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

2020-04-23曹慧罗婧莹王福东

新丝路(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医患沟通人文教育

曹慧 罗婧莹 王福东

摘 要:重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所有医学院校甚至社会的共识。皮肤病与性病对患者带来“5D”模式的影响,更加要求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保护患者的隐私,做好沟通,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将人文教育融于皮肤性病学的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文将以信息化教学设计为载体,构建人文教育与皮肤性病学相融合的模式,并分别从理论课、见习课及第二课堂方面加以探讨。

关键词:人文教育;皮肤性病学;医患沟通;信息化教学设计

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部分,医疗活动必然伴随着人文活动,好医生的标准不仅要具备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扎实而宽广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先进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理念[1]。良好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顺利完成医疗过程的保障,是避免医患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医学生在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在医学生培养中,强调医学人文教学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出合格且综合素质高的医疗人才已成为医学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皮肤性病学病种繁多、发病率较高,门诊量大。本文将对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皮肤性病学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进行探讨。

一、将人文教育融入皮肤性病教学中的必要性

皮肤病与性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可用“5D”模式描述[2],即Disfigurement(外观影响),Discomfort(不适),Depression(心理影响),Disablement(能力丧失),Death(死亡),其中心理影响越开越受到关注。有数据显示,在皮肤科,至少有1/3的患者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情绪和精神因素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这类患者中,部分因疾病导致心理问题,部分是心理问题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情。医生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医生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等,都需要有较好的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国本科生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素质情况,与其他医学院校相同,我校思政德育也依托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学时不少,学分不低,但发挥作用却有限[3],脱离了专业载体的道德说教无法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和情感体验[4],所以在皮肤性病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高的医患沟通能力,便于以后更好的适应医疗工作。

二、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培养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授课教师的人文修养,“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对于学生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讲解,要在医德上对学生有所指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各种现象,尤其保持正直的品格,让学生成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正直、善良和积极进取的人,老师用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将人文教育渗入临床教学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感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更能有效得培养人文素养。

教师的学识、经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最原始的方式就是模仿,所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胜于一味的说教。

教师对于专业的热爱,对科学的热情,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与积极创新的思想均有利于使学生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得到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对其人生影响很大的老师,帮助他们认识人生、热爱生活。

三、构建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5]。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时代的特点,激励学生利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探究、实践、思考、运用等高级思维活的教学规划与准备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设计”教学过程。

四、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1.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挖掘皮肤性病学课程中的人文内容,现代医学发展至今,总有里程碑式的节点,这些可能是某一个病原菌的发现,可能是某一个原理的提出,也可能是社会背景的推动。从社会历史、医学背景、科学精神、职业道德、爱国情怀、哲学原理、中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着手,挖掘人文教育,即增加了趣味性,启发了科学创新思维,同时用科学家的专研精神,医学前辈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将人文教育整合入皮肤性病专业课程,优化课程,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内容、学情、学习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教学环境及网络资源,将人文教育有机融入皮肤性病学教学过程,避免为了人文而人文。

2.见习课中融入人文教育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非常强的临床学科[3],需要在大量感性认识(皮损的视觉形态获取)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理性认识(皮损在脑海的形态复现和诊断思维形成)。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皮损位于皮肤表面,甚至位于隐私部位,所以在见习中,与患者的沟通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到人文关怀,在观察或者拍照之前,一定要向患者说明目的,征得患者的同意,在观察或拍照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提供良好的安全的环境,之后要感谢患者,注意文明礼貌用语,要尊重、感恩患者,要明白临床经验的积累建立在患者的病痛、金钱、时间及对医生的信任之上。“感人之所感”、“知人之所知”,前者靠个人的生活体验,后者靠个人的认知能力[6]。对于皮肤身心疾病,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因素,对于性病,不能歧视,带教前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合理合计教学环节,有目的的引导患者,以行为做示范胜于说教

3.第二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

第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人文教育贯穿课堂内外,通过小组学习,公开课、社团、义诊及主题活动等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职业素养。如我校社团“家”,志愿服务麻风病康复村,在活动中掌握麻风病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这一古老疾病的发展,受到文化、政治因素的影响,关注患者的心理;在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罕见病日等开展义诊、科普,邀请学生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加深专业知识的了解,同时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

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是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医务人员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7]。人文素养是临床医生在做出谨慎和正确决策中必备的基本素质,如同作为医学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一样[8],所以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硬技能和软技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设计需要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过程创新、活动创新、模式创新,是教学的核心保障,基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皮肤性病学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过程,保证目标的可实现性、时限性,保证内容的趣味性、拓展性和融合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可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创造富有人文情怀的学习环境,将人文教育渗透到皮肤性病学课堂内外,让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蒲丹、王韵、吴立玲等.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3):386-389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

[3]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4]赵学旻、阮俊斌.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医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71-272

[5]曹慧、王福东、李宗香.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临床医学本科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0(2):143-145

[6]李富涛、邹春莉、聂鑫.医学人文素质在医患沟通中的重要作用及策略[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8):1270-1723

[7]陈晓燕、刘晖、龙艺等.基础医学教育与人文知识渗透[J].基础医学教育,2013.34(12B):89-92

[8]严钰锋、王见之、张慧琴等.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3.34(12B):89-92

作者简介:

曹慧(1987--)女,內蒙古乌兰察布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医学教育、性传播疾病、激光美容。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医患沟通人文教育
医患沟通能力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培养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浅谈口腔医患沟通的人文素养
“微信”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研究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浅谈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现代交换网课程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究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