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特色研究

2020-05-06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书目馆藏书籍

庞 艳 周 毅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1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1 文献综述

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如想要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须运用一系列的原则、方法、策略。如今图书馆推广书目的工作已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研究热点与重点,同时也取得了很多可观的成果,例如王玫所著的《基于推荐书目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分析了书目推荐对全民阅读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图书馆开展推荐书目工作的必要性及开展推荐书目的模式与对策[1]。张鹤明的《试论推荐书目与图书馆阅读推广》阐明推荐书目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推荐书目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关系研究,对其背景以及现状的剖析,找出相关问题并且总结一系列措施和途径[2]。另外,李希所著的《推荐书目与图书馆阅读推广》中提出推荐书目是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也是图书馆服务方式的主要内容之一[3]。

1.2 问题的提出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2006年,我国开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贯彻落实建设学习型社会。至今,“全民阅读”活动在各地良好发展,活动的内容不断创新,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也不断提高。大学生更应该融入到“全民阅读”大环境中,通过阅读提升自我。

可是大学生挑选书籍时总是感到迷茫以及在选择书籍后无法继续阅读,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是帮助大学生阅读的一条捷径,使得其利用最短的时间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2 推荐书目

推荐书目又称“选读书目”“导读书目”。它是针对某一特定读者群或特定目的,围绕某一专门问题,对文献进行选择性的推荐,以指导自学或普及知识而编制的书目[4]。本文从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量、书目推荐主体、学科背景和服务这四个方面分析。

2.1 馆藏资源量

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特色应适应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量,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纸质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纸质资源是图书馆内设定的关于校内所设置的专业例如金融、文学、艺术、计算机、法学等的藏书体系以及文献载体。电子文献资源则是图书馆内部购买的有关文献资源的数据库系统等,例如中国知网CNKI系列全文数据库资源。

2.2 推荐主体

学生阅读书籍一般由同学、教师、专业学会机构以及大众传媒所推荐,这四个主体所推荐的书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内涵、价值及指导意义。

2.3 学科背景

各个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科之间具有差异性,学校设不同的学科,如法学、文学、工程建筑等。这些学科可分为三个类别:理工科、文科以及综合类。每个学校的学科背景偏重都有所不同,推荐书目也有所差异。

2.4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条件,是文献资源数据中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主要服务于教师与学生,图书馆的环境、服务内容以及服务方式是图书馆实行推荐书目特色服务的前提条件。

3 20所高校的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特色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在2018年10月选择我国20所高校的图书馆作为调查对象,涉及多个省份、自治区,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西安大学、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这些高校代表了国内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在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上也应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文章首先收集有关图书馆推荐书目相关的文献资料,并结合研究方向整理出相关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搭建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有关20所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的实际信息,由于地理局限性,通过各大高校的贴吧发布帖子由学生自行参与完成调查问卷。最后将实际数据与参考资料相结合完成研究。

3.2 调查结果分析

20个学校的贴吧学生问卷的回帖数一共有120份,有效问卷98份。对馆藏资源量、推荐主题、学科背景、服务四个部分分别进行统计,将统计结果靠前,有代表性的学校做成表格进行分析。

3.2.1 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总体状况分析

调查发现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南开大学这5所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图书馆馆藏量较多。在推荐主体中,高校居多的是由图书馆馆员进行书目推荐。同时由于各个高校的学科背景不同,其推荐书目也有所不同,以理科为主的高校推荐书目偏重于科学类,而文科或者综合性大学推荐的书目偏重文学作品。

3.2.2 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馆藏资源量特色分析

推荐书目是基于本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特色的,因此对各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特色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馆藏资源量较多的学校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调查发现每所学校的馆藏资源量跟学校自身的学科背景有关系,如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侧重点为文科,他们的馆藏资源量相对较多的是文学作品以及经典小说,而清华大学以及复旦大学的学科侧重点为理科,他们的馆藏量相对较多的则是科学类书籍。

