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语文主题阅读,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2020-04-27孙晓妍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李清照鲁迅教材

孙晓妍

一、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字词,阅读各种文学作品,通过阅读教学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学习表达,提升阅读能力。

什么是主题阅读呢?其实就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有效拓展,教师要有效整合教材内容,按照主题进行归类,并选取具有丰富内容的课外材料,以一个单元为单位进行备课与授课。通俗地讲,主题阅读是以教材为主,寻找相同主题的阅读内容,这些阅读内容可以是几篇文章,也可以是几本书,学生可以进行自主阅读或者小组讨论。在时間许可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开展班级研讨活动。学生有了走进经典的经历,就更容易爱上阅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阅读,会有所感悟,会学会感动、同情与关怀,提升个人素养,使学生不断自我完善。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主题阅读教学活动的实践

1.以教材为蓝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所以教材是阅读的根基,不能动摇,主题阅读应从教材出发,立足于教材,再从教材拓展延伸到课外,这既能保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教学《如梦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展示李清照的卓越才华,引导学生感悟她作品中的爱恨情仇和时代背景,感受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检索李清照相关作品,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在阅读后可以开展讨论,深化认识。

2.以人物为核心,注重阅读的多重视角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是以记叙为主,围绕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开。如《少年闰土》就是以写人叙述为主的文章,在教学中笔者开展了一个以“走近鲁迅”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学生将阅读内容拓展到张允的《逝去的锐利》、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通过广泛获取题材,从多重视角进行阅读,学生虽然已经远离了鲁迅那个时代,但仍然能多元、系统、全面地了解鲁迅,重新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形象。

3.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思考的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能力不仅是一项基础能力,还能引导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可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大有禆益。学生的能力培养,需要学生主动思考,也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这是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呢?笔者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问题引领。在阅读时,教师可以设置有效问题,让小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阅读并展开思考,再指导学生从文本中的人物或事物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会横向阅读,从多篇文章中总结出答案,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4.提倡多元解读,积极开展个性化阅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面对阅读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因此,语文主题阅读虽然是围绕主题开展阅读,但不能追求统一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个性化的理解,笔者认为这是主题阅读的中心理念,更是《新课程标准》提到的多元解读理念的内涵。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尽量避免参考各种教参和教辅,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可以作为唯一定论。对于同样的文学作品,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所以在语文主题阅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阅读的最终目标是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在班级主题阅读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自由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及时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一起进行深入交流。

5.开展比较式阅读,内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同的文章,其结构变换不同,文中的人物简单或复杂程度也不同,文中的描写多样,但都有一个主题,这是指引学生阅读的方向。有了阅读主题,学生心中就有“谱”了。即使一些文章的主题相同,也会存在细微差别,所以笔者建议广大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同主题下的比较阅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雅玲.入情其中,小学语文阅读主题式教学模式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3).

[2]陈霞.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36).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环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李清照鲁迅教材
教材精读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点绛唇
如梦令
孔乙己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阿迅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