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版权意识需加强

2020-05-06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文获奖者原创

近日,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涉嫌抄袭的新闻引发关注。在网友晒出的对比内容中,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许如珵的《古董》涉嫌大段复制粘贴网文《碎玉投珠》。对此,新概念作文大赛主办方萌芽杂志社发布声明,称对抄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不会姑息,已对此展开调查。

近年文艺创作、高教科研等领域的抄袭事件频发,如近日的电影“融梗”、获奖抄袭讨论等,这与媒介对此长期不懈的报道有关,这些报道決定了大众对抄袭的认知、判断。在此基础上,大众的敏感,开始在版权保护意识加强、反抄袭素养不断提高两个维度上形成。

涉嫌抄袭事件变多,不是大众认知的“一厢情愿”,而是严峻的事实。以网络文学为例,多样广阔的平台、越来越低的门槛,使网文创作规模蔚为大观,但一些平台疏松的版权管理、内容维护机制,资本推动并迎合市场的生产模式,使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作品在人物关系、情节架构等方面的互相模仿更是普遍。

网络的便捷降低了抄袭难度,也锻造了“批判的武器”。新概念获奖者作品涉嫌抄袭,就缘于原作者获取的大量证据,以及其网络发声引起的围观。

反抄袭维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就如“融梗”概念的模糊一般,判定“抄袭”的尺度也不够明确。在网络时代,理应通过刊发平台鉴定、行业共同体评价,以及开放性的制度设计,重新激活著作权法对新环境下抄袭侵权行为的认定。只有如此,才能让原创者既不惮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进行“故事新编”,也不忧惧被他人抄袭,安心从事原创。

解读

反抄袭的价值归依是守护原创。纵然,在舆论形成的道德批评中,抑或双方对垒法庭的诉讼中,个案能够求得相对的正义,但对默默无闻的创作者而言,那种最初葆有的原创热情、初时的创作信心,常常被“劣币驱逐良币”的创作氛围击得粉碎。在机制和环境上对原创作品缺乏保护,就是对抄袭现象的纵容,也是对原创的毁灭性打击。

猜你喜欢

网文获奖者原创
2021年本刊原创题(二)
2021年本刊原创题(一)
谁是获奖者?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锋视觉
网文撷英
完形填空原创专练
两家国内农药企业斩获Agrow年度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