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心中笔墨

2020-04-16江洋妮朱秋霖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墨色用笔笔墨

江洋妮 朱秋霖

【摘要】笔墨是画家本身从某种主题出发,加上自己的情感来源进行创作,表现物体的本质,体现自己的真实感受与个人修养,通过笔墨形式进行提炼并加以概括,再进行组合创作。用笔墨形容艺术,所有的艺术包含着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我们接触中国画要了解笔墨,“笔”故是“线”,“墨”既是“面”,笔墨组合在一起是表现的形式,往里说是画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要知道“形之不在,神将焉附”,也就是“皮之不在,毛将焉死”,就是皮都没地方长,毛更长不到,如果笔墨都没控制好,那造型肯定也是不准确的。所以,一定要了解笔墨,之后再了解造型,再到了解色彩,最后才是了解布局。

【关键词】笔墨;笔墨之要

【中图分类号】J632.1 【文献标识码】A

先从笔墨开始。笔墨顾名思义分为“笔”“墨”。

一、“笔法之要”

笔法,都知道指实掌虚,运笔强调笔走的过程,线如何?我们进入中国画的起步点就是线,线要有力量,每条线它是有生命的,不是边缘、痕迹,就像春天的蚯蚓,它没有颈椎,脊柱,但在土里,它扭动,身体和衔接是有力量在里面的。我们在画线的时候为了光画一条痕迹线,但画出来这种线没有劲儿,要在里面挺着劲儿画,这种线画出来是有力量的,甚至是我们画的每一件衣服的衣褶,人的五官、毛发、胡须、手掌,都是有力在里面,所以我们接触中国画第一个要点,线要有力量,有力量才有生命,要不然就死了,就像蚯蚓死了,身体就断了,散花了。于是我们要临习书法,平时多写写字,这是用笔得力的一种方式,学会纵横里、摆荡力、起伏力,画画这门功课,功夫是谁练谁的,功夫练得越多越娴熟,周而复始地训练,会看到变化,这就是得力,我们在得力后,还要学会变力,光有力还不行,这个力量是需要变化的。我们看到春天的树叶是撑起来、饱满的,枝干挺拔,老干粗壮,有力量变化,像老先生的手给人以沧桑干枯的感受,而女人的手特别纤细给人以柔软的感受,线的不同,质感不同;线的不同,情绪不同。力量变化的环节,先有力才能变,故“得力用法”,法是什么?法是招数。我们要修炼笔的功夫,意识要对形体和空间有想法,整体之中形体作用很重要,每条线自身也要做得好,这样在群体之中每条线都会一丝不苟。以历代名家名作为例,他们十分重视书法用笔,也是绘画用笔,像明代徐渭,以草书入画,吴昌硕以篆书写梅兰,狂草做葡藤,他们就充分地丰富了这种语言体系,用笔墨语言形式对画面修饰概括。但光用笔还不够,也需要墨的存在。

二、“墨法之要”

墨法,强调这个韵味、韵律,它是一种和谐,渐渐变化的,就像音阶,从do、re、mi、fa、so、la、xi再到更高音阶的do、re、mi,它是有阶级的,墨也是如此,从浓墨到淡墨,从湿再到干,要对物体观察、感受并进行分析、进行归纳,看它、体会它,掌握墨色规律,体会里面韵律变化。中国画传统技法说:墨分五色,五色也可以看作音阶,用水去调控墨的层次,从焦、浓、淡到湿,最后干,渐渐变化,而非突然变化,这是一种和谐渐变。这墨色又像阴阳,中国画讲究阴阳向背,在西方绘画中,我们看光线照在物体上,黑白灰去形容物体,我们在绘制中国画抛开背光受光面,只要画阴阳,用墨的浓淡干湿、笔的速度、笔的提炼来修饰。

我们对笔墨要严谨,当我们笔墨功夫到位了,情感自然也会从画面流露出来。八大山人说过:“墨点无多泪点多”,他用简单的笔墨也可以概括他的思想情感,寓意他孤愤不平的心境。我们更深层次去挖掘研究前人的笔墨气息,次第不一样,真情也就不一样,有的人的画面是宁静安详的,是快乐喜悦的,还有人的画面未免会透露一丝凄凉。石涛《画语录》曾写道:一画就一笔墨,有序,从重墨开始,笔根滴水,墨色顺序变化,精微的墨色衔接,这叫墨色有序,一笔,在画的过程中,有顺序,墨色顺序,画面里的顺序,墨色不单单只有黑白,有序不是对比反差,要体会笔墨的气韵,笔墨在画面上的节奏,情感变化,情绪起伏,先能控制住笔墨,再有技术控制情绪,笔墨技术与情感相互交融。

笔墨是中国写意画的核心语言,笔墨的结构书写性建立在“一笔”上,“一笔”是张立辰在笔墨结构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一笔与数笔相连接,进行组合;谢赫“六法”强调气韵生动,应物象形,笔墨生成气韵,接触笔墨,反复提造型,笔墨为了造型,而造型是为了神采,笔墨最高层次是说什么,历代大家的名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最直观的笔墨特征,还能看到学到名家的艺术气质,看到他们的风度。不能俗气,人不能俗。人不俗,画不俗,画如其人,要端正自己。人的品性与笔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人品即画品”之说。想要追求画的品质,就要用笔墨来追求高尚人格。所以,“四君子”题材表现极为明显,我们在主张“人品与画品”双重理想的同时,更追求最高的精神层面。

