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天师道科仪音乐与民间音乐的融合

2020-04-17姚琛

戏剧之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民间音乐

姚琛

【摘 要】天师道发源于江西龙虎山,是我国道教著名的分支之一,其包含的科仪音乐更是体系完备,结构严谨,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在对龙虎山科仪音乐发展的历史研究中可以发现,在音乐本体层面上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据环境、审美、思想的变化不断发展的。科仪音乐对民间音乐的吸收、借鉴、融合是十分广泛且深入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天师道;科仪音乐;民间音乐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0-0049-01

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科仪音乐在科仪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古代道人们通过云游的方式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原则指导下,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思想传播。无论是时期、地区、人群都存在差异,在保证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唯有发展传播方式来获得更高的传播效率,民间音乐则是很好的切入点,将科仪音乐世俗化、普识化,势必就要与民众认知度最高、影响力最广的民间音乐结合,方能够达成目标。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科仪音乐中多种风格于一体的多层次的样式。

一、与民间歌曲的融合

龙虎山天师道重斋尚符,道人常常会深入民间从事法事活动,伴随着科仪活动的音乐也逐渐具有了民俗性,甚至地方性。在明清以后,科仪音乐进一步世俗化,开始加入更多的歌曲成分,而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民间歌曲的曲调拿来直接使用,换上经文或韵词直接应用在活动中。另一种办法则是将民间歌曲的优秀旋律进行改编,当然改编程度不同,包含节奏、旋律、织体等方面。还有一种办法则是将民间音乐的唱腔衬词拿来使用,诸如此类的融合较为丰富。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天师道音乐的唱腔中,通常以结束。这类的结束旋律也与一些民间歌曲几乎一样。例如乐平小调《十二月花》的结束句中的衬词部分,就采用了相同的结束形式(见下谱),以此旋律型结束的民间歌曲作品不胜枚举。

《十二月花》片段

二、与戏曲的融合

戏曲可以被理解为艺术化、戏剧化的歌唱、表演形式,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戏曲样式,直观反映出了当地人民的风俗特征以及审美取向。而科仪音乐抛开宗教思想不谈,也可以理解成为一种带有表演性质伴随音乐的“活动”。两者具有了形式上的“相同”,就很容易成为相互借鉴的对象。比较突出的就是曲牌连缀。戏曲为了叙述完整的戏剧情节,就需要将音乐以曲牌的形式联合在一起配合情节或戏剧冲突。而科仪音乐则也以曲牌的形式将一整个科仪活动中不同节目连接起来。除此之外,戏曲中的唱白、念白、韵白也被科仪音乐学习使用,成为有节奏、有韵律的念咒腔。念咒腔以四字为一组进行念唱,一般来说这种念唱无过大的起伏变化,节奏比较规范,节奏节拍以一字一拍最为常见。例如念咒腔(见下谱)。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念咒腔的音高与音准并没有严格要求,只要规定的字间旋律变化方式不变即可。

念咒腔

三、与民间乐器的融合

明清期间,道教受到排斥,为了生存发展,大量的科仪活动转入民间。音乐作为科仪活动的外在表现之一,开始注重其音乐性。其中无论在乐队规模上还是在编制上都进行了扩展,并将江南丝竹音乐中常见的笛子、箫、二胡、琵琶、三弦、扬琴、铃铛、木鱼等引入其中,极大充实了科仪音乐的旋律变化和风格特征。实际上,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科仪音乐逐渐有了自己的音乐形态,而非传统科仪音乐中以打击乐器为主,以节奏性伴奏为功能来突出音乐价值。当然,也不是全盘否认科仪音乐中打击乐器的发展,因为在明清时期,上饶地区的十番锣鼓也影响了科仪音乐。其中法器曲牌《急锣》就与十番锣鼓《花子拾金》基本一致。演奏乐器与伴奏乐器是科仪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乐器的发展不仅丰富了表达内容的层次感,也带给了音乐更多的可能性,因为人声的演唱无论从音色还是从旋律变化上来说,都较为单一,而多样的乐器弥补了这一不足,也让整个科仪活动的规模以及表现张力得到了升华。

天师道科仪音乐对于道中人来说是一种神学思想的外化表达,对于道外人来说则是一种了解道教内容的渠道,甚至是一种欣赏宗教音乐媒介。道内人与道外人对于科仪音乐来说一个是从内到外,另一个是从外到内,目的性截然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科仪音乐单纯从音乐本体上看,一直呈现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这与其他歌唱形式没有过多区别。民间音乐是一个广博的音乐概念,宗教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其中,兩者又互相影响,所以在研究科仪音乐时应该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科仪音乐的留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道内人与道外人的“现代”道乐观一一基于道教音乐之概念与价值观念的讨论.[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2]傅利民.斋醮科仪 天师神韵——龙虎山天师道科仪音乐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

[3]罗小平.谈音乐的宗教价值和艺术价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青年项目“江西道教音乐的传承与民族民间音乐教育融合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S17236。

作者简介:姚 琛(1987-),男,山东枣庄人,音乐表演硕士,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表演、中国传统音乐。

猜你喜欢

民间音乐
探究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技艺的传承现状及保护对策
当代土耳其民间音乐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