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管齐下,共防校园欺凌

2020-05-03王焱平

新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小颖围观者小杰

王焱平

这些年,屡屡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让校园欺凌这道暗伤成为公共治理的焦点。校园欺凌行为应如何界定?又该如何预防此类事件?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方、被欺凌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围观者。在我看来,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欺凌者、被欺凌者和围观者在“社会化教育”上出现了短板。

被欺凌者:家长不能被坏情绪左右

小学三年级从外地转到武汉某学校的小颖,急切地想要融入新的班级当中。由于说话带口音,初来乍到又没有朋友,小颖没少遭受班上同学的排挤和嘲笑。然而,小颖对此毫不在意,为了“求他人一笑”,她甚至偷偷省下自己的早餐钱买玩具“孝敬”班上的同学。在被“淘气”的学生骑在身上取乐时,小颖却以逗笑了恶作剧的同学而感到高兴。对于这一切,小颖的家人一无所知。一次,小颖洗澡时被妈妈发现了伤口,这一切才浮出水面。这时的小颖依然拦住妈妈,说:“你别去学校问,不然我的日子更难过。”

如果家长和教师观察不到位,校园欺凌常常很难被察觉,而一旦被发现,一般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小学生正是急切寻求同伴认同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可能受到精神上的欺凌,也有可能受到身体上的欺凌。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得孩子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人际沟通的技巧。对于这类孩子,应该通过相应的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别的方面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了,就不会再为了博取关注而讨好别人。

那么,当听说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时,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孩子遭受欺凌,家长肯定会心疼愤怒,这种情绪完全可以理解。但不能一直沉浸在怒火当中,而是要疏导情绪,然后再理性地解决问题。父母都想保护孩子,但一定要明白:保护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他健康成长,而包括挫折在内的各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孩子的成长动力,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和应对,惩罚对方不是根本目的。

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时,家长要全面地倾听、了解,不能只听自己孩子的话,还要听对方的说辞。家长在倾听的过程中,要帮助孩子优化解决方案,比如,学会自我保护,让自己强大起来,学会向家长、老师求助等。

欺凌者:家长要教会孩子认识行为边界

“我们家孩子不就是打了别人一嘴巴吗?”“他不骂人,我们能打他吗?”小杰因为在学校里欺负同学,被安排转进了工读学校。对此,小杰的妈妈一直愤愤不平,坚信挨打的学生家长肯定找关系了,跟学校有不清不楚的勾结,孩子间的“玩笑”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小杰妈妈的反应代表了不少欺凌者家长的心态。目前对于校园欺凌并没有太明确的界定。按照校园欺凌问题权威专家的界定,欺凌具备3个基本特征,即“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这3个特征现已被众多校园欺凌问题研究者所接受。然而,伤害性该如何界定等问题并不清晰。“我们更多考量的是被欺凌者的感受,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不正当的待遇,在心理上产生了痛苦的感受,不接受对方的‘玩笑,基本可以判定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而校园中“小霸王”的诞生,与有着类似心态的家长不无关系。打个比喻,孩子在家里吃的都是小桌营养餐,而进入学校后吃的是大锅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孩子没有适应,在家里为所欲为的行为没有得到矫正,因此模糊了行为边界,成为校园“霸王”。

此外,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欺凌行为其实也会给欺凌方带来伤害。有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欺凌方,还鼓励这种行为,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受欺负。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欺凌别人实际上是一种恶的倾向,这样的孩子处处想占上风,别人比他强就受不了,常以欺压别人取乐。长此以往,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样的孩子习惯用拳头去解决问题,与社会规范相悖,就会被隔离在社会之外,很难与他人有深入的人际交往,没有朋友,婚后家庭关系也容易紧张。如果引导不好,这类孩子还容易出现反社会倾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欺凌他人的孩子与外界相处不和谐,孤立隔绝的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围观者: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方和被欺凌方,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围观者。有研究发现,围观者在欺凌事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没有围观者的时候,欺凌事件的恶劣性质会下降,欺凌时间也会缩短,而围观人数越多,欺凌者的快感和被欺凌者的痛苦就会越大。

美国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非常严格,除了对欺凌方进行处置之外,对于没有阻止欺凌行為的围观者也有一定的处罚,而我们国家并非如此。“其实受罚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怎么做:你受欺负了应该怎么做,你看到别人受欺负该怎么做,这就是所谓的‘公民教育。”有专家表示,不少学校由于受功利化教育的影响,只关注知识教育,而对于学生的公民教育、心理教育、法治教育的意识都很淡。学校对欺凌事件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可以此告诉学生行为边界在哪儿、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正当的行为。

“熊孩子”的出现,学校固然有责任,家庭更是难辞其咎,司法、文化等部门恐怕也都不能袖手旁观。联想到此前,网络上涌现大量宣扬以暴制暴主题的短视频,充斥着各种暴力和粗口,“社会大哥”的江湖桥段挤满首页和热搜,不禁让人想起《童年的消逝》一书里的警告:不设防的电子化生活,对青少年的误导和诱导效应不容小觑。

许多时候,孩子的恶不被认为是恶,只说成是不懂事。面对欺凌,大部分孩子选择沉默,大部分学校和家长也不认为这是霸凌。日积月累,直到事情恶化,才后悔莫及。他们不知道,一个人的行为竟可以给另一个人造成如此大的伤害。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小时候长期受欺凌的人,抑郁的概率是没有受过欺凌的人的4.8倍,焦虑的概率是没有受过欺凌的人的4.3倍,自杀的概率是没有受过欺凌的人的18.5倍,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病率更是在30%~60%。

校园欺凌冰冻三尺,整治起来非一日之功。谁都不是局外人,谁也不能当旁观者,制度给力、执行笃定、配合默契,方能打造一个清朗的校园。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白鹭街小学)

猜你喜欢

小颖围观者小杰
现实(外一首)
小幽默
小幽默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
约定
室内冲浪
伤者的儿子
他鼓励了我(二)
偷梁换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