“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墨与物质之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故画花鸟画更注重写生,笔墨用简单概括的方式对花卉、禽鸟、走兽进行描写。大自然是上天赋予的产物,许多名家用他们眼中的自然美用笔墨加以概括表现。所谓师造化,就是拜大自然为师,花有情,鸟有态,写其意,它对人们来说有一种交流,这种交流是一种情、一种意,也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故用概括简练的笔法墨法来表现人的情感真意。笔墨是一种介质,其实是画家本身表现的真情实意。

中华文化几千年,中国画从隋开始,历经沧桑巨变,艺术是文人画家们人生中的一盏明灯,我们所有的艺术包含着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就像总书记想的是中国人民吃得香不香,穿得暖不暖,因为君王想的是天下事,所以思想内涵是有层次和次第的,是不一样的;文人想的是靠近文化,农民想的是如何把庄稼种好,想的不同,次第不同。我们讲究笔墨生动,强调笔墨节奏,我们最开始接触笔墨,学习前人的画,看他在画的过程分析他的技法,用眼睛看线走过的痕迹,每一笔的藏锋,停顿,再到提笔,体会物象,生命变化,线条随着的节奏变化,就像心电图,如果一直平稳,那就死了,是要這种起伏的,是有节奏的。笔墨技术有了,人们就能从你的笔墨里看到你的思想内涵,要做到三有:“眼中有、手中有、心中有”。我们表现艺术,用一个壳将思想装入,我们学习笔墨的表现形式,通过笔墨表现形式去说思想内涵,可能说的是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社会精神,无论是传统笔墨还是当代笔墨,我们都是用笔墨来注入精神形象。

传统笔墨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老子》里讲“知白守黑”的观点,追求阴阳的理念,里面产生了许多概念,有虚实、浓淡、干湿、刚柔、快慢、动静,等等,用这些手法去处理明暗。之后,还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像《道德经》里,推崇道法自然,道德观念对绘画形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文人们通过筆墨对物象进行表现,用笔墨追求意境。像“君子”系列之类的题材,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这种表现形式,我们继承这种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当代笔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对时代进行解读,我们不光吸收前人的经验,还消化西方绘画优良的一面,将笔墨迎合时代。笔墨一直在经历从吸收学习前人,再到贴近生活,通过生活进行创作,但不变的是思想内涵,一直随着时代去发展。

举几个例子,不同时期的画家作品风格:明朝八大山人(朱耷),他的作品风格十分奇特,形象夸张奇特,笔墨精炼简洁,他对物象取其“精”能简则减,他画的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鸟鱼,石头总是像升华过的天上云,鱼似乎是有翅膀的鸟,而鸟仿佛是长鳍的鱼,他的笔墨极为简练,能空白的地方绝不用笔墨覆盖,如《鱼鸟图》《鱼鸭图》,包括他画的《杂画》系列,里面的鱼和禽类笔墨都极为精致,眼睛只是简单的一滴浓墨点,“白眼向人”突出小小鱼身,小小禽鸟在诺大的画面上显得孤苦伶仃,包括他的落款,用笔也十分精简,这与他的身世处境密不可分,他一生坎坷,精神也曾失常,在如此痛苦的状态下,他选择离开,与世隔绝,在创作中,用扎实的笔法和沉厚的浓墨来释放他无处安放的灵魂,让人不禁觉得凄凉;晚清时期的吴昌硕和他完全不同,吴昌硕将书法带入画面,很大胆用草篆书入画,他曾说:“画与篆法可合并,深思力索一意孤行”。他在用笔去画的时候更像是在写书法,以中锋用笔为主,篆笔写梅兰,狂草做葡藤,在墨色上,变化丰富多彩,这种淡墨撞重墨,用设色渲染墨色笔法,保持了书法用笔气势和感觉,笔墨相互交融。他和八大不同,他更注重物体质感,更贴近大写意笔墨表现形式,吴昌硕笔力雄厚老辣,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画“大写意”笔墨形式;潘天寿曾说过:西方与东方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吴昌硕则常常用墨色画红色牡丹,充分发挥墨色的变化,强烈对比。而潘天寿的画让人感受到对生活的趣味,充满气势,更有情感。他的笔墨有强大的力量,他用笔墨描绘绘画的点线面,用笔表现线的质感,用墨突出面的层次,在石涛的点法基础上“点上积点之法”,在线上“以墨线为主体”,更注重笔的转折,积点成面,一气呵成。潘老十分讲究,它赋予线条以力量,用笔墨体会生命力,古朴拙趣,趣味无穷。

三、结束语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具有书写性、时代性,阐述我们的生活,可以是状态、情感、故事,对于笔墨我们永远是先继承、后发展、再创作。我们用笔墨技巧勾勒物像,来自传统的笔墨功力引导着我们对时代的创新,让我们对新事物生出许多看法,运用笔墨来解释,深入其中,这就是笔墨。

作者简介:江洋妮(1996-),女,吉林辽源人,在校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写意花鸟笔墨结构研究;朱秋霖(1996-),男,吉林九台人,在校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北宗山水创作研究。

猜你喜欢

墨色用笔笔墨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书签
观音送子图
包饺子
《花开富贵》画题诗
渴望
智力大闯关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