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向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综述

2020-04-20张青青

价值工程 2020年9期
关键词:创业意向大学生创新创业

张青青

摘要:在国家与高校的推动下,创业教育蓬勃发展,旨在塑造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创业意向并不强烈,相比较于高风险的创业,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寻求一份类似于公务员类的长期稳定的工作。文章基于对创业意向领域文献的梳理,在明晰其内涵的基础上,探析个体创业意向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以及通过何种模型施加影响。通过对上述三方面内容的整理,回顾相关领域的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便利。

Abstrac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state and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vigorously, aiming at shaping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and enhancing their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However, in reality, college students do not have a stro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Compared with high-risk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graduates are more willing to seek a long-term stable job similar to that of civil servant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its connotation, explor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dividu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nd what kinds of models exert influences.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fields, in order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文化因素;创业意向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4311(2020)09-0270-03

0  引言

“创新”愈发变为促进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本,在引领创新中是无可取代的重要角色。政府和高校在各个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支持,期盼大学生积极地投身创业实践中。然而,现实效果并不显著,相比较于冒着失败的高风险在创业路上殊死拼搏,大多数毕业生更倾向于在一个经济环境优良的城市,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此外,这不仅仅是他们对待创业的意愿,更是大多数父母对子女就业意向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当这代毕业生为人父母时,他们大多也不愿意其子女选择一个高风险的就业方向,这便是社会文化环境对国人观念潜移默化并且根深蒂固的影响。况且,文化时时刻刻都在传承着,文化基因也早已镌刻在骨髓。可见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多数实证研究证明,个体是否实施创业行为要看其是否具有创业意向,而创业意向又受到创业环境的熏陶和培养,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国外有学者专门从社会学角度对比了创业行为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差异。Suzuki等人(2002)基于美国硅谷与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商业环境的不同,对比分析了社会文化因素差异所带来的创业活动的差异。实证也显示,社会文化环境对于个体的创业意向或能力均有影响。因此,这也是文中探究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1  创业意向

研究者们为了深入分析以及加强理论模型构建,引入了创业意向这一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哲学的意向问题,后经发展,在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不断拓宽。文献回顾可知,对影响因素以及理论模型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二个主题,创业意向研究也是如此。一是通过理论模型寻找有效探索的方式方法,二是不断拓展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体系。

1.1 创业意向的内涵  对于创业意向的内涵,研究已然成熟,学者们的观点虽因应用情景不同而略有差异,但是基本构念还是一致的。作为一个被解释变量,明确研究对象的内涵是做好一项研究的基本。

1.2 创业意向的理论模型  通过理论模型的构建,学者们能更加清晰地探索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更加系统地分析研究现象。现有的创业意向模型大多遵循着前人开拓,后来者不断地发展完善的规律。

1.2.1 计划行为理论  新的解释变量——感知行为控制加入计划行为理论(TPB)之中后,起源于理性行为理论(TRA)的TPB获得了更加普遍的认同,不断完善发展到现在,成为众多创业意向模型之中研究应用最为普遍的模型之一。作为计划行为理论的三个前因变量:对行为的态度、行为控制感知和主观规范,是解释个体对行为可行程度感知以及个体行为倾向的。对行为的态度是指个体对行为所表示出的积极与消极的态度评价;规范来自于群体意识,个体从事某项创业行为将会感知到的社会压力是谓主观规范;个体通过先前经验和预期阻碍的分析判断所感知到某项行为的难度大小,此表示为行为控制感知。三种前因变量越积极,个体所形成的创业意向就越强,即预示着个体为了执行行动而愿意付出努力的程度越高。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的3个解释变量能够有效地预测和解释个体的创业意向,这是众多学者实证检验过的。在创新创业研究领域,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大部分学者们的肯定和支持。Lián和Chen(2009)发现计划行为理论在跨文化的研究设计中同样能够适用;同时还发现主观规范对于意向的影响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

1.2.2 三元交互决定论  个体的行为受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之中所表现出的行为也各式各样。作为社会认知理论核心内容的三元交互决定论则立意于此,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行为作为理论的三个关键构念,为创业领域探讨有怎样的影响机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撑。能够引起个体对行动的认知、行为感知或其他的个体内部特征是谓个体因素,包括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态度、对事物的判断和预期、想法、目标、意向和情感等内容,也涵盖了个体的生理特征,比如性别、种族、气质和基因遗传等;外在环境因素通过影响个体的心理认知,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个体行为,例如个体的行动、社会活动和语言等(Bandura,1986)。个体、行为和环境3个要素之间息息相关,彼此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随着不同个体、不同環境和不同时间段发生相应的变化,3个要素之间也会依次实现交互影响。

