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发展新趋势研究

2020-04-25于海燕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4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持续增长,消费金融产品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科技渗透消费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消费金融产品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对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总体趋势、产品结构趋势、消费场景趋势、消费金融产品风险控制趋势、产品服务趋势等多个视角、细致的分析了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发展的新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消费金融产品业务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消费金融产品;金融科技;业务创新;发展趋势

消费金融涵盖的范围十分宽泛,具体来讲消费金融是面向广大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信贷支持的金融服务方式。消费金融主要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考量其在消费过程中涉及到的金融服务过程,包括了支付、风险管理、贷款、储蓄及投资等。本文研究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指消费信贷产品,即以短期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产品,主要涵盖汽车、家装、旅游、医美、教育、农村及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不包括消费者的住房贷款。典型的消费金融产品期限两年以内,金额在5000-300000元之间。

一、消费金融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传统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末,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整体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发展前景广阔。

从2016年至2020年末,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821元增至32189元,共计增长67.84%,年复利增长7.68%;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计增长63.07%,年复利增长7.24%。两者的增速都快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名义增长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7540元,增长3.8%,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5.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40378元,增长2.9%,是平均数的9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204元,增长5.7%,是平均数的88.7%。随着人民财富的逐年积累,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年提高,从而催生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需求。

二、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新发展趋势

(一)总体趋势分析

近年随着我国局面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我国消费市场发展迅速,消费金融市场也与之对应,水涨船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升级的不断升级,科技必将在消费金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降低产品成本,服务更多个性化的需求。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广泛应用,消费金融产品可以从更广泛的消费场景为切入点,以消费者的多样化消费需求为中心,打造科技化、智能化的“线上+线下”消费金融平台,将消费金融产品深度融合于不同的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消费金融产品获客能力,服务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消费者群体,达到全生命周期的个性化服务。

(二)产品结构趋势分析

从消费金融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看,银保监会审批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数量从2010年的4家上升到2020年末的27家,数量增长迅速,且行业整体盈利状况良好。国有控股银行的全国性股份银行占据的份额比率在未来也必将迎来进一步的洗牌,随着百度、新浪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布局与入场,未来消费金融产品的供给主体必将呈现更为多元化的趋势、行业整合与行业竞争也必然更为激烈。在此过程中,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供给方呈现分化的趋势也必将更加明显。

从消费金融产品的产品结构上看,在科技的加持下,消费金融产品将由原本的线下消费金融服务逐渐向线上化、无接触消费金融业态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金融科技的兴起促进消费金融行业的客户准入、金融定价模型与风险控制日益成熟,让长期游离在传统消费金融之外的中低收入用户能够实现消费金融的可得性,从而对传统消费金融产品市场形成重大冲击,加剧了消费金融行业的竞争格局。借助于科技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从获客到贷前、贷中、贷后基本实现全流程线上化,金融科技为消费金融创新奠定基础,服务于消费金融的产品设计、营销推广、风险评估、额度授信、信用增加、合约签订、贷后管理以及债务催收等诸多环节,全面助推消费金融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产品风险控制趋势分析

传统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一直是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面对数量庞大的消费者,贷前审查、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的工作纷繁复杂,数据搜集、风险审查、风险控制的工作量都比较大。目前,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已经在逐步实现风险控制的数字化。借助于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可以自动实现对消费金融产品数据与目标客户的相关数据的分层计算与存储、统一数据来源,实现数据的实时计算与实时监控,从本质上提升消费金融产品的反欺诈能力。为消费金融产品的贷前审查、贷中监控与贷后管理提供全方位数字化风险控制服务,并能形成更清晰的用户画像,提供更合适的差异化定价与风险防范策略,降低信贷风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消费金融产品的风险控制将进一步实现风险控制的智能化,不断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实现消费金融产品的差异化与市场分化,进一步促进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与成熟,提高消费金融产品的消费门槛,造福更广大的消费群体。

(四)产品普惠化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借助互联网和5G通讯,城乡差别、数字鸿沟等不断缩小,传统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益不足、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逐步得到了解决。线上获客、自动化审批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借助人脸识别、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批量处理客户申请及审批的同时,引入机器人自动催收,兼顾效率性和安全性。消费金融公司利用金融科技,不断降低服务门槛和运营成本,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应用场景,覆盖更多的人群,大大促进了行业发展。

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促使消费金融更具普惠性,能够契合消费金融的小额、分散的信贷原则,可以覆盖更多的中低收入客户。金融科技的可应用性增强,也促使消费金融可扩展到租房、教育、装修、医美消费的多个应用场景

(五)产品服务趋势分析

消费金融产品本质上就是消费金融供给方提供的消费金融服务。因此,服务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客户体验与产品的推广与客户认可度。传统外包式的人工客户服务受制于时间与客服个体水平的差异,很难获得统一的高质量服务。借助于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消费金融产品的客户服务将全面实现智能化。依赖于人工智能的语音机器人、文本聊天机器人、质检机器人等应用的不断优化迭代,应用于消费金融的客服领域将实现客服质量的实质性提升,满足不同场景、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打破时空限制,并大幅度降低消费金融产品客户服务成本。

三、科技助力消费金融产品发展的建议

(一)消费金融品牌化策略

借助于人工智能、区块链、机器学习、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发展,消费金融公司必将迎来进一步的分化,服务与产品差异化趋势也是在所难免。同时,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金融消费产品的需求也必将出现更多的个性化差异。现阶段国内消费者绝大多数都更倾向于接收品牌公司的服务,在未来这种品牌化的倾向也必然更加明显。因此,消费金融公司需要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更多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与服务升级,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赢得客户口碑,形成行业总体格局。

(二)产品营销模式策略

同其他所有消费性产品一样,消费金融产品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营销,才能取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推广个性化的消费金融产品理念。消费金融产品相比较其他快速消费品,营销上的投入显然要弱势很多。借助于科技的发展,消费金融产品可以采用更精准的方式进行营销,结合消费场景,绑定具体大宗消费品

(三)产品服务理念策略

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供给方不断增多,产品必然越来越繁杂,消费者可选择的范围必将不断扩大,从而对消费金融产品的服务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不管是商业银行还是消费金融公司,都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以客户为主的服务理念,加强对产品设计、业务流程管理、售后服务等诸多环节的服务化意识控制,实现产品科技化与人性化的完美融合,从而帮助消费金融产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

参考文献:

[1]冯旭杰,新形势下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分析[J],商讯,2021(1)

[2]张钊宁、张帆,城鎮居民消费信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21(2)

[3]鄂春林,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趋势、挑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8(3)

[4]张德茂、蒋亮,金融科技在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中的赋能作用与路径[J],西南金融,2018(11)

[5]孙国峰,中国消费金融的现状、展望与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18(2)

[6]王逸飞,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困境与建议[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

作者简介:

于海燕(198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副教授,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专任教师,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与经管教学。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产品供需研究”(编号:2018SJA1924)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