表1 基于馆藏资源量的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

3.2.3 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推荐主体特色分析

推荐主体可以是图书馆管理员、同学、教师、校长,还可以是一个机构,又或是大众传媒。因此推荐主体也是研究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如表2。每个推荐主体推荐的书目各有特点。馆员推荐书目特色一般都是基于本校特色或者与本校某事相关,具有宣传性的书目,例如清华大学馆员推荐《这里是清华》;由于学生年龄相近,所荐书大多贴近学生阅读兴趣,较易激发阅读热情,将学生借阅最多的书籍作为学生主体的推荐书目,这类推荐书目也成为学生们广泛借阅的对象;教师、校长、院长等推荐书目偏重于课外辅导书籍,专业学会机构推荐书目来源于年度阅读量最多的书目,大众传媒这一主体推荐书目来源于某一媒体做出的书目统计,例如南开大学推荐书目来源于新浪中国好书榜。在这些推荐主体中,馆员推荐位居第一,大部分学校学生都是由图书馆馆员推荐书籍。

表2 基于推荐主体的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

3.2.4 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学科背景特色分析

学科背景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重点学科,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大学的发展与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学科背景特色是研究图书馆推荐书目的重要条件,调查结果如表3。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大多数是以自身的学科背景为主,理工科为主的高校推荐书目为理工科类,文科为主的高校推荐书目为文科类。同时各高校推荐的比较多的书目也是学校图书馆中馆藏资源量较多的书目,如综合性学科背景的北京大学,推荐的书目兼顾文理,较为综合,同时也是其图书馆中馆藏量较多的图书。可以看出,高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性使得推荐书目的重点也有所不同,着重考虑的是学校学科的设置。

表3 基于学科背景特色的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

3.2.5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分析

调查发现所有高校图书馆均设有服务咨询台,为学生解决借阅书籍的相关问题。部分高校设有简易资讯站,将有关宣传单,海报等放置在一处供学生自行查看。各高校在藏书建设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主要根据学校的学科背景及重点专业设置推荐书目,例如某高校的法学专业比较具有优势,就会专门设置法学相关书籍作为一类,或者单独设置法学资料室。同时发现只有部分高校设置专门的书目推荐员,例如清华大学,书目推荐员是一项个性化特色服务,根据学生的需求推荐书目。

4 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存在的问题和强化的建议

4.1 存在的问题

4.1.1 推荐书目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部分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使得其无法将推荐书目工作坚持实行下去,即使已经制定了关于推荐书目的计划,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无法执行下去。缺乏推荐书目的整体性,原因有三方面:一是由于图书馆没有设置专门的推荐书目组织,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工作任务。二是图书馆的人员不够。三是高校图书馆对推荐书目的重视度不够。

4.1.2 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导致推荐效果不理想

推荐书目工作是需要基于馆藏资源而进行的,由于馆藏资源的更新不及时,推荐的书目就无法在图书馆中被找到,从而导致推荐效果不理想,失去了推荐书目的意义。并且有高校学生反映,图书馆的书目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籍以及资料,而自己只能选择花钱购买或向他人借阅。

4.1.3 对推荐主体的个性化需求重视度低

在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调查中馆员推荐居于第一,大部分高校都是由图书馆馆员推荐书籍,但是馆员推荐书目基本千篇一律,都是基于本校特色或者与本校某事相关,具有宣传性,而并不是针对学生个人的。馆员、教师、校友是最贴近于学生的推荐主体,但推荐的书目缺乏个性化需求。每个学生阅读的需求、爱好都不同,如果按照千篇一律的推荐方式,就会降低推荐书目的效果[5]。

