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片美的叶子

2020-04-26赵庆燕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3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教学创新

赵庆燕

【关键词】导师工作室;教师发展;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2-0047-02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我向大樹走去。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

如果说青年教师是一片片叶子,学校就是这棵大树。金湖实小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三个融合”理念,就是这棵大树的根基。

我想成为一片美的叶子,该如何从这棵大树上汲取养分呢?

借力名师:沐浴阳光 助推成长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研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在自身需求的推动下,会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个体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个体的自主学习也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何进一步提升自我?2018年,学校任命我为教务处副主任,这于我而言是新的成长契机,但原有的教育经验在新的教育情境面前开始显得单薄。正当一筹莫展之时,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走出去”的学习机会。培训中的专家讲座、教学实践分享及名师成长历程讲述拓宽了我的视野,填补了认知的空白,也给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教育实践动力。

2017年暑期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引智STEM课程”的培训,让我了解了全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的新探索;参加的江苏省小学校长与学校发展专委会“互联网+教育”教学研讨活动,让我看到了知名学校、著名专家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建设与课堂教学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而我参加的“淮安市方学法特级教师工作室”,有长达三年、跨越6个学期的研修课程,围绕“54321”研修目标,每月开展一次高端对话,内容包括领衔人面对面的指导、资深教授专题性研修、同伴互助主题式教研沙龙。这帮助我破除了“小圈子”的思维局限,避免了“一叶障目”的窘态,有效地开拓了我的专业视野,让我更有勇气和信心在金湖实小这棵育人的大树下快速地直线型地成长。

教学创新:蓬勃向上 共同成长

教师真正的舞台在课堂,我立足课堂教学,通过对导师教学的参悟,结合自身优势,根据学情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通过学校的“导师工作室”,多学科教师形成了研究共同体,导师们传帮带,为一片片叶子带来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和蓬勃的生命力。在导师引领与自我锤炼中,我不断地听课学习、吸收内化、积极追赶,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积累实践知识,形成实践智慧,快速“化蛹成蝶”。我将从不同学科学到的教学方法融入自己的数学课堂,逐步打磨出自己的“数学+绘本”课堂教学特色。

把握好课堂,吸引住学生,这样的课是新颖而又富有创意和生命力的。蕴含着深度融合元素的《我们认识的数》数学绘本课在淮安市首届名师课堂展评活动中脱颖而出,我应邀赴上海闵行、绍兴柯桥异地交流展示,引发了一批青年教师的“百舸争流”。我的课引发了教师们对教学的思考,为他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案例。与教师们的对话,也让我再次审视、思考我的课堂,促使教学不断走向深刻。正如特级教师卢专文先生说:“能看出你们学校的数学绘本教学研究不是花架子,从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到评价机制,是理论支撑下的教学实践,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进行多层、多次创造性地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就这样,在各级各类的赛课获奖名单上有了我的名字;在市、县研训活动展示课上,有了我的身影;在年度发表、获奖的论文中,出现了我的文章……无数片不同的叶子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作为一片叶子,我的使命就是为大树输送着营养,让它茁壮、葱翠。

在成长的脚步中,我们追逐着专业的梦想;在安然的奉献中,我们邂逅着生长的力量。“三个融合”为金湖实小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方沃土,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作者系江苏省金湖县实验小学教务处副主任,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教学创新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基于网络的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