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移动集成建筑在游居空间的设计应用

2020-04-17戴多安银婷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

戴多 安银婷

【摘 要】随着个性化居住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可移动集成建筑因其拥有临时性、灵活性、生态性的优势,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也为旅游居住领域的创新业态提供思路。课题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指导下,运用模块化设计手法,分析可移动建筑在轻便型、可移动、多功能、可适形、组团形式、技术等方面的设计策略,提取材料、形式的重构表达,设计可移动集成建筑案例,打造融于山水的生态游居空间,为该领域设计提供参考和丰富相关案例。

【关键词】可移动建筑;模块化推导;度假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120-02

“游居在乡野”,随着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战略目标,新时代赋予乡村文化旅游全新的内涵,极大推进了乡村发展,孕育而生多样的旅游项目和模式。在旅游居住方面,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本土性、个性化的游居空间也层出不穷。然而大量兴建的乡村建筑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例如拆除的建筑垃圾与乡村风格的不适性等。因此,灵活性、可回收的游居空间设计将被需要,导入可移动集成建筑优势,不仅顺应环保需求,丰富当前游居业态,同时也將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一、可移动集成建筑概述

可移动建筑以基地可变性来解决活动多变性要求,包括整体移动、构件组装、单元体复制。整体移动一般体积较小,可车辆运输或底部安装滚轮等;构件组装式通过工厂预制构件进行现场组装;单元体复制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单元体的数量、结构、组合形态等,形成多种功能的组团聚落。集成建筑将集成与移动建筑功能结合,实现建筑造型从“整体移动”到“模块化”的演变历程,功能不断丰富,运输和施工更加快捷,以满足多种使用人群在时间和空间上灵活多变的需求。

二、可移动集成建筑的现实需求

(一)旅游政策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绿色经济化发展对旅游业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实施绿色旅游开发,可以开拓“森林人家”“森林小镇”等旅游方式。在旅游住宿产业方面,国家也在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住宿的发展,在“构建新型住宿业”中指出要构建新型住宿业,“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使我们必须思考升级创新发展旅游住宿形式的必要性。

(二)乡村旅游现状问题

1.大力发展违背乡村生态化。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出游量增加,旅游热点地区都出现季节性的景区爆满现象,随之而来的扩建、修整、挖山、填湖、砍树等破坏生态发展的现象不断出现,给乡村原本的自然风貌造成破坏。同时,乡村住宿存在冷热不均、入住率两级分化现象,导致部分无奈拆除,产生建筑垃圾,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违背乡村经济生态化的初衷。

2.特色缺失与品牌升级问题。许多旅游住宿产品虽地理位置优越,扎根乡村,但本质上没有做到回归自然,盲目开发导致的复制模仿使乡村游居空间地域性特色不足。好的旅游住宿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游居空间才具有生命力,才是乡村旅游地的金招牌。

3.违背乡村旅游的本意,限制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发展,让乡村土地成为人们向往的游居地,各地特色住宿也成为青睐的对象。然而,投资者复制城市住宅的模式,将豪华硬件产品带入乡村,投入大,周期长,使乡村住宿落入传统酒店模式,违背乡村旅游的情怀本身。

(三)可移动集成建筑融于游居空间的意义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赢。可移动集成建筑在乡村游居空间设计中有利于保护当地自然原貌、人文历史,形成当地文化,有利于重塑乡村自然风光和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品牌升级动力。

2.乡村游居空间的诗意表达。“原始森林小屋”的画面是我们对原始建筑本能的印象。将可移动集成建筑概念与乡村游居空间设计相结合,一方面其临时性、灵活性特点与“游居”概念相辅相成;另一方面,以现代新技术、新材料、低预算、新设计展现当代“原始森林小屋”的时尚形象,实现建筑“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本性。

3.游居业态个性化。可移动集成建筑作为乡村游居建筑,为旅客提供住宿,可以独栋使用,满足消费者对“独立性”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单元体复制数量增长,将几个单元体组成一个组团或群落,以模块化空间布局创造个性化需求,根据需要调整布局、地点,根据季节、气候、地形、需求峰谷差异进行调整,满足动态市场对需求动态的数量需求。

