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收入对孩子课外辅导班配比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案

2020-04-16张明钰

科学导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辅导班课外家庭

张明钰

  引言

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都非常普遍。课外辅导班,主要指学生在校外学习特定基础知识、激发和培养个人兴趣、提高各项综合能力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主要包括文化课辅导班、兴趣培养机构、社会活动营队三大类。迎合“应试教育”的需要,是社会上最初开设课外辅导班的目的[1]。通过课外辅导班的学习,学生能够达到在课业上取长补短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课外辅导班的内容从基本课内知识的培养逐渐演变成为学生兴趣类或者人文素质类的培养(比如常见的各种球类运动、围棋、美术、音乐、跆拳道等)。在近几年,课外辅导班又逐渐延伸出以训练学生个人意志,增长学生见识为主的社会活动(比如童子军、财商训练营、xx城市一日游、留学海外的游学营等)。随着时代的进步,课外辅导班也呈现出日益综合化、定制化、多样化的趋势。参加课外辅导班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业上的短板,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五项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选择存在明显的年龄段差异和地区差异。而家庭经济条件是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经济收入决定了学生课外辅导班的选择

家庭经济收入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选择。

1.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在用感官了解世界的阶段,就给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形式各异的课外辅导班。在孩子应该在阳光下疯跑的年纪,就把孩子束缚在屋内。这种现象不仅忽略了孩子生长发育的天性,更是违背了孩子自身的意愿,而且容易阻断孩子的探索欲望,形成拔苗助长的现象。还有一种可怕的现象是家长在选择补习班之前并没有征得孩子的同意[1]。家长与孩子的意愿不同,这往往会导致家长的初心是好的,但最后结果却非常不好甚至造成彼此伤害的结局。当孩子出现抵制情绪,不愿继续时,很多不具备家庭教育素养的家长往往不会采取疏导模式,而采用严厉说教的形式进行硬压式处理。一方面,家长在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选择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另一方面,家长是否具备足够的素养也直接决定了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后能够获得的成绩和最终效果的好坏。

2.总体家庭经济收入良好的家庭,更有意愿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加大投资的力度。相对富裕的资金使得学生家长在学生课外辅导班的选择上有着更大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間。与此同时,经济状况良好家庭的家长往往受教育程度较高、更加包容也更加愿意为孩子付出。普遍情况下,出身较富裕家庭学生的学业压力相对较小。这些附加条件使得学生能够把注意力更加集中于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点的发展上。不同于出生贫寒家庭的孩子需要为家庭生计着想,需要花时间精力纠结于个人爱好与家庭经济支撑的两难,这类家庭的孩子更加愿意探寻自我的存在价值。家长在培养过程中也往往比较关注孩子个性成长。即使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此类家长也倾向于选择和孩子站在一起,体谅孩子,带领孩子走出困境。与此相对应的,家庭经济条件较普通甚至处于经济条件困难线附近的家长,往往会有一种短期的投资心理。他们普遍过于注重中小学生的成绩,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只是单纯的希望孩子考入理想学校,光宗耀祖或者凭借好成绩获得一份有着理想收入的工作。因此此类家长在各类课外辅导班种类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补习课内知识的文化课辅导班。压力过重、心理压力大、厌学等现象发生在此类家庭环境下的学生的占比也较高。

考虑到:(1)中小学生在心智发展方面尚未成熟,在课外辅导班的选择上依赖于家长。(2)课外辅导班的选择是需要缴费的。在课外辅导班的选择上,家长不得不综合考虑到家庭生活开销等各种因素。可以说,家庭经济条件决定了家长所选择课程的种类和层次。(3)慑于“家长威严”,中小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服从阶段[1]。而要不要报名,辅导班所需要缴纳的费用很不幸地成为了很多家长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家庭经济收入借助家长的手成为直接影响中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选择和参加完课外辅导班后的成绩的重要因素。

  二、家庭经济收入对学生自信心和价值感的影响

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对该学生的自信心有直接关系。可以观察到,整体经济收入较高家庭的学生,个人自我评价普遍较高,相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与此相对应的,整体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学生,个人自我评价较低,遇事怀疑自己,惧怕承担责任,自信心较低。这是因为,家庭经济收入较好的中小学生拥有更多的资源。因为有富裕的收入,高收入家庭的父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亲子陪伴、亲子阅读、家庭游玩等。这些从学生的孩童时期就开始的陪伴,能够恰到好处持续不断地为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滋养。同时,高收入也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当这些学生需要的时候,家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资助。相对应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中小学生能够获得的发展资本较少。很大概率上,他们从小就缺乏关爱,缺乏足够的亲子陪伴。遇到问题,他们得到的苛责多于友善的指导。他们没有充足的社会资源,一切都要靠他们自己。过早地面对生活的压力,过快地长大,也在另一层面破坏了他们的内部成长规律[2]。外出旅游开阔眼界和经常性接触新事物,这些无一例外的需要经济支持。得利于此,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对人对事也更为包容。与此相对应,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不仅外出旅游交流的机会少,有的还需要背负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在与同学朋友相处过程中,更加内敛和羞怯。在集体生活中,比较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三、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营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调节效应

