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

2020-04-26靳玉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五四运动

靳玉

摘要: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紧紧围绕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任务,并结合河南的具体情况不断推进,虽然起步晚,但效果显著,一方面为河南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对当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河南早期传播 五四运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233-02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国情明确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1]。这是对五四运动的高度评价。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促进了新思潮的兴起,对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始于五四运动。当时河南民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又由于地处内陆,相对于上海、北京等地区来说,在思想文化方面禁锢较多,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在河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拓宽了道路。

1.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经济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打压强烈,铁路在这种情况下也成为帝国主义强力掠夺中国财富的主要工具。京汉铁路及陇海铁路相继建成,沿线途径的河南郑州、信阳、安阳等地,交通逐渐便利,经济开始发展。尤其是郑州地区,作为交通枢纽,逐渐取代开封成为河南新的经济中心。同时,随着铁路的修建,沿线地区开始兴起和发展工业建设,陆续建起煤矿、工矿、修理厂等,企业数量和工人数量逐渐增加,逐步改变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中部地区封闭格局,河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此外,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工业技术的运用,河南的工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经济条件。

2.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阶级基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地区之一。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传统的粮食生产也日趋商品化,小农经济解体,自然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在这种情况下,种植经济作物时需要加大劳动力和资金两大方面的投入,农民对现金方面的需求凸显。对于经济力量薄弱的农民来说,借高利贷成为唯一的选择,但其高额的利息对农民来说同样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此外,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农业发展陷入了瓶颈。随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大批农民不再将种田视为唯一的出路,而是转变思想进入工厂谋生,河南的工人阶级群体因此不断壮大,为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阶级支基础。

3.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思想基础

河南一直处于封建统治的中心,受外来思想冲击不多,再加上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严重,阻碍了资产阶级新思想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也正是由于河南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势力的薄弱,没有充分发挥积极的推动力量,使得河南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发展就比较落后。在此背景下,传播新思想,宣传新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扫清障碍。

二、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分析

1.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主要形式

通过授课、演讲等方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工农运动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河南早期传播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过程中,涌现了许多贡献突出的传播者。例如,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时明确阐明了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使工人阶级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我们与之斗争的目的。王若飞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侧重于方式方法与策略,在参加工人运动演讲时,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的相关理论,并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指导红枪会等封建团体参与到反封建主义斗争中去[2]。此外,在当时河南还未具备開设党校的条件下,王若飞仍然积极参与,为学员授课。通过这些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工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传播队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进一步发展。

传阅革命书籍是河南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另一主要形式。一些进步学生还通过创办刊物、学会等形式,向广大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前,《新青年》《星期评论》《共产党宣言》等刊物就在河南广泛地销售[3]。这些刊物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并高歌工人阶级斗争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工人阶级急迫迎接新生活的愿望。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河南的郑州、洛阳等地创设了工人夜校,向广大工人阶级宣传进步思想,激发他们参与革命的热情。

2.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主要特点

一是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立足河南自身发展背景发展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历史背景给河南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河南的马克思主义者挣脱封建思想的禁锢,传播新思想,指导工人和农民的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二是同工人运动对时代发展的需求有机结合,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渠道非常丰富,有创办社团、杂志和开办工人夜校等形式的集中传播,也有马克思主义者通过演讲、交流等方式深入到工人群众中的分散宣传,用劳动人民可以接受的语言来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大力的宣传,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转化为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朴素道理。

三、马克思主义在河南传播的意义与影响

1.为河南党组织的深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从青年学生扩大到工人阶级,其传播方式灵活多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使大批农民和工人了解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针对具体的发展需求,在河南省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工农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尤为必要的。马克思在河南的传播,培养了一批先进分子,进而为中国共产党建立河南地方党组织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批先进分子成为革命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进而为大力发展工人运动和人民民主运动打下了基础。

2.促进了工人运动和农民反军阀运动的发展

1921年11月,陇海铁路沿线数千名河南铁路工人加入陇海铁路工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中,显示了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1925年,上海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卅”运动,河南许多市县的工人、学生和其他市民纷纷响应、声讨帝国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熏陶下,河南工人阶级为捍卫本阶级利益勇敢斗争。同样,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农民反军阀势力的斗争,也随着荥阳地区农运试点的成立、杞县农运和豫南地区的农民运动的开展而不断涌现。

3.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程

河南人口众多,加之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区域广、范围大,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深入传播,就需要在不同形势下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河南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传播形式。河南人民广泛阅读革命书籍,不断汲取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河南具体实践相结合,这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五四运动爆发100年之后,河南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百年前,无数革命先驱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献,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应该传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两大历史任务一往无前;如今,我们也应努力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2]张俊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1):94.

[3]王永岩.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传播研究(1919—1927)[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20-21.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及对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一词最早出现及其涵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