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语文教育的智慧

2020-04-26洪超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3期

洪超,又名洪劬颉。供职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曾在南京市第十三中学任教高中语文13年。先后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转知成智背景下智慧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自媒体在作文升格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新时代高效课堂的模式研究”,参与教育部立项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江苏省重大课题“苏派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领衔“江苏省语文学习实验课程基地”建设、前瞻性项目“未来课堂的智慧教育范式的实践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和文章600多篇,执教公开课、作讲座百余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动的故事,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生活,都有自己的气味、声音和性格。每一个表达,都值得倾听;每一个声音,都值得驻足。我把我的世界告诉你,不是要你成为我,而是要把我作为一个并行者,让你观察,让你评判,目的是让你成为你,成为最好的你。

“智慧语文”是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为什么要在“语文”之前加一个“智慧”?这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自然而然地生发。1997年8月我走上讲台,我所在的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是南京特别好的一所高中。但是上课没多久,我便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所教的“语文”,既不姓“语”,更不姓“文”。因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差,几乎无人能流畅地说一段话;更差的是写作能力,一个班54位学生写出的作文让我能“悦”读的不足一二——不是占比10%—20%,而是不到一两位。那个时候,说学英语学的是“哑巴英语”,我们的学生学的语文,也是“哑巴语文”。令我更为恼火的是,语文是一门重要的课,但无论是我听课,还是自己上课,都会发现几位学生在睡觉,几位学生在做其他作业,几位学生在看动漫……当然,也会发现只有几位在情愿或不情愿地跟着老师“听讲”。总之,教师以无法吸引学生的方式努力地“教”着。我还发现,学生到校上课,放学回家,进了校门径奔教室,出了教室就是回家,偌大的校园竟成为学生眼中的“空白地带”。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样的。多年来,我一直在想:人是如何开始因循守旧的?为什么喜欢按照习惯做事?我们形成的教学传统有时候已经成为前进的障碍,而我们却全然不顾地一往无前。

“语文再也不能这样教!”终于我在执教公开课《故乡的榕树》被痛批之后,写下了一连串“语文再也不能这样教”。那要怎么“教”呢?

姓“语”名“文”重在“用”

“文以载道”是语文教学的学科基础,“立德树人”是语文育人的根本任务。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韩愈《师说》,可能一辈子也没有弄明白韩愈为什么要写《师说》,一辈子没有弄明白“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学到了“小”,而遗漏了“大”,这也是语文教学容易犯的错误。

中国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三怕”的背后是怕语文。学生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怕语文的,一开始不光不怕语文,对语文还是“甚是喜欢着呢”。为什么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语文的喜欢就江河日下、一泻千里了呢?主要原因有三:一是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二是灌输型的教学样态,三是应试化的以题代练。我曾经钻研过为什么灌输型的教学能大行其道,大概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教育者“责任心”强烈,恨不得要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倒”给学生;二是省事省力好操作,不需要费神动脑子;三是时间紧任务重,要赶进度。

不动脑子教书,比什么都可怕。它让我们丧失了对现象和问题的起码判断,譬如说,“教”“学”。目前比较流行的“学”“教”关系是“为学而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用来取代以前的“为考而教,以考定教,唯考是瞻”。然而,我们稍作思考就会发现,学生的学——或者说学的学生——的目的几乎都是:“为考而学,以考定学,唯分是求”。那么我们会发现:我们的“为学而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又因为学生的“为考而学,以考定学,唯分是求”,转成“为考而教,以考定教,唯考是瞻”。

我记得曾经有一句话概括当时的语文教学:“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不考的就不教”,而事实上是,语文教师“教”的是一个系统,学生“学”的是一个系统,而到了“考”,又是另外一个系统了。语言学中有一个磨蚀现象,而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这一过程中,磨蚀的程度可能会更厉害。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教”“学”关系?2010年,我在《江苏教育》发起的“‘基于学的教还是‘基于教的学”的专题讨论中,撰文《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先教好》,提出:教就是教,学就是学;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的统一;教和学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很反感“语文味”这种提法的,过分地强调“语文”的本位主义,实质上还是教师本位在作祟。“分”是学生“考”出来的,“习”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教师的“教”,则是要去教学生“学”。学生不“想”学,要让他去“想”学;学生不“会”学,要让他学“会”学;学生学不会,要让他能学会。

