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四力”新春走基层有感

2020-04-22罗清华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四力

罗清华

摘要:“新春走基层”活动是各新闻媒体每年春15期间新闻报道推陈出新的常态动作,并成为新闻战线的响亮品牌,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力”要求的新形势下,本文结合韶关市广播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报道的实践,探索如何让“新春走基层”走出来的故事更好听、内容更好看、传播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新春走基层;四力;守正创新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每年春节期间都会在《全市新闻联播》栏目中推出“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一批年轻的骨干采编人员深入火热的基层,寻访各行各业一线人员新时代新作为,追寻百姓为幸福而奋斗的足迹。

一、守正创新,讲好故事

相比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新春走基层”算得上是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创新,到2020年,“新春走基层”已经走了十个年头,时间一长,难免落入俗套,无论是在选题,还是在采访、报道中就会出现固有思维,难以出新。在不断增强“四力”要求的情况下,韶关市广播电视台立足于守正创新,坚守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不变初心,履行好15字责任使命担当,创新新闻理念,努力拓宽“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选取范畴,在内容、体裁、业态等方面展现有情怀、有思想、有底蕴、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让老百姓爱看爱听,实现新闻报道在表达模式上向“小而精”转变,而且以正向引导为主的方式呈现当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韶关市广播电视台《全市新闻联播》栏目在“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采访对象包括医护人员、贫困户、企业工人、清洁工等,《急诊室里的坚守》《车站守夜人,守护回家路》《韶钢“智慧魔方”:打造不一样的钢铁》《棚改户的幸福生活新期待迎新年》等二十多篇表现一线人员奉献精神与责任担当的作品,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讓受众感受到新时代新变化而欣喜,为普通人的执着坚守而感动。如《急诊科里的坚守》中,医生薛冰深夜下班时,同为医生的丈夫突然来接她回家,记者摄像完整地跟拍了全过程,为全片内容增加了意外的温情,也通过这一情节,自然地展现了医护工作者较少被看到的一面,好的故事激发人们凝心聚力逐梦前行。

二、沉下身子,锤炼自我

目前新媒体时代又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也为记者获取新闻线索拓宽了渠道。“好记者永远在路上,好作品永远在前方,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永恒考题”。基层是培养锻炼人才队伍的大课堂、大熔炉。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肩负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脚下沾泥土,心中有人民”,沉下身子,进社区、访农家,入企业,以人民为中心,让百姓唱主角,记录下社会的进步与变迁。

这些年,韶关市广播电视台年轻记者主动下沉,在基层的大熔炉中创作出如《急诊科里的坚守》《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旅客服务是我们的荣幸》等有深度有思想而群众又喜闻乐见的作品。记者彭娟、李经海采写的《车站守护人,守护回家路》,用镜头忠实记录铁路线路维修工从晚上九点到第二天清晨的工作,在寒冬深夜随同道班工人一同巡查线路,体验这些鲜为人知的“守夜人”,如何披星戴月、冒雨迎风确保春运大动脉顺畅的工作状态,感受他们为了万家团圆幸福而奋斗的人生。记者在这样艰辛而又难忘的采访中,也给自己深深地上了一堂课,“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次深刻体验。广阔的基层,才是淬炼作风、磨炼本领、锻炼新闻人才的最佳平台。

三、融合发展,传播要新

新媒体时代,在做好“新春走基层”内容创新的同时,更要做新媒体融合,创新创造出更富时代性的融媒体产品。“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不要局限于常规新闻“记者现场+画面+解说词”的表达方式,而要用更丰富的表现传播方式,更加生动有力地呈现基层的新故事、新变化,同时可以有力地提高记者自身的全媒体素质。

如《志愿者:坚守岗位,为旅客服务是我们的荣幸》,记者李政璋自己单人单机,还带上无人机,制作出了VR作品,一经新媒体平台播放,好评如潮。春节期间记者还推出了微视频来记录百姓的心声,通过挖掘基层一线精彩的新春故事,打造了一批小切口、大主题的融媒体形式的“新春走基层”的系列报道,达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四、结语

精彩在基层,感动在基层,创新在基层。新春走基层是一条常走常新的路,也是一条锤炼、提升新闻工作者勇于创新的路。不断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才能生动讲述中国好故事,才能不负伟大奋进新时代。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四力
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新闻舆论“四力”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提升“四力” 守正创新做好典型宣传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守正创新
新时代国内广播剧发展路径
改革压茬推进广播事业守正创新、全面拓展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用创新激活主流媒体的内容“四力”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