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附子汤治疗中医痹症的作用效果

2020-04-28黄志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3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附子关节

黄志山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现代医学中所涉及到的骨性关节炎、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均在中医痹症范畴内。中医认为,痹症是因风寒湿热侵袭,导致血气瘀阻,同时伴随经络不通,最终导致该疾病[1]。痹症患者通常会出现关节疼痛、酸楚肿胀、麻木、僵硬等症状,这一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所以需要予以重视,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2]。临床中,针对痹症多采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一般,而且长时间用药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对临床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据相关研究指出,中医治疗痹症有一定优势[3]。中医治疗注重扶正祛邪,其中代表方剂为加味附子汤。本次研究分析对中医痹症患者实施加减附子汤治疗的效果,内容如下所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56例中医痹症患者,病例选自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28例)中,男女比例15:13,年龄最大75岁,最小35岁,均值(55.02±2.52)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0.5年,均值(10.12±2.52)年;研究组(28例)中,男女比例16:12,年龄最大76岁,最小34岁,均值(55.11±2.49)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1年,均值(10.30±2.44)年;组间对照无统计意义。纳入标准:与中医诊断标准相符合,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晓且同意参与。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智能障碍、精神障碍等。

1.2 方法

对照组(28例)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选用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国药准字H19991137)治疗,餐后口服,每次给药100mg,每天1次,进行为期1个月用药治疗。研究组(28例)实施加减附子汤治疗,取党参18g、炮附子15g、白术12g、当归12g、茯苓12g、山药12g、白芍12g、威灵仙12g、熟地12g、菟丝子9g、薏米仁9g、木瓜9g、枸杞子9g,水煎2次,取500ml药汁,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用药1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好转为有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治愈+有效=总有效。②主要症状积分:涉及到关节疼痛积分、酸楚肿胀积分、麻木积分、僵硬积分,每项评分为0-4分,评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③不良反应率:涉及到胃肠道不良反应、荨麻疹、浮肿和水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其中包括两种资料信息,一种是计量,另一种为计数,前者按照(±s)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后者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x2,以检验结果是否P<0.05为准判定是否有意义,若P<0.05则有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

从总有效率来看,研究组(96.43%)高于对照组(71.43%),研究组中治愈和有效例数分别为17例和10例,对照组中治愈和有效例数分别为11例和9例,P<0.05。

2.2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对比

对主要症状积分予以统计分析,治疗前组间对比无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主要症状积分对比(±s,分)

时间 组别 关节疼痛 酸楚肿胀 麻木 僵硬治疗前对照组(n=28) 3.04±0.90 3.12±0.51 3.10±0.49 3.19±0.41研究组(n=28) 3.02±0.89 3.10±0.45 3.08±0.52 3.22±0.34 t 0.834 0.156 0.148 0.298 P 0.934 0.877 0.883 0.767治疗后对照组(n=28) 2.79±0.63 2.63±0.41 2.58±0.34 2.67±0.52研究组(n=28) 1.08±0.22 1.19±0.28 1.13±0.11 1.01±0.13 t 13.560 15.347 21.471 16.3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

从不良反应率来看,研究组1例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荨麻疹、1例浮肿和水肿,总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研究组3例胃肠道不良反应、2例荨麻疹、2例浮肿和水肿,总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中医痹症概念广泛,与当代西医中所提到的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痛风等疾病相对应。中医认为,痹症是因机体正气无法抵抗外邪入侵,加上外界环境以及饮食影响,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对肌肉、关节以及骨头产生影响,器官部位受到累及,患者将会出现肢体以及关节疼痛、酸楚肿胀、麻木以及僵硬等症状,需要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否则将会加重病邪入侵问题,经经络进入骨和筋脉甚至脏腑,长此以往将会使机体气血受损,肝肾受累,使得肝血肾精不足,加重病情,进而造成顽固痹症。对于这一疾病,中医治疗一方面注重扶正,另一方面注重祛邪[4]。对于此需要及早对中医痹症予以科学有效治疗,使患者痛苦程度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基于此,中医通常运用祛除邪气、匡扶正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传统医学中也有很多关于痹症治疗的论著。附子汤来自《伤寒论》,附子在中医治疗中经常应用,其为纯正阳性的物质,属于救逆回阳以及大热辛甘之药。一般在滋阴、受邪疾病治疗中应用,其药效机制可贯通十二经络。该药物不仅具备温经助阳作用,而且有驱寒除湿效果。可以在少阴阳虚、背恶寒、口中和、脉沉者中应用,还可以在寒湿内侵、骨节疼痛、手足寒患者中应用[5]。附子汤组方中,炮附子可以起到温经壮阳作用,白术和茯苓联用可以起到健脾化湿效果,丹参有补益元气作用,当归具备补气行气活血效果,山药、熟地、枸杞子、菟丝子联合有健脾祛湿效果,木瓜与威灵仙联用则有舒筋通络利湿作用,芍药可中和药效,有缓解酸胀和疼痛效果,薏米仁具备利湿和消肿作用。全方共用则可以起到温经助阳以及驱寒除湿功效,达到标本兼治目的。本次研究中,实施加减附子汤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更高,各项症状积分更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可见加减附子汤的实施效果更佳,具备良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4 结 语

对于中医痹症患者而言,加减附子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还可以减轻临床症状,对患者四肢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附子关节
附子的采收和加工
经方中附子配伍应用规律探析❋
膝盖经常咔咔响,小心“关节鼠”
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学分析及年龄相关性研究
膝盖有异响 警惕“关节鼠”
关节突关节比在退行性腰椎滑脱中的应用价值
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