家庭经济水平间的差异是既定因素,但是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营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各项社会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换句话说,参加兴趣培养机构或者社会活动可以有效缓解家庭经济水平对中小学生自信心的负面影响。尽管像本文之前分析的,学生是否参与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参加几项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受限于该学生的家庭经济水平。需要强调的是,越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可能越要尽可能地参加兴趣培养机构或社会活动营。因为这一行为举措,能够帮助该类学生完善自我认知,摆脱家庭经济水平低给孩子带去的低价值感。换句话说,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营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们陶冶情操,给学生带去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更能帮助学生发展一技之长,增强自信心。目前,积极培养中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教育界急需拓展的课程[3]。可以肯定,该举措的大范围实施将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在校学生的心性培养[3]。

  四、家庭经济收入受限情况下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营的选择

陶冶性情、提高能力、开阔眼界、增进阅历,甚至塑造人格是家长给孩子报名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重要目的[4]。但是,当家庭经济收入无法支撑众多选择时,家长和孩子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课外辅导班?经过调查,本文发现在常规的各类课外辅导班(包括文化课辅导班、兴趣培养机构、社会活动营三类)的选择上,学生们(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动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参与的情况。这造成了学生们参与意愿度低、感受乐趣少、做事效率低、报班收获少的现状。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业负担本来就比较重,如果再经常性地要求孩子参加各类文化课补习,单一、重复的模式只会让学生倍感疲倦。与此同时,真正留给学生,让这些学生可以喘口气、安静一会儿的时间少之又少。结合参加课外辅导班的优点,认清我国中小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班事件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限制和矛盾,应该如何摆正课外辅导班的作用与地位,并结合家庭现状选择适合的课外辅导班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1.在课外辅导班学习方面,本文建议家长们更多地选择与同龄(或者年龄接近)学生在一起的集体活动,避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曾经被人认为更有针对性,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步更有利,但显然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同龄(或者年龄接近)孩子在一起,让孩子们更加放松,更加投入,更加积极主动,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参加课外辅导班的学习效率自然更佳。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和个人风格会影响到小团队,小团队的进步又反过来对每个个体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合作学习模式对学生之间彼此关系的认定、成员间学习成绩的增长、同学们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小组的协同工作效率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换句话说,小组式合作学习是一种操作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走入社会所需要的合作、共享精神。

2.玩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主要形式。本文建议家长多组织多个孩子一起游玩的活动。集体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谦虚谨慎、爱学习、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表现等的理想人格都可以在游玩中习得。而这正是家长和社会培养出一个社会合格人才的目标。可以说,玩伴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主要形式。纵观整个社会,不少成绩优秀、能力卓越的宅男、宅女的出现,正是反映出在他们的培养过程中,家长或者教育机构一味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交往能力造成的恶果。

3.但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国内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集体合作精神的培养,甚至校外辅导机构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点到即止。独生子女一代、二代的出现也使得合作精神出现了断层。所以,家长们需要正視该问题的严重性,积极组织更多的小区游玩、孩子游戏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非常简单,只需要创造一些安全的环境,让邻居、朋友家的孩子能够自由自在地玩耍即可,无需任何的经济开销。

4.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尝试自己体验。不要从头到尾一手包办所有事物,相信孩子,让他们更自由地成长。只要家长放低姿态相信孩子即可,无需任何的经济开销。

综上所述,家长要充分重视学生与年龄相近朋友之间共同学习的经历及其对孩子身心成长的重大意义。可以说,不论是否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和孩子站在一起,组织孩子之间的共同学习,相信都是促进孩子们同伴关系积极发展的良好策略。

  五、结论

教育部几次三番地强调素质教育,其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身、心、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校内补充的各类课外辅导班不应该把眼光局限于单一的文化知识补习。家长需要综合兴趣培养机构和社会活动的力量,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遗憾的是,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很多家庭的孩子在自我认可度、自信心上明显不足。家里的经济现状又不允许家长采用报名课外辅导班的方式为孩子提供滋养。在此条件下,家长就要充分重视孩子与年龄相近朋友之间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对孩子成长及身心健康的重大意义。不论是否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合作学习、相信孩子都是促进孩子们同伴关系积极发展的良好策略,可有效缓解家庭经济水平对学生自信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飞,小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研究现状综述与分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

[2]Conger,R.D.,& Donnellan,M.B.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7,58/(1).

[3]家庭教育对孩子素质教育的思考.《网页》.

[4]刘武根.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唐都学刊》,2011.

(作者单位:南京市宁海中学高三(6)班)

猜你喜欢

辅导班课外家庭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校外辅导班对学生学业影响调查分析
家庭“煮”夫
没完没了的辅导班
课外辅导班安排也是一门学问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韩辅导班老师优于学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