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用导学单 生长思维力

2020-04-26郁晓红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力生长

郁晓红

【摘  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妙用导学单,可让每一位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跳一跳”摘到成功果实,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习得动力,更是提升学生分析、探索、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广袤平台。

【关键词】  导学单;生长;思维力

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妙用导学单,就是将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向上生长。如何妙用导学单,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向光生长,需要我们从实际教学中出发。

一、潜心观察,追寻根源

所谓“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在教学中,观察学生使用导学单的结果,我发现学生完成导学单的质量通常不高,追寻学生出错的原因:有的学生拿到导学单没有根据导学单的提示结合书上例题进行自学思考,看到空格就直接按照以往答题习惯进行答题;有的学生对导学单有种抗拒的情感,習惯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有的学生能完成导学单上的大部分题,但对思考延伸常望而却步,留白;还有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采用拿来主义完成导学单,但对知识点的整体理解确知之甚少。针对存在的这一系列现象,我开始不断地思考,设想着种种能启动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有效学习方法与措施。

二、归类整理,提炼良策

1.加强研讨,集思广益

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导学单内容的设计就是教材例题与习题的组合,老师课前发下去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题,课上就针对导学单上的内容进行答案的核对,简单的教学导致学生在数学上的思考也是简单的,这样的导学单就没有促进学生的思维成长。要避免这样的无思考学习方式,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制导学单。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提前讨论制定备课组成员的安排,再以备课组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各单元的知识点结合课标中的要求精心设计导学单。例如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立体图形的教学,《新课程标准》突出用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图形设计与推理能力。在设计这一内容的导学单时,我们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直观地定向为:请根据你所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实物,介绍你所看到的每个面的特征,通过测量的方法介绍棱长的特点。在复习教学时,我们设计让学生制作立体图形的活动,在设计制作中,引导学生掌握立体图形与展开平面图之间的关系。

2.精心设计,简约内容

特级教师许卫兵倡导的“整体结构化简约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轻松又深入。导学单内容的简约化不是形式上的简洁、简单,而是在学生思考知识点的问题阐述上简约,引导学生从简约的描述中,提高思维的宽度、广度、厚度。如在《认识圆》的这一内容学习中,如何让学生在已经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学习?在导学单内容设计时,我们设计的内容是:用一支笔,一根毛线,你打算怎样画出一个圆,请试着画一画,并向大家介绍下你的具体操作方法。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深入地探索了圆的基本知识点。课上,学生相互交流,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周长定义与关系迎刃而解。又如在教学《分数乘法》这一内容时,设计的导学单是:请你例举加数一样的几个同分母分数的连加算式,计算出它的结果,并改写成乘法算式,与同桌说说你的观察发现。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在以旧引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探索、交流反馈中不断促进着自身大脑的思考,这样的导学单学习方式,我们老师所做的就是犹如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孩子,在上车前扶他们一把,车稳后放手让其前行。在不断的磨合中,学生由最初对导学单的束手无策到现在的乐意接受挑战,这一进步可喜可贺。

3.引领阅读,以趣促学

在全民阅读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当下每位教师的职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之间由于阅读量拉开差距的情况也更加明显。不少学生在数学填空、解决问题知识模块上错误率高的原因在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匮乏。导学单更多的呈现方式是文字叙述方式,因此要切实提高学生独立完成导学单质量,教师要关注并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此,我从两方面进行开展活动。

(1)好书推荐。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趣事每位学生都会乐此不疲地投入其中,向学生推荐好书也是关键。在教学中,我向学生推荐了《从前有个数》《特别要命的数学》《逃不出的怪圈——圆和其他图形》《超级公式》等等,学生被书名深深吸引,阅读的趣味性高涨了。

(2)好书分享。每个月末,我利用周五的阅读时间组织学生分享阅读体会。4人一小组,各组成员轮流派代表上台分享。在分享中,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3)数学日记。鼓励学生用数学日记的方式记录学习生活中的片段,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刚开始学生无从下手,我就先写,如记录一个周末乘坐公交车的片段:出发时间,乘坐路线,乘坐车辆,上车人流量,下车人流量,到达时间等等。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开始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

4.扎实课堂,思维生长

(1)养成拿题先审的好习惯。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当学生拿到错题订正时,不一会儿会大喊一声:“我会了”。问其原因,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原来没看清题目。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家长也经常反映说只要家长再读一遍题目,孩子就会解答了。可见,学生在审题的习惯上还是缺失的。因此每当数学早读时,我就带领学生读知识整理本、读数学书、读补充习题。在课堂上,只要有题目的出示我就会用多种形式锻炼学生的读题能力,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在不断的加强练习中,学生基本养成了拿题就审的好习惯。

(2)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爱提问题的学生爱思考,提出一个问题的思考程度高于回答一个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导学单的设计中,新授课的第一问我通常会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从今天的课题思考,你能想到哪些相关知识点,有多少写多少。复习课的第一问我通常会问:结合这一单元的例题内容,你想到了哪些知识点,请你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画,写一写。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慢慢掌握了由概括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的联想能力、思维能力。

(3)巧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周宏老师的“赏识教育”可谓红遍大江南北。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结合他自身的情况适当地给予充分的肯定、表扬。不爱举手回答的学生,只要他举手我通常会让他有优先发言权,即使答案没到位,我也会大大肯定他的勇敢表达;善于思考的学生回答精彩时,我会给予“你的回答有数学家的风范”之类的赞赏;当学生的练习正确率提高、字迹变得整洁漂亮时,我会及时在班里表彰。在教学中,我经常开展班级各种专项大比拼,让学生评选出“数学能手”“小小数学家”“数学先进者”等,并进行隆重的颁奖仪式,让学生在仪式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提升自我认可度。

妙用导学单,生长思维力。通过对导学单的研学,能够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数学,从数学中体验生活。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顺应新课程关注生命的理念,也是学生提升自我数学素养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郑毓信.新数学教育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5 ):156—157.

[2]李士锜,吴颖康.数学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52—63.

猜你喜欢

思维力生长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力的培养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培植思维力:数学教学的应有理性
测一测你的思维力
《生长在春天》
种苹果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
廉租户一跪,民生长叹息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