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火灸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应用*

2020-05-06郑玉红蔡小红谢晓英刘静娴成珍燕谢淑莲

光明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雷火生物反馈肌纤维

郑玉红 蔡小红 谢晓英 刘静娴 成珍燕 谢淑莲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为成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1],是指其在产后不能约束小便而自遗,该病多由胎儿难产或分娩时间过长所致,胎儿先露部位在产道内长时间滞留,致使盆底韧带及肌肉过度拉伸,引起提肛肌松弛、萎缩,从而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有文献报道[2],压力性尿失禁虽不威胁生命,但其难言之隐却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交活动,甚至可影响夫妻性生活和谐,降低其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引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大部分女性在产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神经和肌肉损伤,产后盆底康复训练是临床常用的康复治疗方式,具有操作便捷、无创、安全的优势,可有效改善盆底状况,促进妊娠和分娩过程中损伤的神经和肌肉恢复,进而有效降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风险。近年来,中医疗法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的成效[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雷火灸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提高了女性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9年7月—2020年3月本院行盆底康复治疗的9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雷火灸+生物反馈电刺激+ Kegel运动疗法组)30例;B组(生物反馈电刺激+Kegel运动疗法组)30例;C组(单纯 Kegel运动疗法组)30例,其中A组初产妇10例,经产妇9例,多产妇11例,年龄19~44岁,平均年龄为(29.29±5.26)岁;B组初产妇8例,经产妇10例,多产妇12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为(28.72±5.74)岁;C组初产妇8例,经产妇8例,多产妇14例,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为(29.13±5.06)岁。3组患者临床一般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组间研究的分析。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①符合ICDU对于女性尿失禁的推荐意见的诊断标准;②产检资料,分娩相关临床资料齐全,能够配合并完成治疗方案,能够耐受本研究的治疗方式;③符合自愿原则且本研究由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且批准。排除标准[5]:①受试者的依从性差或伴有精神类疾病;②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者;③伴有其他病症的尿失禁例如生理性尿失禁、神经性尿失禁等。

1.3 方法

1.3.1 雷火灸方法 选取穴位:脾俞、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关元。选用重庆赵氏雷火灸盒,规格25 g,拧开灸盒中部固定灸药后点燃灸药顶端,使火头对准相应穴位,保持在离皮肤2~3 cm,对每个穴位进行摆阵法温灸斗约15 min,受试者保持坐立位或仰卧位,而后在用小回旋法用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灸伴随着鸡啄米式的雀啄法,灸穴配合按摩灸至皮肤发红组织发热,可控制在30~40 min,2~3次/周,4周/疗程。

1.3.2 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 即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仪由法国杉山公司提供。受试者先将膀胱排空取仰卧体位于无菌治疗床上,嘱患者放松,将探头消毒后缓慢放受试者阴道内,注意探头上金属片需水平放置。以仪器PC端提示信息与肌肉生物电图形反复收缩、舒张盆底肌,在其收缩肌的电值达到并超过电刺激阈值时给予电刺激,先对I类肌纤维予以训练,再对II类肌纤维给予训练,其后交替训练I类和II类肌纤维,可控制在30 min左右,若要个体化治疗则制定具体时间,2~3次/周,4~5周/疗程,需1~2个疗程。

1.3.3 盆底肌锻炼Kegel运动疗法 即由妇产科盆底康复中心医护人员根据盆底功能损伤情况制定一对一的治疗方案,目的在于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盆腹肌肉控制及运动能力。盆底肌锻炼Kegel运动以缩肛运动为主,辅以不同体位进行。患者取仰卧体位,嘱患者放松全身,主要以缩肛运动为主,呼气收缩盆底肌,吸气放松,反复进行15~30 min或做150~200次,1~2次/d,4~5周/疗程,需2~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采用由法国杉山公司提供PHENIX USB4 型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国食药监械(进)字2013第2210831号)检查治疗后盆底肌肉的肌电位值。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对3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测评尿失禁的漏尿次数、漏尿量、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3个方面6个问题,其中尿失禁的漏尿次数计5分、漏尿量计6分,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计10分。总分为21分,分值越高,表示尿失禁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具体见:①比较3组临床疗效。②比较3组盆底肌肌电位。③比较3组尿失禁情况和生活质量。