学以致用。学习知识、文化、技能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经历,读懂自己的生活,解释自己的世界。比姓“语”名“文”更重要的是“重在用”。“学”与“用”,不是简单的“先学后用”,“为用而学”,而是“学即用”“用即学”“用中学”。2019年5月,我与常州市北郊中学合作申报了江苏省“用中学”语文示范基地,将“用中学”思想作为省级学科教学示范中心的实践项目。

最好的“教”是听,最好的“学”是说

我曾用“你”“听”“我”“说”四字来理解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你听我说,我说你听。

现代课堂:你说我听,我说你听。

智慧课堂:说你听我,说我听你。

如此,最好的教是听,最好的学是说。这一点在中外经典教育论著中都有涉及。如《学记》中所阐述的“进学之道”。巴西保羅·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重申了“教育即解放”的思想,批判了灌输式教学,提出了情景对话式的教学方法,他说:“解放的使命是不可能由压迫者完成的,只能落在被压迫者的肩上。但被压迫者需要克服自己的双重性,其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学的革新来培养新人。灌输式教学延续和复制压迫的社会结构,而提问式教学则通过对话创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新型关系,从而摧毁原有的压迫和被压迫制度,并带来焕然一新的民主社会。”戴维·伯姆在《论对话》中也提出:“谈的本质在于它关心的是真正的真理所在,绝不对真理做任何的折中和妥协。它不在乎谁输谁赢,它也不关心谈话是否一定要达到一个结果:它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话者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能够形成充分的友谊感和信任。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简·韦拉在《如何倾听,怎样沟通》一书中,把学习看作一个完整的、充满能量的精神运动过程,并重新阐释了对话教育的12项原则,其中“建立对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安全感”和“学习者怎样知道自己学会了”两个原则对我触动最深。

教师的“教”要建立在学生的“说”的基础上,学生的“学”要建立在“用”的基础上。从这一点上来说,学以致用,“用中学”,在“读”中学会“读”,在“说”中学会“说”,在“写”中学会“写”,在“听”中学会“听”,在“用”中学会“用”,在“思”中学会“思”。我的理解和实践是:最好的语文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学法;最好的阅读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读法;最好的写作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写法;最好的口语教学,是教给学生一种说法;最好的素养教育,是教给学生一种想法。

教学的起点是“起点”

正因此,我越来越意识到,教学的起点是“起点”。要充分实现教师的价值,不能只是经由他自己,而应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业质量上,说到底,很大的权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我坚持认为,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发展为代价。一个教师如何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我的观点是,教学一定要从“”开始,不能从班级的70%处想,更不能只是瞄着班上的几个尖子生进行所谓的精英教育。

“文本没有好坏,只有喜欢不喜欢。”任何文本教学,都可以从这个问题开始。喜欢有喜欢的理由,不喜欢有不喜欢的理由。教师就慢悠悠地听不喜欢的学生说不喜欢的理由,听喜欢的学生说喜欢的理由,让喜欢的学生去引一引不喜欢的学生,让不喜欢的学生去驳一驳喜欢的学生。课堂上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呈现,得到暴露,未必一定能够解决,但肯定会经过思索。未经思考的课堂是没有价值的。培养学生独立的文本解读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中,在与学习伙伴的争论与共鸣中推进思考。

教学从“”开始,还意味着不放弃、不丢弃、不遗漏、不落后。只要是一个群体,肯定存在好中差,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最好的高中也是如此。然而,我们如何对待差异,则是有学问的。常常听到所谓名校名师抱怨班级中有“差生”,使教学难以组织,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必须也只有从最后一名开始,学习才得以真正发生。

教师要给每一个学生以公正、公平和公开,给学习营造一个将会有挑战而此刻却是风平浪静的安全感。如果语文教师做不到这一点,那他是缺少教育情怀的。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家庭、他的身高、他的面貌、他的体重、他的智力,而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是他的老师”,给予他一样的关爱、鼓励与教育。这就将教学的起点真正回归“”,因为每一个人的要求都会被考量,每一个人的需求都将得到尊重,得到满足。