1.2.3 创业事件模型  由Shapero和Sokol在1982年提出的创业事件模型(SEE)是认可度与应用度不相上下的另一个创业意向模型。模型显示,创业意向的三个解释变量是可行性感知、希求性感知以及行为倾向。希求性顾名思义是个体所感知到的某项具体行为的吸引力与期盼值;个体通过自我认知与判断所感知到的实施某项具体行为的自信程度,是谓可行性感知;行动倾向是意识方面的表现,与具有内控性和乐观性等人格倾向密切相处的个体更具有创业行动的倾向。Krueger(2000)指出“通过希求感和可行性认知,个体判断哪些行为需要仔细考虑并随后采取行动;希求感主要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社会系统,例如家庭、同龄人、教育和专业背景等,通过对个人价值体系的熏陶,影响创业行为的发生;可行性主要与潜在合作伙伴和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二者都是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产物”;个体的希求性和可行性感知越强,个体的创业意向越强烈。但外源性变量如社会文化环境、家庭环境等不能直接影响创业意向,需要由希求性和可行性感知作中介,才能有效地预测创业意向;作为稳定的人格特征的行动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是不唯一的,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2  社会文化因素

2.1 人格特质因素  人格特质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难以测量。在多种情景中,个体所选择的一致性的行为倾向方式是谓人格特质。学术交叉研究的趋势使得人格特质由心理学领域拓展到管理学领域。将大量的人格变量整合起来的人格五因素模型,加上人格特质论指标体系,使寻找一致关系变得更加高效(Zhao和Seibert,2006)。在创业意向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都证明了人格的作用(Hmieleski和Corbett,2006)。基于元分析的结果显示,如性格、念头和特质等个体因素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对成功创建企业仍具有显著的影响(Rauch和 Frese,2007)。此外,创业意向的形成过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存在差异的。孙杨(2015)依据大五人格,对比分析了中美二国大学生在外向性、严谨性、神经质等特质上对预测创业意向的差异性。人格特质是个体内在的、稳定的、难以测量的部分,是冰山淹没于海平面以下的那部分。个体特质所表现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罢了。

2.2 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值得的”的深层次的心理建构,是一种群体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是需要经历各个时期的不断积淀、逐步演进的。价值观是一个具有潜在价值的视角,越来越多的学者会关注到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Gray和Elylon,1998)。Lián和Moriano(2010)发现个人价值观对个体的创业意向具有正向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同样举足轻重,个体思维模式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个体的行为活动,对自己看重的、期盼的目标要追求,对自己轻视、厌恶的目标要远离。不同的文明时期、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形成的价值观是具有差异的。Schwartz(2006)认为“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优先地位的价值观会引导个体的行为方式;信奉个体主义、冒险、个人成就和权力导向等价值观的人对现实环境中与创业有关的信息会自觉收集加工,反应也更加敏感”;赵向阳和李海等(2014)基于我国文化价值观研究显示,类似于公务员、国企单位这种稳定性高、风险性低的具有保障的制度规则下的工作,对于那些信奉集体主义、安全、规避不确定性等价值观的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2.3 家庭环境  父母的职业选择对于子女创业意向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父母作为人类最原始的角色模型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父母角色模型对个体成为创业者的感知具有重要熏陶作用(Bandura,1977)。众多研究表明,若父母从事自我雇佣职业,其子女的创业意向水平会更高。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关系网络是很多创业者成功的重要因素。Zampetakis(2005)指出自我创造性以及鼓励创新的家庭氛围都能增强个体的创新创业倾向。苏益南(2009)指出亲朋好友的立场、社会公众的态度是创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结构维度。Laspita和Bruegest等(2012)指出父亲或者祖父的创业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创业意向。任晓敏(2017)在对数据的因子分析中发现,个体在创业之前会把父母及朋友的意见摆在突出位置,进行深思熟虑而非一意孤行。

2.4 创业教育  通过现在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可知,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获得实证支持了。需要强调的是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其在教育过程中并非盲目地鼓励创业,而是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业知识储备、自我认知,以便他们可能考虑进行自主创业。如张玉利(2007)所言,创业禀赋决定论不可取。荣燕(2010)表明我国创业企业不足与中小学阶段创新教育方面的欠缺有很大关系。杜晶晶和王晶晶(2015)研究显示创业志向鼓舞、创新意识唤醒对创业意向的提升最为明显,创业教育应从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培养出发。宁德鹏(2017)深度挖掘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直接影响机理以及各种变量作用的间接影响机理。但也有诸多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示质疑,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张秀娥和张坤(2016)认为研究方法的不同、更深层次的关键变量以及调节变量的考虑均可能会导致结论的差异。

通过梳理诸多研究可以发现,学者大多将社会文化环境作为环境变量中的一个总指标去研究,或者将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某个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或是中介变量去研究,很少有学者专门将其作为核心影响因素去探讨其与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因此,依据文化软环境的差异性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是有意义的。