1.5 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4~5周后对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断:痊愈:治疗后腹压增高活动时无尿液漏出,可自行控制排尿,ICI-Q-SF分值较治疗前减少>95.0%;有效:治疗后腹压增高活动时尿失禁次数明显减少,ICI-Q-SF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0.0%~94.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ICI-Q-SF分值较治疗前减少<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7%,C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差异显著。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3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电位比较 治疗后4周,A组Ⅱ级、Ⅲ级、Ⅳ级肌力的均值肌电位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肌电位比较 (例,

注:与B组和C组相比,1)P<0.01

2.3 3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及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后,A组ICI-Q-SF评分相较于B组和C组有所改善(P<0.01),且性生活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1)。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后ICI-Q-SF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例,

注:与B组和C组比较,1)P<0.01

3 讨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是指继发于妊娠及分娩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研究报道[6],产后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为33.0%,多见于经产妇,且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及孕初或孕前已有尿失禁的妇女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更高。有研究发现[7],由于在妊娠期间,胎儿、羊水及胎盘随妊娠月份增大不断压迫盆底,导致妊娠中晚期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同时,在阴道分娩过程中易造成尿道括约肌和肛提肌损伤、盆底肌肉损伤等。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的推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也日渐上升,而尿失禁会对女性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探究有效治疗手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8]。

目前,临床上针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治疗具有侵入性、创伤大,且有并发症风险,因此大多以保守治疗手段为主,包括盆底肌训练中常用到的Kegel运动、生物反馈电刺激、药物治疗、中医药、针灸治疗及电磁、激光、干细胞等新型治疗[9]。Kegel运动是用有节奏的收放来锻炼盆底肌肉群,以恢复盆底肌功能,改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而压力性尿失禁在中医属“气虚、漏尿”,在《黄帝内经》中又称“膀胱咳”,咳嗽与遗尿同在,遗尿乃津液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属于膀胱、肾、肺以及脾脏功能受损所致也[10]。在众多临床研究领域中,雷火灸大多集中在五官科、骨科及内科杂病的临床疗效观察,鲜有对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等有关女性盆底功能性能障碍疾病妇科方面的报道,本研究通过雷火灸刺激肾俞、脾俞、关元、足三里、气海、三阴交等相关穴位以补肾固脬、振奋阳气,从而达到改善盆底肌功能状况及增强控尿能力的作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被公认为最理想途径和最有前景方法,通过脉冲电流刺激盆底肌群,以加强尿道周围肌肉收缩,并有同时抑制逼尿肌收缩的作用。此外,还能对盆底肌肉的I类和II类肌纤维的收缩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其收缩的压力转化为肌电和压力这两个直观的数据指标,以便对其盆底肌肉功能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11]。

本研究相关数据表明,采用Kegel运动疗法、雷火灸与生物反馈电刺激三者相结合来治疗的A组,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A组盆底肌I类和II类肌纤维的肌电位值较其他两组也有明显的优势,且A组相较于其他两组ICI-Q-SF评分也显著降低,此外,据A组患者反映,通过综合运用盆底康复技术其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因此,以上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产后早期开始进行以盆底肌锻炼Kegel运动为基础,加入雷火灸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治疗方式进行盆底康复治疗1~2个疗程,不仅能针对性的锻炼盆底肌I类和II类肌纤维,还能补肾固脬、振奋阳气,进而增强盆底肌群收缩力,有效降低患者尿失禁发生率,预防和减轻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症状,且此法操作简便、经济、疗效更快、更持久[12]。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易推行,获得了A组患者的一致认同和赞许,是一种合理且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对改善妇女的生活质量、提高其健康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雷火生物反馈肌纤维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武定鸡肌纤维特性形成规律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