我最需要学的,我教得最好

2017年,我读到《教学的智慧——来自世界最好的大学教师的经验》中引用的一句话:“我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我教得最好。”(理查巴赫《错觉》)这句话一下子照亮了我苦苦思索的内心,为我十多年来不算失败的教育探索提供了好的注脚。

教即;学即。《广雅》:学,识也。又说:学,教也。“教”“学”两字,从造字之初,就有三个部件相同,可见“教”“学”从一开始就意思接近,互为一体。在造字之初,“爻”“子”“攴(攵)”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爻”是万事万物不断变化之中的规律,“子”是小孩子,“攴(攵)”是什么意思呢?

“攴”即“敲”。用一个东西不断敲打一个孩子,让他掌握万事万物变化的规律,这就是“教”。“敲”跟“砸”区别在哪里呢?“砸”是不计后果、不计成本的;而“敲”是:恰当的角度,恰当的力度,恰当的方法,使他发生改变。改变成什么样子呢?改变成我想要他变成的样子。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切以“攴”(“攵”)作偏旁部首的字都含有这几层意思,“学”也不例外。

但“学”比“教”还多两个部件:一是“”,一说是在房屋内,一说是表示尚处于蒙昧;二是“”,即用手反复搓揉。《说文解字》中说:“,覺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聲。學,篆文。”如此,则学与不学之间的“度”即为有无“见”,“见”到东西,形成“见”识。

1.从自主学习开始。

育人方式转变的根基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转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这三个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又是基础,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合作学习,更没有探究学习。但是什么是自主学习呢?怎么来认识自主学习?我将自主学习建立模型如下: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

问题自立,学习是教学的主體;

过程自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活动自动,参与的态度是主动;

评价自评,学习的结果是主见。

在这个过程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就是:参与的态度必须是主动的。而事实上,学生却难以主动学习。那怎么办?

2.让学生走到前台。

不仅仅是“课前五分钟演讲”,即使是文本研习,也是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依学号进行展示,而我就像一个学生一样,坐在学生的座位上,欣赏他,激励他,鼓励他。试卷讲评学生走上前,告诉我们考场中做题时真实的心理状态,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现在看来当时想得对不对、全不全;作文课学生走上前,告诉我们读懂了没有。不要企图用自己的文本理解来覆盖学生的理解,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理解才是唯一正确而有深度的。当你认真聆听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你会完全颠覆你的自以为是和想当然。现在,课程标准、统编教材、学业评价(包括中高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要抱残守缺、拒绝变化。

3.学习是学生的事。

为什么要让学生上前台?是因为学习本来就是学生的事情,这是家长和教师都无法越俎代庖、包办替代的。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叶圣陶说“学习是自己的事”,都在告诉我们一个基本事实,但这个基本事实往往又被我们的教师和家长误解、曲解了。纪伯伦有一首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可以帮我们来理解: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要成长,自成长。”我们就是“不教”,学生也会成长的,那我们的“教”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让“自”發生,想学,想成长,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上受学生欢迎的课

有人问我:你所提倡的智慧语文,跟其他语文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我的回答是,为智慧而教,让学生为智慧而学会智慧地学。当前不少教学改革是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的,即:学生都想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会学”,所以教学改革的招数往往都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而我的判断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根本“不想学”,学生天天来上学,却多是不想学、被动学、装着样子学。我们都知道:上学和学习并不是一回事,假装学习永远也学不好。所以,我们教学改革的招数要在促使学生由“不想学”到“想学”上下功夫。

1.方向比努力重要。

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要出发,也忘记了我们要去向哪里。所以,在语文教育改革中,我们不要总是急于赶路,而要不时停下来,想一想,我们要去向哪里。更为关键的是,在我们出发前,在决定“学”和“做”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明白:我们学到什么为止。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为什么学习,为什么学习这个,为什么要这样学,未必是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弄明白的。

