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研究

2020-04-21韩慧磊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业基地建筑业装配式

韩慧磊,庞 瑞,2

(1.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郑州450001;2.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1)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提升,从不足20%,到2018年已经达到59.58%,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伴随着让世界震惊的“中国速度”发展的中国经济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耗大等问题,已经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随处可见的雾霾就是其中之一[1]。这一系列环境问题时刻在提醒着我国建筑业急需从传统的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可持续型的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实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必然需要引入先进的建筑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方式,两者互相支撑,共同发展。如图1所示,相比较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的机械吊装,传统建筑业基本采用现浇形式,施工现场需要大量工人。传统现浇生产方式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久,而且工人的工作效率低;同时传统现浇粗放式作业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耗能大,对环境的污染严重。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已经不符合我国提倡的建筑业“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因此,建筑业向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传统现浇建筑业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建筑工人的平均年龄不断增大,新生劳动力紧缺,建筑工业化又提上日程。如图2所示,2013-2017年建筑业从业人员数量逐年减少,而工人工资持续上涨,建筑业的建筑成本中人工费一直在增加[2]。发达国家的建筑业已经使用了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装配式建筑形式,不仅降低了对工人的依赖性,而且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对环境的影响小,所以我国建筑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型也是大势所趋。

图1 现浇建筑和工业化建筑对比

图2 2005年-2017年我国建筑业城镇从业人员和职工平均工资走势图

为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为以后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制定了具体目标。其中,住建部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到2020年,培育5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全国要培育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是支撑、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和推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的基础。通过合理布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实现预制构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动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发展,实现建筑工业化的转型升级。如表1所示,2017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认定的195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逐步建立是装配式建筑市场完善的重要标志[3]。

表1 各省市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及示范城市统计表

1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影响因素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在选址时考虑的因素要全面,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有:潘若愚等人对影响产业基地布局的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环境条件及原有产业等因素,应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分析各个因素对产业布局影响的比重[4];陈颖龄从产业基础、社会政治、区域交通、经济环境、自然条件等方面构建了产业化基地评价体系,利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厦门市产业基地选址进行考核[5];刘晓君等人对影响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选址的因素:社会环境、经济环境、自然条件、成本条件、产业环境等进行分析,研究各个因素之间存在的关系[6]。

国家颁布的了一系列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并提出优先建设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一方面通过具体的实际工程展现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另一方面促进装配式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产业基地布局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自然、经济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在具体布局时,应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以使产业基地能够促进和带动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7-11]。通过对产业布局影响因素的分析,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家政策导向、区域交通、经济环境、自然条件、产业基础等。

2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依据

2.1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

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是对产业进行空间布局战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产业在空间布局的构思和蓝图提供指导。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要依据产业空间布局理论,规划合理的空间布局,使得产业基地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使用到的产业空间布局理论主要有:韦伯工业区位理论、廖什利润区位理论、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

2.1.1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如图3所示,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是:运输费用、劳动费用、凝聚力,其中运输费用对产业布局起决定作用。

图3 三维坐标韦伯区位三角形

2.1.2廖什利润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作为研究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对象,提出了以市场为中心的空间布局理论。如图4所示,廖什认为产业基地受到市场的影响,主要是产业布局的区位、产品的价格、市场范围,产业布局应该考虑利润最大处。

2.1.3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

如图5所示,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认为运输费用的高低主要由市场和产业基地之间的运输距离决定,但是运输距离增长到一定程度,运输费率开始会降低;不同的运输方式也会对运输费用产生影响。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是较为广泛的,产业布局首先考虑运输距离。其次要想发挥出运输距离增长,同时降低运输费率这一优势,就要考虑扩大产业规模,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图4 廖什区位因子

图5 胡佛的运输区位论

2.2 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

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是确定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规模和产能的基础,也是产业基地布局的依据。本文提出两种预测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的方法:装配式建筑面积发展趋势预测法、人均住宅面积预测法。

2.2.1装配式建筑面积发展趋势预测法

统计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规划地区近几年房屋新建建筑面积,通过对数据进行拟合,计算出平均增长率。结合国家政策、地方政策指导及房屋建设规划,在此基础上预测当地未来几年房屋新建面积的总量。综合考虑当地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国家、当地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规划,在预测建筑业新建建筑面积上合理预测未来几年装配式建筑的新建面积。

