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灌肠治疗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效果

2020-05-06卫文革

光明中医 2020年6期
关键词:胃肠功能灌肠障碍

卫文革

对于ICU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患者主要体现为便秘、纳差以及腹胀等现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下,为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中医灌肠治疗在总治疗当中充当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感染的现象。因此,在实施重要灌肠治疗的过程中要加以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保障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1]。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选取的33例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灌肠治疗以及中医护理干预,以下就具体护理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33例。常规组的33例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17例;年龄在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0±8.44)岁。试验组的33例患者中,包括: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5±8.36)岁。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体现为腹胀、胃肠蠕动消失、伴有应激性溃疡;患者入住ICU的时间在2 d以上;本次研究获得伦理会委员的批准;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治疗依从性高。

1.2.2 排除标准 患有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自主意识弱,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有胃肠疾病手术史;患者的临床资料不完善,不符合本研究的标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

1.3 治疗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式以及标准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的胃肠道进行减压,并给予相应的消炎、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等,具体包括: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治疗心态;做好常规的卫生、病房管理,饮食管理等。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灌肠进行治疗和中医护理措施。选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主要的药物成分包含芒硝6 g,枳实10 g,丹参10 g,大黄10 g,桃仁10 g,赤芍12 g,厚朴15 g。在此当中,对于体制虚弱的患者,添加党参15 g;对于腹胀严重的患者,添加香附12 g;对于恶心呕吐的患者,添加藿香9 g。将药物煎制好后,装入到灌肠器当中,对患者进行中药灌肠工作。在实施灌肠前,告知患者以及家属中药灌肠发挥的作用和意义,把灌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灌肠的原理、灌肠的目的以及灌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以及家属详细的讲解,确保家属能够及的配合灌肠工作。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有效的缓解患者灌肠时产生的不适感,进行肛门括约肌锻炼为中药灌肠做好准备。在具体的灌肠过程中,要落实患者的肠道清洁,保证灌肠的顺利进行。保护好患者的隐私,在开展灌肠工作时,要为患者营造独立、安静的治疗环境,避免患者的身体暴露。在灌肠当中,要将药液的量控制在100~200 ml,温度控制在39.5 ℃左右。在灌肠时,要让患者处于左侧卧位,抬高臀部,将气囊尿管插入患者的肛门30 cm左右,缓慢的注射药液,灌肠完毕后,夹闭导尿管,尽量的延长药液在患者体内存留的时间,每天2次。连续灌肠15 d左右,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情况,适当的减少药物剂量[3]。在插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卫生清洁工作,及时的观察患者的情况,针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现象,要及时的停止灌肠,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腹部减压工作。在拔出导管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动作的轻柔缓慢,且对患者的肛门进行轻柔,降低疼痛和不适感。在灌肠完毕后,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便意,指导患者呼吸,延长保留时间。在患者排便后,要叮嘱患者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保持会阴的清洁。

1.4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各项临床指标的水平对比以及护理满意度。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来进行比较。各项临床指标的水平从患者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来进行比较[5]。护理满意度从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当中的总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患者接受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好转幅度来进行评判,总分为100,评价标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评价分值依次为80~100分、60~79分和60分以下,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 试验组护理后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相对于常规组有着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对比 (例,

2.2 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水平 试验组护理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水平与常规组相比更加稳定,差异明显,效果更佳,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评分对比 (例,

2.3 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6.97%)高于常规组(78.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对于ICU患者而言,病情危重,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下降,在患者长期卧床治疗期间,胃肠蠕动减少,对胃肠系统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时,不利患者胃肠功能更好的恢复。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灌肠治疗以及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效果显著。在中医学的角度上,胃肠功能障碍属于“腹痛、便秘”的范围,致病原因主要是患者脾胃不和、气机逆乱,与人们的饮食不当、情志不舒有关。在中医用药的过程中,以大承气汤为主,药方当中的厚朴能够作用于脾胃肠经,具有祛痰、泻火燥湿的功效;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便的功效;大黄有调节患者免疫机制、通便的功效;枳实有化痰、行气消痞的功效;赤芍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效用;芒硝有消肿散结的功效。在以上药物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有效的作用于患者胃肠道出现炎症的部位,促进肠蠕动,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的现象,从而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且药物会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直肠,避免药物对其他器官产生的影响。能够消除患者出现腹胀、呕吐的现象,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的作用,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引导患者以及家属对中药灌肠治疗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做好灌肠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从而提升患者对治疗过程的配合度。落实灌肠前的准备工作,在保持患者肠道通常的同时,指导患者相应的体位,确保中药灌肠的顺利开展。在灌肠过程中严格的控制速度,保证插管的成功率。避免多次插管以及速度过快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指导患者相应的自我调整方式,尽最大的努力延长药物在患者体内存留的时间,保证药效的全面发挥。加强患者的情志护理,针对中医灌肠引起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要及时的疏导,确保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试验组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实行中医灌肠治疗以及中医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情况优于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相对于常规组更加稳定;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对ICU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以及标准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灌肠治疗以及中医护理干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明显,护理质量全面进步的同时,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胃肠功能灌肠障碍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跟踪导练(四)2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穴位按压在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