为智慧而教,智慧地教;让学生为智慧而学,学会智慧地学。“智慧语文”不是脱离语文而独立存在的,而是把语文重新置于人的成长与发展之中,“学语文”不是为了“学”而学语文,而是为了智慧而去智慧地学语文。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说:“在现代生活的条件下,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具有智慧,也就是立德树人。“最高的美德是智慧。”(苏格拉底语)

什么叫“智慧”?智慧是面对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对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做出选择。例如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运是由人物在具体的情境中做出的选择而定的,要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所面临的境遇,与他的命运共情,评鉴他的选择,从而养成自己的人生智慧。

2.与时俱进会改变。

教育要与时俱进,语文教育尤应如此。世界正处于激荡的社会转型期,中国尤其如此。仅以世界银行组织发布的近三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为例,《2018年世界发展报告:学习以实现教育的承诺》《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工作性质的变革》《2020年世界发展报告:在全球价值链时代以贸易促发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能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语文教育有没有与时俱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富尔报告》,1972年)、《学习:内在的财富》(《德洛尔报告》,1996年)后,发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继1999年推出《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之后于2018年推出《人是如何学习的Ⅱ:学习者、语境和文化》,针对21世纪以来的新问题、新趋势,提出新成果和新主张。

我国教育进入新时代以来,也推出了新任务、新目标、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但问题是,我们却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去应对他们的未来。情何以堪?

面对改变,我把校长和教师分为三种:常规型校长/教师,食古不化,一变不变;智慧型校长/教师,适应变化,以变应变;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创造变化,以变引变。

我们如何来应对变化?而且,我们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这是需要智慧的,是通过一天一天的教育生活来塑造的。

3.玩是不需要教的。

玩是不需要教的,所以要把“教”“学”变得“好玩”;但要玩出名堂,则需要一个人的品位、美的判断和文化素养。只要想学,就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去学。譬如说,《〈史记〉选读》难学,按照传统方法教学,那是相当累人,不仅累坏教师,也要累坏学生。我跟学生说:你们期中考试,总均分考到年级前两名,我把刘邦《大风歌》、项羽《垓下歌》、荆轲《易水寒》三首歌唱给你们听。学生期中考试真的考了第一,我让学生把三首歌排成一段15分钟的戏剧,三首歌全部安排给我饰演的角色来演唱。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我在年级里安排了一次《青春的吟唱》,把《〈史记〉选读》改编成戏剧,每个班一个节目进行表演。之后,学生猛然发现《〈史记〉选读》可以按照人物、关键词等若干专题来学习,而这些学习,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学生怕语文,根源还是在学生怕老师。老师要消除学生怕语文,就要从根源上去消除学生怕老师。要消除学生对自己的怕,其实很简单,就是把自己的“架子”放下来,把自己的“权威脸”松下来,不要把自己当作拯救眼前这一群顽童的“救世主”。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你所教的学科,领略到学科之美;从而喜欢上你与他一起营造的语文生活。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成人。因为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而家长和老师所指出来的方向是成为自己(或成为自己未曾实现的自己)。雷夫曾经说: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灵魂,而是提供机会让他们拯救自己的灵魂。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只是一个教师,不是超级英雄;幸运的是,我们参与了一群人又一群人的成长,我们见证美好,见证成长,也见证困难。如果我们一味地摆出强权者的姿态,自以为能提供卓越教育、最好的教育,也许只是一厢情愿。

自由是智慧的源泉。只有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培育乐善的人际关系,培养抱团的学习氛围,不断弱化集体内的竞争氛围(强调竞争时,要以集体的名义与另一个集体竞争),才能让学生的智慧火花不断蹦出。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把自己当作这个集体中的一个元素,围绕促进学生的分数提高来让学生想方设法,学生才会从分数提高中相信你的策略的正确性而成为你的拥趸。

感谢一路上的关心者、支持者和鼓励者。有了你们,“智慧语文”才像一个摇曳不定的小萤火虫,闪烁着微光,却又很调皮地荡来荡去,逐渐有了一点与风共舞的模样;有了你们,“智慧语文”才成为语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棵水草,栉风沐雨,随风飘逸,随波荡漾,然而根扎泥土,逐日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