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有“爱心”活水来

2020-04-29林慧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果壳仁爱之心博爱

林慧

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才能是一个好老师呢?

一、 有道德情操,“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教师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年幼纯洁的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有一个干净的环境,我们一直要求孩子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但说教效果微乎其微。直到有一次,我们一起散步时,我看到走廊里有一张废弃的餐巾纸,我就把它捡起来,送到了垃圾桶里。第二天走楼梯又看见了一个果壳,我正准备捡的时候,旁边的玥玥马上去捡了起来,说:“老师,你昨天把地上的纸捡起来了,我今天把果壳也捡起来了。”好孩子是从老师的好榜样开始的。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二、 有仁爱之心,“博爱”超过“亲情”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爱满天下,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写在纸上的爱,一个早晨就可以读完,说在嘴上的爱一个转身就能忘记,而唯有老师和母亲的爱是写在大地和天空,永远藏在心底里的。幼儿教师更应以宽广的胸怀博爱每一位幼儿。班上有一个叫韦梅梅的孩子,他的年龄比其他孩子小,语言发展和自理能力方面都相对较差,经常会大小便在身上,吃饭时经常会将汤打翻,到了户外就不管别人,自顾自玩,对于老师的话根本就置之不理。面对这样一个宝宝,我并没有嫌弃他,每次大小便了,我总是及时给他换上干净的衣物,引导他小便了要告诉老师;早上来园总是热情接待,消除他对幼儿园的生疏感;平时出去玩了,總是拉着他的小手,让他知道要跟着老师。渐渐地,梅梅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说:“我家小孩子好像真正开始成长了。”爱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心田,在孩子的心田中播撒博爱的种子,让每个孩子也有仁爱之心,成仁爱之人。

三、 有扎实学识,“水源”大过“杯水”

在教育界曾盛传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美言。而在当下,由于小朋友面对的环境刺激不一样,我认为更要有滚滚涌出、日夜不息的“水源”。比如现在的小朋友喜欢玩iPad之类的电子设备,对他们的耐心、专注力和想象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去帮助小朋友呢?幼教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我们应当领会幼儿课程游戏化的精神,并将游戏精神融入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这就需要我们要时刻学习,需要一股学养的“长流水”。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学习,教给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唯有爱,方可“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单位:如东县马塘小学附属幼儿园)

猜你喜欢

果壳仁爱之心博爱
用爱之心把下乡支教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离 巢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空果壳
空果壳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