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低年级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2020-04-16谢玉枝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调查报告错别字小学低年级

谢玉枝

摘 要:笔者针对本校小学生写错别字的情况进行了抽样检测,分析写错别字的原因。深入低年级识字课堂教学,探究教师所采用教学策略存在的问题,从“根”寻找原因。文章具体地分析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写错的原因,并提出制定“溯源识字法”有效教学策略、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拍摄简短有趣的微课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错别字;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我校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学生的认字能力越来越差,张冠李戴的现象普遍存在,更令人担心的是,更正过多次的字依然会犯同样的错误。高年级的学生写作文还出现错字,甚至用拼音代替。识字教学主要在低年级,于是,我们从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情况入手,调查学生的识字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情况,为寻求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二、调查方法

1. 数据分析法。抽取一些字词给学生听写,然后进行数据分析。

2. 观察法。随堂听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寻找存在的问题。

3. 访谈法:访谈低年级教师,讨论当今课堂识字教学的具体情况。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识字现状,我们抽取了一、二年级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和形声字进行听写,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牢固掌握各种造字法的汉字。我们对三年级176人进行了词语听写,听写内容如下:拍打、采花、青草、心情、洗手、背书包、眼睛、炮火、山坡、爪子、口渴、思考、信封、已经、折纸、低头、被子、红领巾、难道、观看、忘记、战士、天气、几本。

(一)资料结果显示(见表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学生情况

(1)象形字,记得牢

学生学习文字一般从看图识字开始,天、月、山、火,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使学生很快就懂得象形字的意义,而且字笔画简单,生活中也常见,识记最为容易。

(2)指事字,易混淆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用符号做指事的方法呈现出来的。例如,“刃”就是用一点指着刀最锋利的地方。但在同一个指事字中,指事不同的部位就会出现不同意义的字。如有学生把“本”写成“木”,是因为还不明白“本”这个指事字的原意。“本”下面一横在篆书中就能看到,指着树底根部,意为树根,又引申出另外一个意思:最基础的,组词“根本”。此外,学生还经常把“末”“未”混淆。其实,前者指着树的顶端——树梢之所在,后又泛指事物的端,尽头,终了,组词“末日”。后者指的是树叶上的枝叶,原意为万物滋长,后又引申为未来、将来。学生常混淆,是因为不懂得字的来源与演变。

(3)会意字,错笔画

学生常把“采”写成“釆”,这两个字的确很相似,大人有时也会写错,原因是没了解字的“源”。“采”,上为手,下为树木,意为用手去摘树上的果子。而“釆”,说文:“釆,辨别也,像兽指爪分别也。读若辨。”此为辨别的意思。如果懂得造字时的意思,写错字的机会自然少了。

(4)形声字,乱形旁

形声字由形符与声符两部分组成,形符表示这个形声字所说的意义范畴,即是物质类属,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如今常说成形旁与声旁。区分形声字,主要弄清形旁表示什么意义范畴或是事物类属即可。在听写中,学生常把“晴天”写成“睛天”,显然不清楚“日”与“目”为部首时的含义。

综观学生写错字的原因不难发现:学生未能从“源”上认识文字,如果溯源识字,写错字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2. 教师情况分析

为什么学生未能从“源”识字?让我们看看教师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就字教字

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大量的识字认字为中高年级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部编版教材显示,一年级要求会认识的为800个,会写的为300个;二年级要求会认识的字为900个,会写的500个。那么低年级会认会写的达到2500个。识字量大导致课时紧,课堂教学匆匆而过。曾听过数节低年级的课,讲到会认的字只是读一读就过了,而会写的字则讲清结构、意思,提醒书写注意。

如今,教师在生字教学中把重点放在狠抓双姿、字结构、工整书写上。这样的教法必然促使学生机械记忆文字。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机械记忆容易遗忘,因此导致写错别字。

(2)欠缺文字基础知识

汉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充分考虑文字的特点,从字理入手,能让学生快速形象记忆。不少教师明白这一点,掌握字理方能正确地教学。但是部分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例如一个教师在教“肚”时,竟将形旁说成是“月”(yue)字旁,人吃饱时,圆圆的肚子像个圆月亮,肚子饿时,扁扁的像个弯月亮。他断然不知月在左旁和下底表示肉(除“朦胧”外),而并非表示月亮之“月”。古汉字知识的缺乏使学生的意义记忆走入误区,这也导致学生未能准确识记汉字。

四、教学建议

(一)制定“溯源识字法”有效教学策略

根据调查分析,学生对“字源”未能深入理解,归根于教师的字理根底不够深。文字有根,远在古代,汉字是以图画呈现的,看图知字义,就算演变到现在的楷书依然可以溯源。只要带学生探寻汉字的“源”,就能很好地掌握文字的形与义。

(二)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容易被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吸引。而且此阶段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多与直接感性经验相联系。教师在设计课件时,有关独体字的字理分析部分要力求做到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动静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拍摄简短有趣的微课

微课的主题集中鲜明,具体表现为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交互性强、应用简单。学生堂上观看后,还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达到重温巩固的目的。教师可以针对一些教学重难点制作微课,不仅关注教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學。

参考文献:

[1]黄亢美.象形字的字理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18(18).

[2]牛远.《说文解字》指事字比较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3.

[3]赵蓉蓉.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4]金文伟.象形字选析与图画辅助法[J].小学语文教学,2010(34).

猜你喜欢

调查报告错别字小学低年级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高中生数学应用题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东北和中西部人才流失严重
旅途中的那些错别字
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模式的探讨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5%
错别字先生
常见错别字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