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下水资源配置规划对环境影响分析

2020-04-16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水资源规划优化

■ 王 东

(青海省水利水电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处)

1 引 言

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同时实现配置的优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保证资源、社会以及生态协调发展。在当前的新时期,对于水资源的规划和配置不仅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节约水资源的新思想,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树立尊重、顺应以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相关的规范来进行优化配置,结合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严格落实水资源的相关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水资源规划方案来指导后续工作的开展,向着更利于现代化方向发展,更加有效的保障水资源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念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水资源优化配置主要是对用水紧张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所提出的措施,促使水资源丰富提取提高利用率,使水资源匮乏地区能获得一定的供给支持。根据有效、公平和可持续原则来管理一定流域内的水资源情况,限制不同水资源形式,提高其利用效率和分配效率。

2.2 优化配置的原则

可持续原则。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产生活对水资源优化配置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可持续原则来说,要对一定时间内水资源的消耗量进行评估,同时估测后代资源情况,经过开发和管理阶段后便进行可持续管理,这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重要原则。

有效性原则。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其综合效益,为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提供充分的保障。通过有效的监管来实现其利用有效性,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公平性原则。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无论是农业还是生活用水需求都显著提高,因此在优化配置过程中要时刻遵循公平性原则,为资源发展的效益和效率提供保障,在一区域内实现分配公平。

2.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形式

根据不同的对象、规模和范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区分为流域水资源配置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优化以及灌区水资源配置优化,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系统化的技术手段来合理分配有限的区域水资源。虽然优化配置没有改变水资源总量,但是却实现了效益扩大化的效果,这是因为在配置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时刻将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产业适当调整,减少水资源浪费,同时提高利用率,使水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在优化过程中,要满足对于时间、空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在配置形式方面属于水资源系统整体组合,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来优化水资源利用,同时要注意属性和生态要素所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各要素之间的配比和搭配,在一定优化范围内开发水资源,根据生产力因素以及经济因素来详细的进行配置分析,避免影响到生态环境。同时要有序进行水资源系统的开发,做到相互制约,提高利用效果。

3 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问题分析

多年来,对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问题,已经组织开展了多次总体规划,这些规划一直以来作为地区进行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和指导,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社会中保护水资源的思想越来越浓厚,传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暴露出以下问题。

3.1 规划复杂,体系不明确

现阶段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中,许多规划的分类非常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功能不具体且关系非常混乱,具体规划与规划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重复性,这就会导致在具体的实施中发生矛盾,导致规划对当前水资源发展不能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3.2 规划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在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中,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对现阶段的水资源管理做好指导和规范。但是目前来看,其很少包含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相关思想,相对而言传统老式思想较为严重,非常多的表面效果,而不能很好地应用于实际。总的来说,传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较繁琐,其基础规划、指导性规划都非常复杂,同时非常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和治理工作,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规划以及节约和保护等方面较少的关注。

3.3 规划过程长且效果不明显

对于大部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来说,从前期的调研工作到最终的规划运行,时间线是非常之长,但是其时效性早已不在适用于现阶段的水资源管理,也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指导作用,甚至还会进行相关的调整才能继续使用。

3.4 规划的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很少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规划的落实方面,不能对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管控,导致规划不能更好地落实。同时对于编制部门来说,其管理制度并不是非常的完善,对规划的审批以及监督工作管理不规范。

3.5 具体的实施与方案不一致

在实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实施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其下属的方案不能很好根据规划指定的要求尽快落实,同时在实际的落实期间也会出现与规划内容不一致的现象,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对相关工作的落实进行科学的监督指导,具体的实施情况与设计方案不一致不能很好的发挥配置规划的指导作用。

4 环境影响分析

4.1 社会环境影响

4.1.1 施工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规划过程中,水源工程建设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内容,工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移民拆迁和占地,因此不可避免的将会影响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同时,施工现场会对周围的声音环境、空气环境等产生负面影响,阻碍当地人民的衣食住行。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也会给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4.1.2 工程建设后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配置优化,对于当地农业、工业以及生活供水条件能够起到很大的改善作用,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同时不断改善农业设施条件,为粮食的在增产奠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质量水平。在工程实施后,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部分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通过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解决缺水地区贫穷、生态环境恶劣以及发展滞后的问题,保障用水安全,提高缺水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将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4.2 生态环境影响

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施工现场会涉及到众多方面的项目施工,其中包括沟渠、地基以及管线等等,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当地的地貌和植被情况,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系统保持平衡。在暴雨季节,由于施工弃渣以及土石方开挖工程没有进行完善的防护,导致影响到河流的水文环境以及生物环境,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后果。

4.3 水环境影响

在施工建设期间,水资源是极其容易受到影响的一个方面,如果不加以注意和保护,会受到严重污染。污染因素只要涉及到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同时还有含COD、BOD5、SS、石油等污染物质的生活污水,另外施工现场由于材料和施工物品摆放不合理,也会给水资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那些难易消除和降解的污水,不但会严重危害到水中生物,同时还会造成土壤间隙的堵塞,形成板结,严重影响到动植物的生长。

5 环境保护措施

5.1 水资源和生态的保护规划

对于水资源保护的规划,我们需要重新对水功能区进行合理的配置,适当的指引该地区改变其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方式,让当地区民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和合理预防水污染的重要性。争取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在流域内的各个直流干流倒入垃圾等污染物,更好的保障水功能区的水资源的质量。其次是对于水资源生态的保护规划部署,我们首先需要对该流域内的进行分类,重点关注并保护流域内的水生态敏感区。具要控制岸线开发工作,合理的避免水库的富营养化,同时还要下达禁止捕捞多的禁令,合理的保护鱼类,有效的保护该区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其水生物的分布,有效的保护湿地面积,明确现有的面积不再减少且蓄水功能不下降。根据国家要求和标准来制定水资源保护的多项措施,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水资源保护工程/非工程措施统计表

5.2 监督管理体系的规划

在具体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规划实施期间,做好监督工作对于确保规划发挥最大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做好监督工作,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培养施工单位中监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增强管理水平,才能够保证监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在进行监管工作时能够做到实时监控、面面俱到,对于工程中的问题和细节,都能够保证达标,做好细节方面的工作。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其主要工作确保该规划可以更好的落实开展。

6 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迅速,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剧,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至关重要。要不断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为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当前相关的管理部门要加强配置工作的重视程度,健全规划体系建设,及时发现优化配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大监督力度,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水资源规划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2019年河南省水资源公报(摘录)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