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制造业是重振经济的重心

2020-04-22周德文

银行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制造业疫情企业

周德文

新型肺炎疫情的爆发,在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风险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首当其冲者就是广大中小企业。制造业中小企业作为其中的主力,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我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制造业就业第一大国,保持制造业稳定是当前稳就业的关键。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小企业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在疫情期间凸显

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我国目前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808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80%。共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33亿人,占全部企业数吸纳就业人数的79.40%。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70%以上的发明专利,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制造业中小企业作为其中的主力,更是撑起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半边天”,而这些企业,尤其是疫区的中小企业,正是疫情影响的“重灾区”。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都在困境中苦苦支撑。中国目前正处于“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期,外部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2019年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一季度的6.4%回落到四季度的6.0%,2019年债券违约数量与金额均创历史新高,而这场疫情让他们雪上加霜,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

近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了一份《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及对策建议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在参与调研问卷的6422家中小企业中,38.9%的中小企业反映影响严重,经营暂时处于停顿状态;29.43%的企业反映影响特别严重,将导致亏损;18.13%的企业反映经营勉强维持:说明86.46%的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不少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用工企业,本身就面临着经营困难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由于难以复工,订单无法完成,造成的损失将更加深远、影响更加巨大。一些民营制造企业进入了生死时速,现在网络上出现公司开始裁员、降薪、停薪、欠薪的现象。许多中小企业一旦撑不过此次疫情,“稳就业”将何从谈起?

防止“一刀切”,科学复工复产才能服务“六稳”大局

面对疫情,各地目前都采取了严防死守的态度,应当说,其中很多付出都是必要且可敬的,但有些地方疫情防控存在“一刀切、层层加码”的严重问题。一方面,当前一些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仍然沿用疫情初期的严格防疫方式,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另一方面,一些疫情较轻的城市,盲目照搬疫情严重地区的措施,不能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将疫情防控措施无限扩大化,经济发展基本停滞。

从目前全国各地的疫情来看,多数地方新增病例连续减少,相当一部分地区已经是多天零增加。因此,疫情较轻的地区,要把重点转向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尤其是防控措施过度、对企业复工复产采取过度严厉措施的地区,要调整防控策略,引导组织企业复工复产。

复工才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预期、稳投资。防疫是硬任務,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寻找防疫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这是城市应有的态度。

制造业强则国强,复工首先要复兴制造业

复工要把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是由制造业的地位与作用决定的,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制造业是工业经济的主体、国民经济的基础、服务经济的支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竞争力最为直观的体现。只有拥有强大的基础制造业,我国的服务业才有发展的根基。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是依靠居民收入来支撑的,如果制造业不强,建立强大消费市场则似无源之水。从某种意义上说,稳住制造业发展,就能稳住实体经济,稳住信心和预期。抓住了制造业与科技创新,就能保持关键领域的强大制造能力。因此,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真正根基所在,就是制造业。

制造业强则国强,制造业往往是一个国家实体经济是否强大的标志,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强大制造业做后盾,所有的经济繁华可能瞬间都会变成泡沫。

“稳就业”需要坚实的制造业作为支撑

“稳就业”在“六稳”之中居首位,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稳就业的本质就是稳经济,稳发展的核心就是要稳企业。

虽然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就业增长的新引擎,但服务业就业比重的上限取决于其贸易服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我国这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还较薄弱,服务业新增就业多集中在面向国内消费的生活性服务业。当制造业高度发达或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相当强大时,一个经济体才能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性服务需求,因此,“稳就业”需要坚实的制造业作为支撑。此外,制造业可以创造更多稳定、长久的就业岗位,对于增加居民收入、减少贫富差距,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有重要意义。

2018年以来,我国城镇地区调查失业率处在5.1%以下,城镇地区调查失业率水平既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7%,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5.5%的平均水平,其中制造业功不可没。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就业人员已超过1亿人。其中城镇制造业就业人员约8000万人,约占城镇就业的20%,是提供城镇就业岗位最多的行业。

我国不仅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也是制造业就业第一大国。在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应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积极推动中小制造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持制造业就业稳定,对于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政策扶持,企业积极寻找商机

疫情当前,连日来国家多个部委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各地政府出台了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措施,对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援助,重振了企业和员工挣脱疫情影响的信心。

疫情爆发后,一些实体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寻找创新性的运营模式以及办公模式,并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商机。可以预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不断壮大,疫情倒逼线上办公、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应用不断深入。目前全国数百个城市超千万家企业组织采用钉钉健康打卡和在线课堂等产品,满足远程办公、教育、医疗等需求。“线上买菜”变成了这个特殊春节假期的主流,购买需求大幅增长,场面异常火爆。庚子除夕至初三,京东到家全平台销售额同比2019年增长540%;除夕至初四,每日优鲜平台实收交易额较上一年同期增长321%;2020年大年三十,叮咚买菜的订单量比上一年同期增长超过300%。

