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网的电网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探讨

2020-04-20刘峻郑晶晶

商业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

刘峻 郑晶晶

[摘 要]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正在深度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升,在这一趋势下,综合能源服务成为能源领域变革的重要方向。现有能源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无法满足综合能源服务的开展,基于价值网理论,构建了以电网为组织者、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网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并提出相关实施路径。

[关键词] 价值网;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 F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2-0121-03

2018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指出,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这一讲话标志着我国能源革命进入了新阶段,在新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是趋势,互联网化共享化是必然,分散化低碳化是路径。数字化为能源革命赋能,数字化将成为任何企业生存之道中最基础的工具和能力。电网公司在内的各类能源企业在这一趋势下,纷纷向服务转型,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但目前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尚不清晰。本文将价值网思想引入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构建中,尝试构建符合能源互联网趋势下的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

一、概念阐释

(一)价值网理论

价值网是在网络结构基础上建立的,它是一种网络组织的特殊模式。[1]价值网是一种开放、共享客户价值的网络组织,整合互补资源,以客户价值为核心价值,基于客户价值提升所有参与者的利润率。整个网络以创造和满足最大化的客户价值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搭建价值网络。[2]

参与者和一系列价值活动构成了价值网,在价值网中需要一个组织者,了解客户价值需求,引导价值网中具有资源互补的参与者满足客户需求,使价值网中的客户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价值网效率最优。将价值网中客户需求、资源、行动更灵敏地分享和传递是价值网的主要目标。

(二)综合能源服务

综合能源是构建开放、多元、互补、高效的能源供给与服务平台,建立集中与分布式协同,多种能源融合,供需双向友好互动,快速响应的能源服务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不单销售能源商品,还销售能源服务,当然这种服务主要是附着于能源商品之上的。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就是由单一售电模式转为电、气、冷、热等的多元化能源供应和多样化增值服务模式。[3]

二、综合能源服务发展趋势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面临多客户类别、多专业领域、多供应链、多基础能力带来的需求、技术、生态、管理差异性大、复杂性高的挑战。一是多客户类别,例如有高耗能工业、新兴产业、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不同细分类别客户,而不同客户的需求差异性大;二是多专业技术领域,例如电力、燃气、供热、分布式能源、节能、需求响应、车联网、环保等专业,而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差异性大;三是多供应链,供电、供热、供气、光伏装备、生物质装备、风电装备、热泵等,而且不同供应链的商业生态差异性大;四是多基础能力,例如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科研、营销、融资、投资、法律等,不同基础能力的管理制度差异性大。

电网公司是上游电能生产企业的传输和售卖方(见图1),这种商业模式的结构简单,易于管理,但处于产品推动式的生产状态,即以产品推动市场。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新能源消纳的需求和消费终端对于电、气、热、冷等多能互补为特征和能源相关服务需求多样化,需求反应速度要求更加快速和高效,整体综合能源服务需求特征体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

同时,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重塑了电力市场竞争格局,用户逐渐成为整个产业链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用户需求成为推动产业链中价值创造的主要动力,这使得市场中竞争格局多元化,对电网的市场地位造成了威胁。这一变化,需要一个更加适应快速、灵活相应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的新的商业模式。同时,这种需求的满足不是一个企业主体可以实现的,需要构建新的生态体系,在原有市场主体基础上,引入适应新要求,满足新需求的市场主体参与进来,构建一个新的互补推动的商业模式,构建共享生态圈。

传统的产品驱动的商业模式不再适应“能源革命”要求下的新趋势,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目标,更准确、快速地感知顾客需求,以顾客价值驱动产业链企业,通过顾客价值设计产业链中的价值活动,最大化、最高效满足顾客需求,并将顾客价值传递到价值链中,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多赢。价值网的思想符合新环境下能源产业的变革需求,因此,本文将基于价值网,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的商业模式。

