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读类”阅读推广选择书目的范式研究

2020-05-04李以超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目阅读推广

李以超

关键词:同读;阅读推广;书目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同读类”阅读推广活动案例中的书目,寻求阅读推广书目选择的合理范式,并研究选用的书目如何适应此类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要求,由于这类活动多是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开展的,且所用书目均经过活动组织方的审慎筛选,在书目选择上具有代表性。研究“同读类”阅读推广的书目选择范式,有助于活动策划者发现挑选好书的规律,丰富活动的内涵,为活动书目选择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2-0005-03

笔者选择了持久且成规模的“同读类”阅读推广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书目选择范式,找出活动书目选择过程中需遵循的规律和共同的要求,总结了书目选择的共通点和创新模式。

1 “同读类”活动介绍

“同读类”阅读推广即参与者同读一本书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选择活动书目是阅读推广活动策划中的基础环节,也是关系到活动成败的关键环节。从同读活动深入的程度讲,华盛顿大学开展的“Common Book”项目可作为业内典范,项目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新生在夏季入学阶段都会收到经过学校甄选的同一本书,需要在秋季开学之前完成阅读,学校会根据书中内容举办课堂内外的延伸性活动。港台及内地的很多高校曾仿效过“Common Book”项目,其中香港理工大学的新生共同阅读计划“READ@PolyU”较具影响力[1],活动从2011年开始,拥有专项基金支持,参与者多且持续时间长。我国内地较为新颖的“同读类”阅读推广活动以上海图书馆的“阅读马拉松”为代表,活动从2016年开始,每年春、秋两季各举办一次,要求参与者在6小时内读完同一本尚未出版的新书,根据阅读速度、答题测试、读后感悟计算比赛成绩并排名。

2 活动书目选择的范式研究

2.1 从活动主题的角度选择书目

一场成功的同读活动能将活动的主题和理念贯穿于读者阅读的过程中。“同读类”活动本身具有诸多的价值需求,一方面需要考虑书目的顶层设计能否适恰主题,另一方面需要考虑文本的“可读性”和“经典性”问题。

2.1.1 从顶层设计考虑书目的选择。国内外各类同读案例中的书目选用普遍重视“人文关怀和精神诉求”主题的作品,如:华盛顿大学2012年度的同读文本Respect,探讨的就是关于尊重的话题;香港理工大学2012年度的同读活动选用了英文小说Tuesdays with Morrie,活动话题涉及恋爱、人生、成就、家庭、衰老、宽恕、疾病和死亡等,能引发读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2.1.2 从主题的“切时、所需”考虑书目的选择。活动组织者在活动的顶层设计中需要确定一个相对宽泛又切时、所需的主题,以作为书目选择的方向,例如: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Common Book”项目所选择的主题是“棘手的社会问题”,活動的目的是鼓励参与者以跨学科的视角探索复杂的社会问题,该校2016年至2017年的同读书籍为Just Mercy:A Story of Justice and Redemption,探讨的是刑事审判制度,意在引发学生对社会公义和怜悯的思考等。华盛顿大学“Common Book”项目每年都会设计一个切合前沿社会问题的主题,其在2017年至2018年选择的主题是“技术、健康和社会的前沿”,该主题强调创新和对未来的设想。从宏观上讲,组织者在拟定主题时需要考虑主题是否新颖、是否是时代热点,成功的选题能引起参与者讨论的兴趣。国外有关机构的选题有较强的社会和时代关切性,并选择能引发思考和讨论的书目,以便设计各类可让参与者自由讨论的环节。目前,我国有关机构组织的活动尚不是特别注重主题的切时性,缺乏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关切,但所选书目较贴合现实需要,尤其倾向于在学科专业角度考虑书目。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为新生启动的系列同读活动均使用非常宽泛的主题,所选书目在结合了专业特征的基础上,能够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提升其综合素养,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和认识世界[2]。

2.2 考虑书目文本的特质选择书目

2.2.1 从文本的可读性着手选择书目。可读性是“同读类”阅读推广活动选择书目要考虑的问题,晦涩难懂的读物会影响同读的效果。上海图书馆的阅读马拉松活动是一场面向大众的大规模现场同读比赛,在书目的选择上非常重视可读性,如:2017年秋季的比赛书目《每一种人生都值得为之梦想》,讲的是美国人克里斯·吉尔博在35岁时环游世界,一路上遇到各种追梦者的逸闻轶事。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李颖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阅读马拉松比赛用书的选择是活动策划中的一大难题,需要选择,市面上尚未出版的书籍,这需要出版社的合作,另外,所选书籍的阅读难度要适中,题材要适合所有人阅读。”经过笔者的比较和分析,传记类读物的可读性较其他类型的读物更强,好的传记不但易读,而且能发人深省。华盛顿大学也青睐选择传记类的文本,如:该校在2006年度选用了描写法蒙医生的传奇人生的Mountains Beyond Mountains:The Quest of Dr.Paul Farmer,A Man Who Would Cure the World举办同读活动;2009年度选用了美国总统的口述史Dreams from My Father:A Story of Race and Inheritance举办同读活动;2017年度选择了用自传体描写的个人成长史I Am Malala举办同读活动。

