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美学视角下探析国产电视剧剧名的直译与意译

2020-04-30汤虹

文存阅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直译意译接受美学

摘要:国产剧在走向国际市场时,拥有一个合适的英文剧名是走向目的语观众的第一步。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时下热播国产电视剧的英文剧名的翻译进行了探讨,观点是在根据接受者不同的审美要求并实现文化信息的传播可相应的采取直译与意译的翻译方式。

关键词:接受美学;国产电视剧剧名;直译;意译

一、引言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肩负着满足观众审美需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的艰巨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花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中国是世界上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目前已逐步形成较为完整成熟的产业链。然而,国产电视剧的出口之路却并不通畅。如何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环境的观众感受到同样的中国魅力,这离不开电视剧的制作与完成度。但是如果作为电视剧门面的剧名翻译不能兼顾接受者的审美意识,制作的再精良、完成度再高也无法第一眼就俘获受众的青睐。以往关于剧名翻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英文剧名的汉译或是港剧名的英译上,真正谈及国产剧剧名英译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借用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当前国产剧剧名的英译进行分析与比较,试图总结出适用于国产剧剧名英译的翻译方法。

二、接受美学理论与翻译

接受美学由从事文学接受研究的沃夫尔冈伊瑟尔(Wolfang Iser)和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创立,集中研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接受和反应,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地位和作用。姚斯认为文学史是读者的文学史,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关系中,读者并不是单纯的做出反应而是积极地创造。读者在阅读作品之前对于作品有一个“期待视界”或“前理解”,即读者由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审美取向所形成的对于作品的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取向对作品再创作的过程被称作接受。在此过程中发掘出作品的教育和娱乐功能等意蕴,从而赋予作品生命力和完整性。接受者的接受活动受制于个人经验、道德标准、社会和历史条件,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要注重接受者的审美意识和需求。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电视剧剧名的翻译。

三、接受美学视角下国产剧剧名的直译

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直译,不仅是在片名翻译过程中,根据源语言与译语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中的内容与形式;更要考虑接受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取向的翻译方法。

描述急诊科医生工作、情感的医疗剧《急诊科医生》的英文剧名为ER Doctors,其中ER是Emergency Room的缩写,这就是对中文剧名字对字的直译。对于广大英语国家的受众来说Emergency Room是很好理解的,这一翻译不仅准确的传达了剧情,同时还暗示了该剧的类型,是一个成功的翻译。同样与医疗有关的的电视剧《法医秦明》的剧名翻译为Medical Examiner Dr. Qin在点明该剧主人公职业的同时也点明了该剧的类型,是不错的翻译。

可是直译也不是所有的剧名都适合的。比如2016年的谍战大剧《麻雀》被直译为Sparrow。该译名给观众留下一种即将观看动物世界的印象,而绝不会联想到这是一个间谍的代号。不仅无法满足接受者的审美情趣,还达不到传播文化的功能。

四、接受美学视角下国产剧剧名的意译

在进行国产剧剧名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翻译国产剧剧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接受美学指导下的国产剧剧名翻译要考虑到中西方受众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取向的差异,不能直译时,意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下中国最流行根据IP来改编电视剧,这其中以古装、仙侠类作品居多。这类作品的中文剧名通常为古诗词的化用,对于没有经过长久文化熏陶的西方国家的受众来说很难理解。西方国家的电视剧剧名普遍较短,而国产剧的片名普遍较长,动辄5个字以上且涵义颇深。比如2018年的古装宅斗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该片名取自李清照的《如梦令》,若是直译定难以传情达意且很难为西方受众所接受。The Story of Ming Lan这一译名就很好的点明了故事的主人翁,但这一译名还是不够简洁,且没能传达出主人翁明兰坎坷却奋进的一生。私以为不如效仿《花木兰》的翻译Mulan,直接取主人翁明兰名字将其音译为Ming Lan,更具音韵美。2017年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在翻译时采取了意译,将剧名翻译为In the Name of People。该翻译使用了英文中的固定短语:in the name of,很好的凸显了原中文剧名中替人民铲除蛀虫的决心,不失为一个佳译。再比如2019年夏季热播剧《陈情令》被翻译为The Untamed意为难以驾驭的,很好的诠释了主人公魏无羡不羁的性格,受到广泛好评;2014年的战争剧《北平无战事》被译为All Quiet in Peking,这一译名化用曾获得第三届奥斯卡金像奖的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西方受众能够很好的把握该片的主题且不会产生水土不服的感觉。类似的翻译还有《白夜追凶》(Day and Night)、《小丈夫》(May-December Love)、《香蜜沉沉烬如霜》(Ashes of Love)等。这些翻译都很好的将传统的中文文化融入到了英文表达中,在吸引目的语观众的同时,也完成了其接受美学的目的。

五、结语

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国产剧的“走出去”势在必行。除了提升电视剧的制作水平,还要加强剧名的翻译工作。剧名的翻译既要最大限度的忠于原剧名,又要兼顾西方受众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取向。翻译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剧名的文化内涵,合理使用直译与意译的手法使剧名达到简约美、通俗美和意境美等美学要求。吸引观众、发挥导视功能、帮助打开海外市场、起到传播中华文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庆瑜.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年13期

[2]刘洋.浅析中国电视剧出口现状[C].出版地:北京,出版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出版年:2019年

[3]陈津.跨文化传播效果视角下国产剧剧名的翻译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4]劉丽丽,李丰.谈香港电视剧集片名的直译与意译[J].大众文艺,2010(2):12

作者简介:

汤虹(1989年—),女,湖南邵阳人,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和翻译。

猜你喜欢

直译意译接受美学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在英剧Townton Abbey字幕翻译中的相关思考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戏剧翻译
英伽登的“具体化”理论研究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美人鱼》
接受美学视角下Mulan的翻译研究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
文化传真视角下中医隐喻的“直译”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