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还是现代

2020-04-16王玉寿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和声现代色彩

【摘要】久石让(Joe Hisaishi)1950年出生去日本中野市,作曲家、钢琴家,早年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与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多年的合作过程中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典型个人艺术特色的音乐作品。本文选取其中一首为论述对象,试图研究其作品中的古典与现代融合的特质。①

【关键词】和声;传统;现代;序进;色彩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作曲家久石让的音乐作品在中国有着众多的听众,他的作品分布之广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受众群来自不同的文化层级、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的行业群体,无论是有专业音乐训练的学习者,还是从没有接触过音乐的一般听众都对他的作品或多或少自主接受并喜爱。他的作品可以呈现在高规格的专业音乐厅,也可以出现在一般的小舞台。笔者也是久石让作品的忠实听众,一直在练习久石让的钢琴作品,并研究其作品的内在特质。

《Friends》这首作品是笔者比较喜欢的其中一首,对该作品的内在音乐性有比较深的体会。该作品建立在C大调基础上,总共65小节。其结构为:引子(1-3)+A(4-12)+A1(13-20)+B(21-30)+C(31-38)+C1(39-46)+D(47-65)。整首作品演奏难度并不大,只有大约4级左右②,旋律依然是久石让惯用的简约风格,节奏均衡律动,以常规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以调内自然音为主,旋律起伏平缓。但在作品的细节处理上则呈现出旋法细腻、和声多变、色彩丰富、画面感强、富有空间感的整体特色。

一、均衡雅致的古典内涵

久石让自小在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铃木镇一的小提琴学校学习,接受了古典音乐的熏陶,后来又毕业于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这样的学习背景为他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古典音乐的创作风格与音乐元素。

古典音乐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核心是“均衡律动”,主要体现在节奏型的均分、和谐不冲突的和声、严格有规律的和声序进及解决等。而在这首作品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古典音乐的内涵。

(一)均衡的节奏

以上谱例中的右手高声部旋律极其简约,以级进为主,节奏以八分音符居多,旋律均为C大调音阶音,比较传统的古典音乐律动节奏,音乐甚至有点呆板和停滞,但此处作者很巧妙地使用了pizz技巧,让原本并无生气的音乐变得轻巧生动,充满了灵动气息。

(二)自然三和弦

以上谱例在三小节的进行中,右手旋律相对复杂多变,其中有变化音,节奏变化也比较丰富,具有动力性。而左手的伴奏部分则是单纯的三和弦分解,如第7小节中的E→G→B;第8小节的D→F→A;第9小节的C→E→G,以上三小节都用了最单纯的调内自然三和弦,分解织体平稳和谐,由此来衬托右手高声部的变化与不和谐,体现出对立统一的音乐构思。该曲的10-12小节也是同样的写作风格,此处不再赘述。

(三)严谨的和声序进

古典音乐强调和声的功能性,如主功能Ⅰ、下属功能Ⅳ、属功能Ⅴ,由此确定了Ⅰ→Ⅳ→Ⅴ→Ⅰ的经典终止式。这种经典的范式在该作品中也有明确的体现。

以上谱例处于D段结尾和A1段开头,是由乐曲的反复所形成,D段的59小节处和声用了Ⅱ级和弦(Ⅱ级和弦在古典和声中原本属于Ⅳ级下属功能组)到Ⅴ7属七和弦的进行,这是古典音乐功能和声中的完全进行范式,后面則期待Ⅰ级主功能的出现完成解决。而在A1段的13小节则安排了Ⅰ级和弦进行解决,顺利地完成了D段的结束和A1段的开始,既有功能的合理性,又使音乐无缝衔接。

通过以上几个谱例分析,这首作品中无论是在旋律的风格还是和声的序进以及节奏织体方面都体现出了久石让为该曲赋予的古典音乐内涵特质,让全曲有一种典雅的气质,在某些片段中过于平缓,甚至有一些古典式的“呆板”音效,但这种古典气质并不是纯粹的更不是直接的,而是隐约的、巧妙的,每当片段的高低声部中有一个声部比较偏向传统,接近古典的时候,另一个声部总是巧妙地用比较具有对比性的现代手法进行互补,而让古典性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两者相得益彰,对比统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逻辑之中。

