交流,适当给予点评,让学生体会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乐于交流。

教给方法,引导深入阅读

俗话说: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要想使课外阅读交流不流于形式,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有所收获,让交流引领学生学会深入阅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品析交流。

对于小说类的书籍,因为书中注重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此类作品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书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书籍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外貌特征等)和人物的命运进行分析。如阅读《水浒传》(儿童版),其中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交流时可引导学生谈谈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

儿童小说一般具有完整的情节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引导学生交流阅读此类文章时应把握作品的叙事结构,感受由故事带来的审美愉悦。如《吹牛大王历险记》,其中讲了孟豪森男爵的许多冒险故事。如他可以利用眼睛冒出的火星打野鸭、用一根铁钎猎回七只松鸡、骑着炮弹飞行、在鲸鱼的胃里跳舞、乘船去月亮旅行等。故事荒诞离奇、风趣幽默,其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力让人难以置信却又爱不释手。交流时,就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加以品味,感受故事的精彩和幽默。

“儿童小说的世界中充满了生活化的语言。这些语言一般处于特定的故事语境中,要为刻画人物服务。而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作品,其语言风格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阅读儿童小说,还要注意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帮助我们正确、准确地把握人物特征和作品的内涵。”可以从文章的遣词造句到修辞手法,体会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不同作品的语言特点。可以寻找用得精妙的词句进行品评,寻找有特色的句式进行交流,寻找幽默的语段同大家分享。

不同的作家,作品风格也是不一样的。有些作家很了解孩子,他的作品就接近孩子的生活,富有童趣,他也就特别受孩子欢迎。如近年来深受少儿欢迎的作家杨红缨,许多同学都读过她的作品,可以引导学生透过她的作品谈看法,说说喜欢她的原因,讲讲她的故事等。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旨、自己的见解等方面来交流。当然,因为是小学生,所以在交流的时候要求不能太高,应本着最高的标准去指导,用最低的要求去评价,才不会打击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学生能交流多少是多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学生品评交流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阅读的能力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余秋雨说:“人的生命需要煅铸,阅读是煅铸的重要一环。”阅读是一種积累,一种成长,一种精神疗养的过程。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学情着重指导学生进行一两部长篇儿童小说的阅读,他们会有意无意地在教师指导下学到读书方法、思维方式迁移到自由阅读中去,这将让他们终生受益。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阅读,享受阅读,沐浴书香,是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师的幸福。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尚小学)

猜你喜欢

鲁滨逊小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交流平台
勇敢坚强,永不放弃
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交流平台
鲁滨逊漂流记
文学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