三、基于价值网的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设计

电网公司作为组织者,以目标市场中所感知到的客户需求为依据,吸引内、外资源,以其优势的网络资源为基础,构建网络业务服务平台,并以此为交易媒介,连接各类价值网中的主体,形成为源端、工业用户、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微网用户、电网公司、售电公司等参与主体共同创造价值。电网公司在价值网中的主要角色是整个网络的组织者,用户需求的感知者,通过其强大的感知能力和数据能力,设定价值网目标,吸引其他参与者,实现基于价值网的生态共创,价值最大化。

价值网是针对不同群体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的开放接口的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仅是电网公司进行客户需求的感知和价值目标的设定,参与到价值网中的每个主题都有发现顾客需求、传递和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

电网公司充分利用自己的电力输送网、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支撑资源,整合源端、微网用户、售电公司等主体的资源和能力,搭建共享开放的业务平台。源端多种能源供给企业、微网用户、售电公司等主体在這一平台上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实现整个价值网的价值。基于电网价值网商业模式结构模型图2。

“以用户为中心”是这一商业模式的核心。在这一商业模式下,电网公司依靠其网络优势、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构建综合能源服务的整合平台。电网公司、源端企业、微网用户、用能客户、售电公司等其他参与者都参与到价值网中。综合服务平台将感知到的客户需求传递到价值网中,价值网中的企业进一步对细分市场的顾客需求精确化,针对顾客需求,通过平台整合资源,最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价值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未来的综合能源服务必然是以能源互联网相连接的网状结构,基于实体网络构建的价值网商业模式可以体现出以下优势:

1.价值网就根本来说,是一个融合了各个市场主体互补资源的价值体系。在这个网络体系中,参与主体传递价值需求,并以优势互补的资源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在同一个目标下共同创造价值。

2.价值网适合快速和灵活的价值需求。未来的综合能源服务是诸多市场主体参与的巨大市场,由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各种跨界企业将会参与到這个市场中来。这就需要在综合能源服务中能够更加快速地感知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价值网的资源互补和网络属性,正好满足这种趋势和需求,电网公司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生态体系将有利于快速把握变动的客户需求,感知和预测市场变化,适应更加多样化、快速变动的市场。

3.价值网的构建和优势的发挥是需要以优势网络为基础的。以一个软硬件都能有效发挥作用的网络吸引有竞争优势和资源互补的企业参与进来,强化构建的价值网的竞争优势,基于电网公司目前的网络优势、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尽快构建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高效价值网,巩固竞争优势,才能最大化发挥价值网功能,提升价值网中企业的价值。

价值网需要组织者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以上能力有效选择价值网中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价值网是一个动态调整的网络,价值网中的关键节点企业是构建长期稳定关系网络的关键,以资源共享、互补组织起来的,能够长期高效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合作网络才能够最大化实现客户价值、企业价值和网络价值。

四、价值网综合能源服务商业模式实施路径

构建以上商业模式后,通过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在这一模式下电网公司转型“三型两网”企业,构建多能互补的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主要基于其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针对商业模式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一)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构建基于价值网的电网商业模式,首先最重要的是重视客户需求,以客户价值为中心。在能源领域最直接的供给侧改革需求就是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统筹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要转变原来的技术思维,从能做什么转向客户需要什么,深入调查研究,深度理解客户需求,通过价值网的组织、资源整合,满足客户对于综合能源的价值需求。

(二)关注组织变革,助推战略转型

不同的战略,需要不同的组织架构进行保障。电网公司基于能源互联网的价值网创新商业模式转型,也需要进行深度组织变革,配合战略转型。电网公司实现战略转型,要实现两大变化,一是内部管理降本增效,在精益化管理目标下,提升普遍服务的效率;二是构建对外业务的产业生态,形成泛在物联+平台化商业模式+开放合作体系的商业模式。这一切都离不开组织革命,既然是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业务、新战略,不可能沿用原有高增长时代的组织模型,原来的发展是资产驱动,现在的发展是服务和数据驱动,企业的驱动因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电网面临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去中间化、去边界化的外部竞争,所以除了放管服以外,如何更大程度的激活组织动力,构建面向新业务的组织模式和组织能力。这样的变化必然要求推动的组织结构向更为灵活、高效、扁平化的结构转变,以适应能源互联网时代快速需求响应和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三)构建能源互联网,打造能源服务开放共享平台