4.1.4 高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导致推荐书目重点有偏差

高校按照学科偏重可分为理工科、文科与综合类,偏重于理工科的高校推荐书目偏重于蕴含逻辑思维的书籍。而偏重于文科的高校推荐书目重点是文科相关的书籍,综合型大学推荐书目以文学作品,名著居多。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科背景的差异性导致推荐书目的重点也有所偏差,高校推荐的书目大多基于学科的设置,忽视了阅读的本质[6]。

4.1.5 图书馆尚未形成特色化的图书推荐服务体系

目前,只有少部分高校不仅有专门的图书推荐组织,还专门设立图书馆图书推荐员,并且推荐员会根据学生个人情况、需求与爱好推荐符合学生阅读的书目。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还尚未形成特色化的图书推荐服务体系,几乎都是相同的服务方式,推荐图书以宣传语、海报等形式出现,缺乏多样性,并且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创新。同时书目推荐缺乏统一管理以及人员不足的情况屡见不鲜[7]。

4.2 强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荐书目特色的建议

4.2.1 制定完善的图书馆阅读书目特色化推荐机制

图书馆推荐书目需要统一管理与实时更新,将图书推荐制定一个完整的计划,将推荐书目的时间间隔,数量,书目都列入计划之中,并且严格按照计划实行下去,这样才能保证书目推荐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根据学校的活动制定具有特色的书目推荐。重要的是推荐书目及时更新且不应重复出现同一本书籍。

4.2.2 引入信息技术及时更新馆藏资源

馆藏资源量是图书馆进行书目推荐的必要条件和前提[8]。图书馆开展书目推荐,意在将好书与学生分享,激励其阅读并且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纸质馆藏资源是推荐的首选,纸质书籍只有更多的人阅读才能展现其出版的意义[9]。热门书籍必然成为推荐的热点,阅读量也会激增,如果学校图书馆没有跟上热点,学生就无法到图书馆借阅,只能通过另外的方法阅读书籍,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对图书馆的兴趣[10]。学校图书馆应当实时购入热门书籍,增加纸质馆藏资源量,但是仅仅依靠纸质馆藏资源是不够的,图书馆应当引入信息技术及时更新馆藏资源。

4.2.3 关注推荐主体的个性化需求

推荐书目应讲究个性化需求,图书馆各种纸质资源,电子资源犹如瀚海,学生无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一本自己喜爱并且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大多数学生选择阅读由人或者网站推荐的书籍,但是从推荐中的书籍找到一本对自己有益的书籍依旧不简单[11]。因此需要关注推荐书目个性化需求,学校图书馆可以开发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系统,将学生、教师、校长、院长、大众传媒、校友以及专业学会/机构推荐的书目集合在系统中,另外还需要获取学生用户的兴趣特征,将符合条件的书籍推荐给学生,实现一对一个性化推荐服务[12]。

4.2.4 立足本校学科背景不断增强推荐书目的特色性

高校的学科偏重也会影响到推荐的书目,各高校图书馆推荐书目都有所不同,但是却拥有相同的方向,理工科院校推荐科学知识书籍,文科、综合性院校推荐经典图书[13]。高校应当在立足于本校学科背景的前提下不断增强推荐书目的特色型。例如偏重于理工科院校的推荐书目可以在与本校学科内容相关的书目中去寻找,文科的书籍不单单只是推荐文学经典,也可以扩大范围,新进好书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也可以作为推荐书目。

4.2.5 积极构建完善的特色化图书推荐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应当积极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积极创新特色化服务。首先,学校将传统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式服务,积极招收图书馆服务人员,并且实施规范化服务人员培训,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14],创办出具有高校特色的人员服务体系。其次,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仅仅拥有特色的人员服务是远远不够的,电子文献与图书馆网站的背后都需要完善的图书推荐服务体系[15]。图书馆应当设置相应的服务组织以解答学生借阅浏览时的疑惑,并且可以将图书推荐以电子公告的形式发布到网上,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开放反馈窗口,积极采纳读者建议,逐渐形成专属于本校的图书推荐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书目馆藏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书籍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