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闻采写中记者逻辑思维的构建

2020-04-20柳琴红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构建策略

柳琴红

摘要:本文就新闻采写中记者逻辑思维的构建策略作出了简要探析,以求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采写;记者能力;逻辑思维;构建策略

一、新闻采写中记者逻辑思维的问题

(一)新闻敏感性缺乏

在最近几年,我国电视新闻行业一直在号召新闻记者逐渐步入到基层,用以和群众进行心灵上的交互沟通,报道出更具民生性、真实性的电视新闻,在充分了解群众需求的情况下,将工作中心逐渐从领导身上转化到人民群众身上。但是,部分新闻记者在前往基层后,由于自身的新闻敏感性缺乏,因而无法切实有效地把握住人民群众所关注的各种热点问题,这使得许多新闻记者并不觉得拥有高价值的新闻可以进行采访报道,这将会严重威胁到电视台新闻节目质量的提升。

(二)采写逻辑思维丢失

就目前来看,常常有新闻记者为切实有效地提升新闻报道的收视率以及受众关注度,会对新闻内容做刻意夸大化处理,通过人们所存在的好奇心来制造各种各样的噱头,最终导致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严重丢失,久而久之甚至会威胁到电视媒体在公众中的公信力。部分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自身采写逻辑思维明显丢失,甚至直接将采访到的新闻编辑成虚假新闻播出,严重干扰人们的判断能力,同时也导致电视新闻的受重视程度日渐降低。与此同时,还有部分新闻记者直接坐在办公室,在网络中寻找各种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并不会深究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合理性,随意使用素材自然会导致新闻质量严重降低。

(三)结论和报道差异过大

新闻记者在采写的过程中自身逻辑思维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所采编出的新闻的结论以及报道流程的差异过大,因而导致观众在观看完新闻后仍旧难以形成对事件脉络的清晰了解。新闻采写的思维方式和其他思维方式并无过多差异,新闻采写要求的是对事件发生后的民生情况的充分关注,而后通过记者自身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处理,以此来更为有效地收获受众群体的关注,保证受众能够阅读到具备充足真实性的新闻。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部分电视新闻记者在开展采写工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事件的结论和报道过程相差过于明显的问题。

存在此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记者撰写报道的过程中,并不具备科学严谨的认知能力,最终导致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理性难以获得充分呈现,更加难以受到民众的广泛推敲。

总之,记者在开展采写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贴合实际情况,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思考而后获取相应的结论,避免报道结论和报道流程存在差异的问题出现。

二、新闻采写中记者逻辑思维的提升策略

新闻记者在实际采写新闻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持有足够清晰良好的逻辑思维,同时具备足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积极地融入到基层中,走入到群众中,并且记者还需要充分挖掘出自身特色,形成自身逻辑思维和采写特色的融合处理,以此来制作出更为鲜明生动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积极地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这样才能在后续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及时地寻找到各种充满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将其报道给受众群体,充分引导舆论走向。

(一)新闻采写工作需要坚持融入到基层

为保证形成更为完整的逻辑思维,新闻记者有必要充分融入到基层,以此来收获受众群体的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展开。从某种角度来讲,人民群众是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核心受众,同样也是受到政府和社会支持的主要对象,因而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遵从基层路线,充分融入到群众中,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更具百姓心声的新闻,保证新闻节目能够为人民服务,提供相应的帮助。

首先,新闻记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模式,形成崭新的工作思维,将工作重点更多地贯彻落实在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时事报道中,提升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和合理性高度;

其次,新闻记者需要真正地融合在群众的生活中,只有和群众形成充足的连接才能够真正地理解群众内心的需求。与此同时,新闻记者还需要保持有实事求是的新闻态度,保证所采写的新闻稿件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将新闻采访编辑成果通过更为直白客观的语言播放,不能出现夸大造谣的问题,用以更为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从根本上杜绝各种虚假新闻的出现。

伴随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地电视台的竞争正在日渐激烈,加之于新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成熟的局面,人们对电视媒体的关注力度正在逐渐降低,所以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有必要充分挖掘自身新闻特色,只有具备充足真实性以及独特性的新闻播报风格才能够收获受众群体的关注,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竞争力。因而新闻记者在实际采写过程中,需要积极地发散自己的思维,从多角度、多层面着手,寻找新闻背后所隐藏的价值,保持有独特新颖的新闻观点,改变传统的新闻采写模式和报道手段,更为有效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就目前来看,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因为自身职业素养的问题而无法胜任电视新闻采写工作,诸如记者并不具备充足的社会责任感,在开展实际新闻采写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一己私欲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进而影响到电视台的声誉。因而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采写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树立足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明确如何从不同的层次或者角度审视新闻事件,用以保证自己所采写出的新闻有理有据,提升新闻节目的真实性以及合理性。

首先,新闻记者在采写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形成对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理解与掌控,而后作出更为深层次的调查分析,将新闻的真实面貌全部呈现给观众。

其次,电视台在培训教育新闻记者的过程中,需要强化对社会责任感相关知识内容的融合教育,助力新闻记者形成更为良好的社会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严格避免出现任何违背职业素养的问题的出现。

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日常采写过程中需要时时刻刻保持中立的态度,懂得如何对新闻事件做多角度的分析处理,既保证客观真实,还需要充分吸引人们的关注,从而提升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三)稿件表现需要拥有逻辑性

新闻记者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不仅体现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上,更体现在其自身的职业能力上,而对新闻稿件的表现便是此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记者需要完成对稿件表现形式的精确安排,以此来收获受众群体的关注。记者在进行节目编排的过程中,如果新闻稿件中包含有大量新闻事实,则需要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来进行报道处理或者是结合编辑的意图来对新闻做排序处理,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新闻节目划分为多个小节,在后续播放新闻的过程中分层次递进,而并非将所有新闻文字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播放,这将会导致受众群体产生对新闻内容理解的困境。

与此同时,新闻记者在进行采写的过程中,还需要记录下相应的照片或者视频,将采写文字稿和视频稿相互结合,实现声画结合的重要目标,这不仅能够切实有效地满足受众群体的新闻阅览需求,而且还能实现对新闻事件的精确表达。如果新闻节目时长安排相对短暂,新闻采写人员则需要对文字作出精炼处理,寻找出其中的线索,这样才能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时事,而并非云里雾里。

三、结语

总之,新闻采写人员逻辑思维的高度将会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长效,因而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就显得极为重要,是现阶段相关单位需要重点完成的任务。现阶段,电视新闻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暴露出的逻辑思维问题,相关人员有必要从多方面着手加以改进优化,新闻记者需要树立足够正确完整的价值观念,以此来提升自身职业素养高度,提升自身采写新闻稿件的逻辑性和完整性,電视台也需要做好针对记者群体的培训教育,用以提升新闻记者团队的整体新闻采编能力,从而切实地提升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受关注力度,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走向。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构建策略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浅析例题法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析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