二、色彩斑斓的现代风格

(一)精巧的旋法

上文分析了该作品中具有古典音乐气质的旋律因素,但在期间也有许多比较具有现代风格的精细变化,让具有东方特质的圆润旋律具有了现代音乐的棱角。

谱例4:(7-8小节)(参看谱例2)。

以上谱例中在经过了前面5小节的平滑律动后,在第7小节突然插入一串级进下行的三十二分音符,笔者认为此处是引入了爵士乐中传统的做法,即对某一个音进行级进式装饰的技巧,虽然只有几个音符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同样,在第8小节也是用了类似的技巧,两个小节在保持节奏一直的前提下,整体往下二度,形成了短暂的模进,在和声上也因此配合使用了附属和弦,更具色彩。

(二)多变的和声

在久石让作品中体现出的和声风格是明显而且具有个人特色的,这种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合的和声风格几乎存在于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在该曲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以上虽然只有1小节,但这种写作风格在久石让其他曲子中也多次出现过(比如著名的《天空之城》的前奏)。高声部从#C开始级进下行,分为两组,分别是#C→B;A→#G,直到第2小节的G音。其高声部和声分别用了A→#C→E~G→B→D;A→C→E~E→#G→B。低声部则分别是#C→#F→B~B→E→A;A→D→G~#G→#C→#F。以上两个和弦都是由纯四度构成的和弦,这一和声技术在久石让的作品中大量出现,尤其是在乐曲的开头部分,往往是描绘出一种空旷、宁静、深远、略带忧伤的画面,非常具有个人特色。而这种和声配置在古典音乐中是很难见的,从和声发展的角度,也是到了20世纪末才开始在现代音乐中出现的一种和声构成法则,其核心的思路就是要打破传统和声中以三度为统治地位的和声构成,强化色彩而弱化力度。

(三)多彩的调性

笔者多年对久石让的作品进行学习和研读,发现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没有哪一首作品是完全建立在单一调性上写成的。和声的丰富和频繁的转换可以说是他的常规做法。在该作品中虽然没有大篇幅的新调性的转换,但是短暂的离调出现了多次。

以上谱例的23小节使用了C大调的重属大七和弦,即D→#F→A→#C连接24小节的属小七和弦,G→?B→D→F,在古典和声法则中,重属和弦必须解决到属和弦,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但在此处,久石让在保持大体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了大胆的变化,首先是重属和弦用了古典音乐中极少使用的重属大七和弦,增加了和弦的不协和性,使该和弦更有张力和色彩,对于属和弦的期待加强,但随后原本要进行到属三和弦的格式又被打破,作者刻意将前一和弦进行到了属变和弦,形成了带有本调?Ⅶ的属小七和弦,显然该和弦不属于C大调,从而形成了连续的离调。这样的做法让原本可以圆满结束的音乐突然又获得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加强了音乐发展的内容张力。该处的和声处理更加充分体现了久石让将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既有音响上的色彩感,体现出高度的逻辑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久石让在该曲中从节奏、旋法、和声、调性等几个方面,将古典音乐的法则与现代音乐的技巧与特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时而典雅均衡,时而充满张力,两者之间不是突兀的拼接和对比,而是富有逻辑和艺术的精雕细琢。除了以上具体谱例分析以外,在该曲中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传统三和弦的使用以及各种变化和弦、高叠和弦的使用。比如在现代流行音乐中大量使用的SUS和弦,9th和弦、13th和弦等的出现等,又从和弦的角度加强了这种特色。所以,笔者认为该曲是久石让作品中将古典音乐特質与现代音乐技巧高度融合的代表作,作者能够将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完美地呈现在一首作品中,自如游走,让作品既有东方音乐的温和与典雅,又有欧美现代音乐的棱角与时尚。

注释:

①本文中的谱例引自《Piano StoriesⅡ-The Wind Of Life》.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②此处指本文选取的版本难度,因为该作品有不同的演奏版本,难度并不统一。

作者简介:王玉寿(1982-),男,音乐学硕士,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流行音乐研究。

猜你喜欢

和声现代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解放军,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