2.2.2人均住宅面积预测法

通过近几年当地的人口普查,确定当地人口的增长率,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二胎政策”、生活水平提高等,适当提高增长率,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几年当地人口的增长速率。综合考虑各地区人口的增长速率、政府城乡建设的规划、各地区的城镇化率,确定当地未来几年的城镇化人口增长数量。

统计近几年当地人均房屋建筑面积,结合增长速率确定未来5年内的人均住宅面积。在预测人均住宅面积时,要考虑各种因素,据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可知,人均住宅面积增长到一定程度先稳定,之后可能会有所下降。通过对未来人均住宅面积的确定,结合对未来城镇化人口的增长数量的预测和未来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占比,可以对未来新建建筑面积进行预测。

通过上述两种方法对未来新建建筑面积进行预测,结合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中的规定,确定未来几年装配式建筑的新建面积。在确定新建面积的基础上,可以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数量,产能及位置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3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原则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布局能够充分发挥产业基地的优势,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原则是前期重要的准备工作。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原则主要有:

(1)国家及省市政策导向原则

国家颁布相关政策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进行指导,2017年3月29日,住建部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基地管理办法》,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其中《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方法》中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产业基地要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同时优先享受住建部和地方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12]。

(2)各地区的需求原则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要考虑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市场需求,有需求才有建设的必要,市场是决定产业规模和方向的主要因素。各地区装配式建筑的建筑类型不同,需要建设的产业基地所生产的构件类型就不同,根据地区未来装配式建筑建设量进行合理规划产业基地产能,在满足当地装配式建筑市场预制构件需求的同时,保证预制构件的类型和产能适当,避免积压和浪费资源。整体上规划好目前市场上短时间和长时间内对预制构件的需求量,体现产业基地和装配式建设的科学规划,统筹布局。

(3)结合现有产业原则

产业基地的布局要充分利用地区现有产业优势,结合地区建筑业发展特点、发展规划,将产业基地的选址布置在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地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选址应有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共同参与,在遵守城市建设规划用地的基础上,优化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充分将产业基地的布局和现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周边要有发展前景好的市场,市场是产业基地生存的基础,也是促进产业基地发展的关键。

(4)服务半径适中原则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要有全局意识,各个产业基地的间距、服务半径要适当,在满足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是考虑产业基地布局选址的一个重要因。产业布局既要尽量靠近原材料产地,还需要考虑消费市场距离、以及当地装配式建筑建设聚集地点。选择合适的位置建造产业基地,降低原材料和预制构件的运输费用,同时降低运输过程中构件损坏的风险,减少装配式建筑整体的建设成本。产业基地的选址还应考虑到周边交通的便利性,方便原材料和预制构件的运输。

4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发展规模及布局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要有等级划分,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各个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不一,相应的需要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规模也要有大有小。产业基地的产能既要能充分发挥产业基地优势,又不能造成资源浪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首先要有一些能够服务全省区域的综合性产业基地,此类产业基地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能够服务于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中的全部生产流程,服务范围涵盖目前市场上用到的各类装配式建筑模式;其次要有较多的区域性产业基地,此类产业基地是促进各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基础,主要满足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其产能和当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速度及建设规模相匹配,布局在发展快,需求量较大的区域,集中力量服务于当地装配式建筑建设;最后要有一定自给性产业基地,能够满足周边自身装配式建设的需求,以及一些位置比较特殊,无法从其他产业基地获得服务或者距离偏远的区域。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级划分和当地的建设条件及发展潜力有关,结合当地装配式建筑未来新建面积和产业布局理论,对产业基地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及布局。在满足装配式建设需求的同时,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的生产效率和产业基地的利用率。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建设要有先后主次之分,优先建设一批满足发展较快、重点建设装配式建筑城市的产业基地,之后慢慢带动其他地区规划的产业基地的建设。

5 结论

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建设及布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产业基地的布局关系重大,合理的产业基地布局可以有效的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成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动力。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的影响因素、布局依据、布局原则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1)装配式产业基地布局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环境、资源、生产力、交通条件、产业环境等。同时产业基地的布局还要遵循政策导向、地区需求、结合现有产业、产能和服务半径适中的原则。

(2)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布局的主要依据是当地未来装配式建筑新建面积,本文给出新建建筑面积发展趋势预测法和人均住宅面积预测法进行预测。

(3)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产能、生产构件种类、服务半径等要有等级划分,不同等级的产业基地布局和要服务地区的装配式建筑建设规模相适应。

猜你喜欢

产业基地建筑业装配式
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世界先进石化产业基地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浅析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