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威访谈 | 稳就业 促投资 助力新发展格局

2020-04-16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双循环形势

就业为“六稳”“六保”之首,投资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拉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就业和促投资该如何助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天的权威访谈来看记者对王昌林的采访。

王昌林,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近期他一直在关注就业和投资形势变化。他认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从而带动就业和投资结构改变。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就呈现出三个新的特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一个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第二个特点从就业的行业结构来看,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等领域就业的人数在上升,比重在上升;另外一个很显著的特点是我们新业态就业和灵活就业,在大幅增加、大幅上升。

在当前形势下,确保就业的充分性、稳定性,才能使供给和需求之间形成有效的循环。同时王昌林说,在稳就业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投资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促进作用。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加大补短板力度,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发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恢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接下来,随着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陆续下达,项目开工和资金到位情况将持续好转,投资有望延续回稳向好的总体态势。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中,就是要立足强大国内市场,作为战略基点,加大有效投资。另一块是要围绕城市群建设,特别是围绕扩大消费的一些基础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方面,加大一些投入。我们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创新投资,畅通我们的产业链循环。

同时,王昌林认为目前我国民生领域有效供给不足依然存在,而这其中恰恰蕴藏着极大的投资潜力。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昌林:比如像我们教育、医疗、养老的问题,这个需求很大,也意味着我们的投资潜力就很大。要把社会投资引到这方面来,既解决我们的有效投资,又满足我们的需求,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升级。这是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大事。

(国家发展改革委)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双循环形势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全球宏观经济短期内的两条主线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