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基于创新核心素养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2020-05-03高菲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创业创新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作为双创人才的重要输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日益得到多方面的重视,而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重要一个环节就是为学生提供接触实践,联系实践的机会与空间。所以,重视创新核心素养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到日益提升,通过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能协同地市、产业、企业、高校等各方资源“为我所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全新视角,持续打造高能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形成高水平基地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高层次人才提升基地水平、协同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丰富与融合的多赢局面。

关键词: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实践体系

一、研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正式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核心素养界定为“使个人过上他想要的生活和实现社会良好运行所需要的素养”。而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强调创新创业意识追求的当代大学生中,从核心素养角度思考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是新近到来的“互联网+双创”时代深化高校基于创新核心素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有效路径。

二、发展现状

(一)实践教学对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度不足

实践教学体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当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为重视的是实践教学体系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而对在应用中的创新意识培养重视度不强,维持了原先十二年基础教育一贯以来重视理论知识的吸收,而不去进行反思、质疑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些地方院校,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教学中往往完成的是对教材理论的实际操作训练,忽视了可能学生对现有操作方式自我审视的引导,而由于这种弊端,使得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育,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的质量不高,为社会的创新创业工作开展无法得到有力支持。

(二)创新核心素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不清晰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核心素养强调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对于问题善于且乐于进行思考。在当前的地方高校中,部分高校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教学未考虑或不突出考虑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反映到教学计划未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与规划,所以开设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因为没有成体系的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视和贯彻,使得诸如理论和实训课程之间的联系度不足,实践环节的创新创业训练没有维持一贯的持续性,成了为创新创业任务完成而展开的创新创业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训练乃至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

(三)基于创新素养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存在不足

当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平台都多强调学生对本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其中专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实践平台存在不足,对该部分需求的大学生支持度不足。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则更加重视实践中自驱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实践的空间,师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集聚丰富的素材和资源来满足大学生基于创新素养的实践平台的搭建和运营。

三、解决路径

(一)以业务为依托,在课程体系中全面贯彻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行动体系课程进行重构,实现课程分解到重构的校企合作,对现有的课程大纲进行全面修订及补充,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理念,在授课内容、授课形式、授课场所、考核方式等方面落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强化任务制教学及学生自主式学习在教学中的贯彻,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及对社会关注度的强化要求。结合各地方高校现有的重要实践基地企业在行业的优势与相关资源,从知识学习入手,开展模拟训练,进行创业孵化,形成创业成果展示的创新创业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构建一套完整且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课程体系。

(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机制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出发,构建“点、线、面、体”立体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全流程创新创业培养路径,在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点;在课程体系衔接中贯穿创新思维培养线;在重点课程,重点章节设计中铺设创业能力培养面;在校内外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的制定中塑造创新创业的孵化体,最终通过开展协同式、分散式、养成式的多种虚拟仿真综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激发其创新思维,加强其创业能力。并将其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实施,学生按规定获得相应“创新拓展学分”,可置换相关公选课学分。用创新创业实践报告替代毕业论文,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跟踪调研机制,全面客观了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以及学校相关政策措施的成效。

(三)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塑造创新创业强师团队

坚持全员参加、专兼结合,配齐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组织开展专门培训。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重点、分层次举办讲座论坛,全方位、多方面开展主题活动。要加大创新创业价值宣传,发掘树立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坚持包括“创业教师”、“创业讲师”、“创业导师”和“创投导师”在内的“四师制”建设。各地方高校可考虑在现有教师队伍中,选拔一定规模的教师对其进行创业教育的系统培训,形成一支稳定的创业教师队伍。把握学校推进专职教学队伍建设的契机,重点吸引和凝聚一批有丰富创业指导经验、有一定学理和学术基础的校外企业家来校担任创业“高级讲师”和“教授”。整合关心学生创新创业的各届别校友、社会企业家资源,加大创业导师、创投导师队伍建设。

(四)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塑造创新创业强师团队

积极营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气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a.构建完整的竞赛体系。构建完整的竞赛体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意义,同时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交流;b.设立学分奖励制度。将创新创业基地的活动项目与学生自身的学分直接挂钩,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活动中来;c.完善学生课题项目申请制度。学生自主选择课题,按照逐级申报的原则进行审批,最终给予公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d.完善奖励制度。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机制,对于那些在各类竞赛、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各种荣誉称号及奖金,一方面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事产品开发与推广工作,同时又给学生在继续学习和就业上给予一定的帮助,激发其创新热情。

大学生创新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各方面都持续得到重视和贯彻才能凸显成果的事项。而在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应用环节,以创新核心素养为指导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相关改革,从育人机制、课程体系、师资培养乃至激励措施等方面的工作开展,对于反推整体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有效促动。

参考文献

[1] 石峰.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保障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2):130.

[2] 韩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10-11.

[3] 张怡.提升大学生实践调研能力的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4):29-33.

基金项目:文章为西安欧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互联网+双创”背景下基于创新核心素养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ZD006;文章为西安欧亚学院校级重点课程《财务管理》建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KC018。

作者简介:高菲(1983.07- ),女,漢族,陕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西安欧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资金管控。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创业创新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