2.2.2 以文本的经典性考量所选书目。对于经典读物,哈罗德曾表示,“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3]。经典无疑是“同读类”阅读推广活动的首选推荐书目。日本学者斋藤孝在《深阅读》一书中提到:“避开这些古典佳作,一味阅读肤浅的书,就如同害怕成为职业选手,只能永远满足于当业余选手一样。”[4]活动组织者在选择活动书目的过程中,必须在可读性与经典性之间进行综合考量。

2.3 以活动实现的制约要素选择书目

2.3.1 邀请著作人到场的情况。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Common Book”项目一贯注重邀请著作人到场参加分享会的环节。在香港理工大学的同读项目中,校方将远在爱尔兰的同读书目的作者约翰·伯尔尼先生请到学校,与学生分享写作的心路历程,吸引了超过130名师生参与其中。著作人到场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和交流热情,形成朗读阅读气氛。

2.3.2 拥有同名影视作品的情况。香港理工大学在“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同读活动期间也做了同名电影的欣赏会,并邀请教育部主管到场解说电影、分享心得。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影视欣赏不能代替文本阅读,仅能作为文本阅读的延伸活动或补充。读书的伟大妙趣,正在于能把原本只是排砌成行的文字,在脑海里逐渐变为影像和声音,若在阅读原著之前先已看过电影,这种乐趣自然就会被消解和减弱。

2.3.3 使参与者产生共鸣的情况。“同读类”活动需要设计多样的互动环节,读书讨论会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甚至可以以同读活动为契机,自发组成一些常态化的读书会、同读沙龙等。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在2018年的同读活动中选择的同读书目是华裔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其主题是青年成长过程中如何应对他人的期待,由于内容切合大学生读者的现实情况,此书目的选择较利于后续分享活动的开展。

3 活动书目选择的创新范式

3.1 以多元阅读推广模式的需要选择书目

3.1.1 “写”的需要。同读活动均要求参与者阅读后提交读后感,因为读后感最能体现同读活动的质量。组织者除了使用微信推送、刊登杂志来展示读后感,还有更具新意的做法,如:2017年,上海图书馆的阅读马拉松春季赛比赛用书为《重读经典》,由于该书在活动时还没有正式出版,出版社富有创意地挑选了优秀读后感加入正式出版物中,这无疑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3.1.2 “说”的需要。“同读类”阅读推广若加入了“说”的互动方式,无疑会成为活动的亮点。例如,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举办了一次全英文阅读马拉松活动,要求选手在7小时内同时阅读一本英文名著If This Is A Man,这本书是普里莫·莱维的自传体回忆录,记录了其在奥斯维辛的生存经历,由于这本书的故事性较强,且记录了很多真实的细节,活动策划者特意选择了这本书的英文版开展同读活动,此次活动还邀请了外国语学院的教师对原著进行点评,加深了学生对英文原作的体会。即时阅读、即时分享的活动模式能够提高参与者用外语表达的积极性,“说书”在未来将成为同读成果的重要展示环节。

3.1.3 “朗读”的需要。北京大学图书馆的“遇见文字与声音之美——北大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为鼓励参与者朗读的代表性案例,其书目选用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选择部分章节,用普通话朗读并提交录音片段,通过选择,制作出一本由师生共同完成的音频电子书。该活动将参与者的声音作为珍贵的校园记忆进行保存,既能给参与者接力比赛的紧张感,又能带来团队制作、共享成果的成就感。从朗读的可操作性和所呈现出的效果看,诗歌类读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多语种诗歌朗读更能够呈现出作品自身的美感。

3.2 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获得同读书目

活动组织者通过线上征集的方式确定活动书目,不仅可以为同读活动造势,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解决同读一本书造成的重口难调的问题。例如,湖南师范大学“一校一书——经典、精读、经世”活动邀请了全校师生提交推荐书目的表单,最终投票选出了一本图书供全校师生精读,提前营造了同读的氛围[5]。

3.3 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兴趣选定书目

很多学校尝试打破活动参与者均为学生的局面,策划学生和校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同读活动,此举有利于参与者找到拥有同样阅读兴趣的群体,使活动效果更加深入人心。活动的策划者需要以活动目标人群的兴趣点着手选择书目,每期选择不同类型的书目,也将吸引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参与活动,这种方式适合小规模的同读活动,也能够弥补大规模同读活动在书目选择上的局限性。

4 结语

“同读类”推广活动的书目选择是有章可循的,组织者重视书目选择的内在规律,很多专业的机构甚至还设立了书目选择委员会。活动组织者既要保证选择的书目符合活动主题,又要保证文本的内容适合活动实施的需要,适合同读的书目能够为一系列延伸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活动组织者应从“如何读”的思路出发,根据特定的活动形式找到“读什么”的目标,在诸多限制中做出明智、审慎的书目选择,从而使阅读推广活动向更加专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进,李笑野,郭晶.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精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7:3-12.

[2] 郭英剑.从《巨人三传》到《如何读,为什么读》:对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同读”活动的回顾与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3(4):23-27.

[3]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13.

[4] 斋藤孝.深阅读[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7-49.

[5] 陈有志.经典 精读 经世:湖南省普通高校“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集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336.

(编校:冯 耕)

猜你喜欢

书目阅读推广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Sound and the Fury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农家书屋推荐书目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