3  社会文化因素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研究显示文化与创新创业水平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创业意向水平受外在环境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而外在环境和个人因素又因文化的差异而不同;但在文化与创业关系的研究中,实证研究较少,以考察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文化各维度与创新创业之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为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所形成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人格倾向性等必然有所不同。Stephen和Anisya(1999)基于九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研究创业导向的文化差异性,结果显示在低不确定的文化和个体主义文化中更容易出現创业导向的个体。Davidsson和Wiklund(1997)指出在鼓励自主、成就需求的文化中,新公司成立率更高。张玉利(2007)表示当处于有利的文化环境中时,个体所愿意承担的创业机会成本更高。朱涵(2013)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出社会文化指标对区域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孙杨(2015)在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下,基于大五人格,对比分析了中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以及人格倾向性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不同。王春超和严蓉娟(2018)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探讨了,个人创业概率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是存在异质性的,积极的创业文化环境对机会型创业概率有显著正向关系,但对生存型创业概率并未显著提高。此外,文化与个体特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创新与冒险精神以个体为依附,属于天生属性但又离不开社会文化的熏陶(张玉利,2006)。冒险精神、成就需求、自主性等也是学者普遍应用的人格特质指标,其与创业行为的关系也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实证检验。创业意向的水平受人格特质、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而人格特质又受文化环境因素的熏陶。Timothy(2008)基于两种文化背景下,通过特质的文化心理视角,发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大学生创业特质存在差异。

在国内外对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相关性研究方面,学者们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的切入角度以及总维度划分,确立了不同视角下的影响因素指标,且对其有效性做了检验。但关于二者关系的直接性研究,国外多基于霍夫斯泰德五维度理论进行跨文化实证研究,而国内仅仅是在环境影响因素研究中多有涉及,专门研究二者关系的文献并不多。理论研究多注重于成效性因素,忽视潜在性因素。可见,国内在对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存在被忽视的现象。

4  结论与未来的展望

当下,我国正大力塑造能够促进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创新创业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正持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一步探明社会文化因素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对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实践效果很有价值。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做出如下总结:

第一,探索有效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由于创业和社会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因而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塑造也需要注重实践性与独特性。探索科学合理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体系,有利于纵向、横向的对比分析,明白自身已有特色以及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通过纵向的时间对比,可以对自身社会文化环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横向比对分析,可以明确与创新创业成功率较高地区的差异性,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各方面的创新创业支持与培养。第二,对其他变量的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进行探究。社会文化环境是为潜在创新创业者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大环境,是坚实的文化基础。其难以测量的特性使得现有研究更倾向于政治经济领域,而忽略社会文化环境,这可能会潜在性地挫败学生的创业意向。社会文化是如何影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又是如何影响创业意向,二者又是通过怎样的中介变量进行探讨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第三,拓展研究对象的范围。高校大学生群体一直是受青睐的研究对象,但毕竟社会群体不止于此。基于跨文化的研究也可以拓展到我国各个地区,毕竟文化多样性是我国的重要文化特征。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同一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或同一地区的不同社会文化影响因素,对创业意向的作用是有差别的。第四,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社会文化总指标进行研究,则加强更加细致的微观研究是有必要的。指标越是科学细致,越有利于社会文化影响因素的针对性研究,如异质性。此外,扎根于个体的创业意向的实际变化也是一项极为有效的方式,在创业意向转化为创业行为的过程中,如何有效衡量社会文化环境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将有持续前行的动力。

参考文献:

[1]Thompson J L.The facets of the entrepreneur:identifying entrepreneurial potential[J].Management Decision,2006,42(2):243-258.

[2]Krueger N F,Reilly M D,Carsrud A L.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15(5):411-432.

[3]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 Prentice-Hall,1986:169-171.

[4]Schwartz S H. Basic human values:theory、mcasurcmcnt and applications[J]. Revue fruouise de sociolo-gze,2006,12(2):19-288.

[5]Davidsson P.Metho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he psychological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R].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2007.

[6]Kan-ichiro Suzuki et al.Entrepreneurship in Japan and Silicon Valley:acomparative study[J]. Technovation,22,595-606,

2002.

[7]孙杨.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人格与创业意向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5.

[8]杜晶晶,王晶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5):113-119.

[9]宁德鹏.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7.

[10]张秀娥,张坤.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38(04):104-113.

[11]王春超,尹蓉娟.创业文化环境与创业行为——以“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为例[J].经济科学,2019(01):2.

猜你喜欢

创业意向大学生创新创业
模式化可持续的创新创业联动机制设计
创业意向—创业行为缺口缩减影响因素
高校教师赴东航机务产学研践习之思考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