疫情“宅经济”下,游戏需求率先火了,泛娱乐活动也兴起了,既包含影、视、音、游等狭义的娱乐活动,也包含阅读、学习等自我提升,还有各类健康管理项目。电商,线上教育,知识付费等线上项目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短视频,游戏、电影和新媒体等领域的消费需求增加和商业模式改变,都在带动本行业发展的同时助力了整体经济的回升。

制造业危机企业,该如何重振

疫情的爆发,可能成为压垮融资本身就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参与调研问卷的6422家中小企业中,近67.69%的企业营业收入减少,21.61%的企業无法及时偿还贷款等债务,经营资金压力加大,86.22%的企业账上资金无法支撑3个月以上,33.73%的企业资金支撑不到1个月,只有9.89%的企业反映可以支撑半年以上。

造成企业经营危机的原因很多,比如企业之前盲目扩张,负债过高;或者因为内部管理不善,效率低下,导致应收账款太多、库存商品积压、无法及时回款所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财务成本过高等,最终殊途同归,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了债务危机的泥潭。而此时,企业内部应对债务心力憔悴,外部复工延期心急如焚,难以进行专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外部资源整合,以致于企业运转举步维艰。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现金流是生命线。中小企业需审时度势地判断疫情对经济与产业的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变化、进出口状况等情况,对原有的生产经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企业需竭尽全力降成本,开源节流,保持一定现金流,组织员工达成共识,尽可能降低疫情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

对于中小制造企业而言,所有的经营活动均围绕着产品和订单运转,在有订单的前提下,借贷的运营资金使用效率最高,但企业每次借贷为总量借贷,如果并不需要采购原材料的时间段,资金总是闲置的,将资金闲置成本累积到全年,对中小企业可能是不小的数目,如果可以对资金进行精细化管理,财务成本将大大降低。

一些中小企业运营模式落后,如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节约人工成本。如为了提升企业采购工作,大部分企业管理者都会借助ERP中的采购管理模块来优化企业采购流程,减少采购浪费、增强盈利能力。此外,如何通过供应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提高库存的周转率,如果通过订单反向操作使得平均库存接近于零库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危机企业结构重组,需要抓住企业债务危机的本质,迅速地找出有效的应对策略。砍掉负累业务,实现债务剥离,激活主营业务造血功能,让企业逐步返回正常的运营轨道,这需要在留有操作空间的时间节点上制定出正确的债务危机应对预案,需要顶层战略设计。如果企业自己能力有限,可以调研有过重整经验的企业,也可以借助专业团队,通过第三方进行债务协商,借力打力,积极自救。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疫情也使诸多企业意识到,放眼全球、练好内功才是长久取胜之道,这其中就包括一家破产重整的制造业企业。该企业重整后由原有的5000多人精减至1500人,依靠设备和技术的更新,企业大幅提高工业自动化水平,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企业战“疫”的底气。由于产品过硬,他们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定的项目落地仍在洽谈中,并未受疫情太大影响。

(作者系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宏观经济月度资讯

2020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3月11日,央行发布2月金融统计数据。广义货币增长8.8%,狭义货币增长4.8%;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24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288亿美元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9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299亿美元 。

2020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3月11日,央行发布社会融资存量统计数据。初步统计,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7.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5.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

2020年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3月11日,央行发布社会融资增量统计数据。初步统计,2020年前两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717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21万亿元,同比少增1183亿元。

央行通报抗疫再贷款落地情况

3月15日,央行通报推出的一系列抗疫金融政策的最新落地情况。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人民银行先后推出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调整货币市场利率等方式,纾困疫情相关企业。

李克强破解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难症结

3月24日,李克强召开会议,针对中小微企业复工难的症结,需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各类贷款比重,新增贷款更多支持首次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鼓励大企业以预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支付现金。

李克强破解流通业复工慢症结

3月24日,李克强召开会议,针对线下流通业营业进度缓慢的问题,培育壮大消费新业态,发展线上零售、餐饮、问诊、教育等服务,畅通便利社区居民的消费网络。支持发展农村电商,促进农产品销售。

一视同仁支持各种所有制航空货运市场主体发展

3月24日,李克强在会议上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要加强国际协作,畅通国际快件等航空货运,对疫情期间国际货运航线给予政策支持。鼓励采取租赁、购买等方式增加货机。

外汇局:2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12.2万亿元

3月2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0年2月中国外汇市场交易概况数据。数据显示,2月,中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12.20万亿元;2019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9768亿元;2019年末中国对外净资产21240亿美元。

猜你喜欢

制造业疫情企业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