能源互联网是未来电网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关键优势,基于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构建,实现能源互联网,将强化电网在价值网中的中心作用和组织者的定位,保持电网的竞争力。在能源互联网构建和基于能源互联网之上的共享开放平台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多方企业共同参与,这不是一家企业可以独立完成的。电网公司应该开放创新,向传统行业以外寻求生态合作伙伴,从而使产品和服务交易更加便利,使技术装备更加智能化。[4]构建一个开放、智能、易于接入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与其他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共生生态圈。

(四)重视技术研发,构筑企业护城河

未来企业的发展在向数据型、服务型企业转型,不仅仅需要依靠已经形成的网络优势、用户优势,还需要有足够的技术能力保证企业竞争优势,稳固其在构建的价值网中的中枢作用和地位。在未来的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中,将是诸多类型企业共同竞争的市场,在提供基础网络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基于需求,有足够的资源组合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这些技术不仅仅是狭义的电力技术,还包括数据分析技术、网络运营技术等等,这都需要企业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技术的研发显然也不应局限于关起门来自己全部完成,应当通过产业联盟,技术交叉授权等形式尽量扩展企业技术边界,构建牢固的“护城河”。

(五)整合资源优势,开拓终端数字化服务

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进,网络对于终端顾客的感知能力加强,这就需要在建立起服务平台基础上,开拓终端数字化服务,强化企业服务能力。这一终端数字化服务不局限于企业、个人,也包括微网用户在内,将服务形式全部数字化。个人可以通过移动或者非移动的数字终端了解家庭用能状况,以及基于用能习惯和周边供能状况的用能优化建议,可以直接从周边微网购入电力等等。企业用户可以根据数字终端了解企业用能状况,基于用能状况,服务终端可以提出用能优化建议,配套优化投资预算,甚至可以测算用能优化投资损益,基于方案给出投资建议以及配套的融资建议等等。

(六)加强感知能力,挖掘用户数据,加大数据行业应用

数据是未来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电网构建的价值网的重要资产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构建和应用,电网未来将不仅仅是一个电力传输通道,更重要的是将会成为一个数据的网络。电网公司巨大的客户服务基数积累的用户数据具有大数据优势,适合发展数据类业务。电网公司拥有丰富的用户数据资源、强大的数据营运经验,结合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数据资源的再开发利用,形成新的价值实现途径,这就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大数据变现。电网公司的大数据商业模式,需要从内部整合用户数据资源,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资源的开发,与价值网中的企业合作,对行业用户提供格式化或量身定制的大数据分析服务。

通过建立企业级大数据开放共享机制,建设企业级大数据应用平台。进一步实现数据资源开放共享的标准化,扩大大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程度,从而提升数据在整个价值网中的价值。强化大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将大数据资源作为公司的重要资产,通过建立大数据资源的资产目录,开展面向行业应用的大数据资源及大数据资源衍生产品的交易。

五、小结

本文基于价值网理论和综合能源服务,分析了目前电能生产和利用的商业模式现状,分析发现现有的单向价值链的模式不能够满足发展中的基于能源互联网的多能互补、全产业链的综合能源服务的需求。用户在新能源利用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供能服务需要更灵活、高效的商业模式向配合。基于价值网理论,以电网公司为整个综合能源服务价值网中的组织者,以客户价值为中心,感知客户价值,并将客户价值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与价值网中的企业进行传递和分享。基于价值网的商业模型,提出对应的实施措施,助推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参考文献]

[1]迟晓英.价值网及其节点价值链的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董爽,梁雄健.基于价值网的电信商业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3]向敏.能源转型升级中的综合能源发展[J].中国电业,2019(9):20-25.

[4]石杏茹.能源互联网起步踌躇——访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副主席丁民丞[J].中国石油石化,2016(20):44-47.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
新“模”样才有商业新未来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你需要不止一个商业模式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关于商业模式的六种错误认识
啮合前行
商业模式那些“坑”!
商业模式学科的发展阶段与阶段特征研究
商业模式考验
商业模式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