三、可移动集成建筑在游居空间的设计应用策略

(一)轻便型结构设计策略

1.材料轻便型。可移动集成建筑由于其轻便性,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组合。为减少建筑的自重,便于运输移动,设计中应多选用竹木、塑料、膜、篷布等轻质材料。同时通过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和提高轻质材料使用性能,如通过表面做耐腐蚀特殊处理,改良材料生物腐蚀、易潮等缺陷,达到高强度、高硬度、高抗拉性能。结合乡村特色,合理运用地域性材料或新材料,如农作物秸秆制成的板材,不仅减少农作物焚烧对空气的污染,同时使建筑有更好的保温、隔热、低碳特性。

2.家具轻便型。为减轻自重,压缩空间尺度,室内家具的大小和体量也有所要求。一是家具设计考虑与室内空间结构融为一体,不仅节省材料,又能体现空间的紧凑感和秩序。二是共用空间家具。通过水平抽拉、伸缩、跃层、错层等处理满足不同的时空需要。三是通过多功能、嵌入式家具来丰富空间功能。

3.界面轻便型。可移动集成建筑可通过界面的闭合收起,节省运输空间,当抵达目的地则时,将界面通过旋转或抽拉获得更大空间。旋转有整体旋转和局部旋转,通过旋转可以翻折拓展空间,运输时合上两侧便于运输,平移有水平平移和垂直平移,根据需要进行合上或伸展。

(二)移动型结构设计策略

1.模块式结构。模块式结构不受空间限制,根据不同组合,实现空间的多样化。单元体模块通过工厂的标准化生产,运输至目的地,现场模块化复制连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常用于临时救助等情况下。模块式移动建筑可以拥有完整的内部空间和结构,可以进行个性化内部结构的设计。

2.拖拉便携式结构。整体拖拉便携式可移动建筑可以通过特殊结构或借助外力进行移动,如通过底部安装车轮装置,利用外力拖拉,或通过卡车整体运输等。拖拉便携式建筑需要体量较小,造型可变,便于形成不同组团。

(三)适形设计策略

由于可移动集成建筑功能的完善性,可独立存在于各种空间,因此设计根据场地实际的平地、山地、水体等不同环境情况,选择适宜的方式加以固定,以满足不同地形的需求。通常采用干栏式建筑方式,底部运用钢架结构支撑固定是常用的方式,一方面便于实施;另一方面与地表接触面积小,不容易破坏环境。另外,在水面,也可以采用漂浮式船屋造型。同时应注意尽可能不破坏基地环境,努力减少结构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采用干栏式建筑支撑结构加以固定,同时运用地脚螺栓结构,增强摩擦力,提高稳定性能。

(四)模块化与组团形式策略

1.乡村聚落组合形式。原始乡村民居总体格局和形式风貌相似,但个体的规模、结构、大小、方向、高低都千姿百态,是变化与统一的体现,主要有平地的“一”字街道、“十”字街道、网状街道的村镇;有位于山麓或山坳的山地村镇;有背山临水、背山临田的村镇;有干栏式散点布局的村镇;还有渔村、窑洞、水乡等各类村镇形式。

因此,课题设计应避免兵营式布局特点,结合乡村当地的地形地貌,形成与本地相符的聚落节奏,营造一种错落的交织感。例如本案遵循传统村落沿河流而生的乡村自然聚落形态,将可移动集成建筑形成不同大小和规模的模块和组团组成,形成如规矩、分散、紧凑、几何、叠加等不同形式。

四、结语

文章立足于发展乡村旅游居住的目标,以“融于自然,新型游居”为设计理念,以可移动集成建筑为突破点,通过形态和具体结构等设计策略研究,向人们传达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性,積极践行“两山”理论,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当前建设美丽中国、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感有较好的社会发展意义,也希望为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和解决旅游供需矛盾提供具体可行的建议,丰富该领域相关理论和案例。

参考文献:

[1]陈悦.微建筑对城市空间优化作用的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6.

[2]钱秦阳,胡鹏宇.可移动建筑的理念与生态性分析[J].建筑科技,2015,(19):23.

[3]李佳.可移动建筑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4]王玉,董凌.可移动铝合金住宅工业化装配体系研发[J].建筑技术,2015,(8):726-729.

[5]颜卫亨,随健,吴东红,武艳如,黄政.轻型可移动房屋结构可靠性分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

[6]丛勐.由建造到设计—可移动建筑产品研发设计及过程管理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