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康复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2020-05-07文璐潘信明胡秀秀戴鹏谭俊华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精神科精神分裂症住院

文璐,潘信明,胡秀秀,戴鹏,谭俊华

我们采用院内康复管理模式,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康复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精神科病房长期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诊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 版(ICD-10);病情处于稳定期;年龄18~60岁;病程≥5年,持续住院时间≥2年。排除标准:脑器质性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其他精神障碍;严重衰退完全无法沟通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院内康复管理模式。康复指导小组由精神科医师、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师、高年资护理员共同组成。康复措施:①训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表现积极者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②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如按时作息,主动服药,辨别常用精神科药物不良反应。③基本的人际交往:安排体育、书画等康复项目及卡拉OK、棋牌等娱乐活动,训练患者模拟正常人际交往的模式[1]。④职业技能训练,与指定工厂合作,为患者开展简单的劳动,并可获得一定的报酬奖励。⑤心理健康支持,所有参与康复训练的患者定期接受心理健康宣教。上述康复管理模式均每2周进行1次,每3个月总结评估1次,每次训练时长不低于60 min。由2名专业精神科医师完成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分别在入组时、干预3 个月、6 个月和12个月评定。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全部数据。对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内康复管理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的康复组45例(脱落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7.80±7.68)岁;已婚7例,独身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初中以上16例;病程(20.87±8.95)年。对照组47例(脱落3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50.47±7.62)岁;已婚8例,独身39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初中以上16例;病程(23.38±8.10)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康复组PANSS评分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均较入组时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康复组患者SDSS、ADL评分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末均较康复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

注:与入组时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SDSS、ADL评分比较

注:与入组时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院内康复管理模式后,PANSS、SDSS、ADL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显著降低,可见康复管理措施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好转和社会功能的改善。对照组在入组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其PANSS、SDSS、ADL评分较入组时均有无显著变化。

两组患者的PANSS、SDSS、ADL评分在入组时无显著差异,但干预后各时点两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康复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延缓患者的全面衰退,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精神科精神分裂症住院
妈妈住院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