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专利信息分析

2020-04-16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9期
关键词:申请量专利申请陕西省

■ 何 阳

(中国杨凌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1.1 人工智能领域获资本青睐,成为风口产业

在人工智能产业技术与应用取得突破的同时,人工智能领域获得资本青睐,成为风口产业,在资本和技术协同支持下进入了高速进步期。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规模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2017年中国融资总额占到了全球融资总额的70%;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208笔,中国占到了31%。约三成的投资事件获得了全球七成的融资金额,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整体融资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融资额高达1311亿元,增长677亿元,增长率为107%。

图1

1.2 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专利量在全国排名第八位,优势明显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大,达到19905件,广东省排名第二位,申请19366件,陕西省以3231件专利排在全国第八位。而且西安在该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占据绝对优势,达到3105件,占据陕西省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总量(3231)的96%,充分体现了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在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带头作用。

1.3 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分支专利数量全国排名第七

人工智能产业链上游包括传感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和生物识别,中游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下游包括工业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在产业链上游,陕西省芯片技术专利申请量在全国排第8位,相较于其他分支优势度较为明显。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全国排在第9位,而云计算和生物识别相关的技术则相对落后。

图2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地域分布

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游,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在全国均排名第7位,是所有重点技术分支中排名最前列的两个分支。相比之下,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则相对落后,位列全国11位。而在下游领域的劣势比较明显,专利申请量都排在了全国的10位及以后。

图3 陕西省人工智能主要技术分支优势度情况

2 人工智能产业问题与挑战

2.1 陕西省企业集群效应不足,龙头带动效应欠缺

以西安为例,西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20余家里面,中小规模和初创企业为90家,占西安市人工智能企业总数的75%,其中初创企业76家,占企业总数的63%,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相关规模企业仅为涉足人工智能领域的传统制造企业,缺乏能够专注人工智能领域的大企业。而且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全省排名前20位的专利申请人,只有无敌科技和西安艾润物联网公司上榜,企业集群效应明显不足,龙头带动效应欠缺。

图4 人工智能陕西申请人排名

2.2 陕西省产业链发展不均衡

陕西省产业发展集中在中游技术层,上游基础层及下游应用层发展相对滞后。下游专利申请量都排在了全国的10位及以后。多数的专利技术掌握在高校手中,没有实现与企业的良性配合,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2.3 特色产业专利数量、质量在全国不占优势

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虽然排第八位,但智慧交通和智慧农业专利总量在全国分别排第10位和11位,分别只有1432件和179件,而且专利总量、发明专利占比、专利有效性占比、专利运营占比均低于北京、江苏、广东等省份,存在较大差距。

智慧交通领域,陕西省在视觉导航和视觉检测领域在全国排第10位,具备一定优势。而在路径规划领域,陕西省仅仅排在了全国的19位,专利数量较小。

智慧农业领域,陕西省在作物监控和土壤灌溉领域都位居全国第12位,虽然榜上有名但排名也相对靠后。而在种子检测领域,陕西省几乎没有专利申请。

3 产业发展规划及路径

3.1 前瞻布局智能农业、智能交通领域,发展本土特色

3.1.1 智能农业

(1)加大细分领域技术发展。在种子检测领域,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都相对较少,陕西省目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发展过程中可以考虑前瞻性布局,抢占空白市场。

在作物监控领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玉航电子有限公司可作为作物监控方向的重点培育对象,加强政策支持,一方面加强研究,另一方面也应通过组建联盟、产学研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在土壤灌溉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京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丰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悦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可作为该领域的重点培育对象,推动其技术研发及专利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企业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5件。

(2)支持咸阳发展智能农业,精准扶贫。西安在陕西省具有绝对优势,但西安独大,带动不足,成为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重要表现。早在2015年,咸阳就注重互联网+现代农业,即智能农业的发展,包括农产品溯源、设施物联网应用、农资监管与服务等方面,并且聚集了杨凌启丰现代农业工程有限公司和陕西飞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陕西省可支持杨凌启丰和陕西飞沃农林公司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京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丰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悦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迅腾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开发,加强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等方面的研究发展。

3.1.2 智能交通

(1)加大细分领域技术发展。在视觉导航领域,支持以长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海航创新科技研究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3家机构在该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10件。

在视觉检测领域,支持以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西安众智惠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代表的2-3家机构在该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15件。

在路径规划领域,支持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高新实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2-3家机构在该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10件。

(2)支持宝鸡发展智能交通,扩大产业优势。陕西省可支持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与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锦亿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结构在轮胎识别方面的合作;支持公司与郑州金恒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中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以及本土的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开发。

3.2 优先加强芯片、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关键技术发展

在“巩固优势”方面,主要涉及人工智能产业链中游环节的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产业链上游环节的芯片技术。其中,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技术是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多数高校都在这些环节进行了大量研究,具有一定的行业优势,并且也具备了一定规模的专利储备。针对现状,陕西省主要任务为梳理、整合现有创新成果资源,强化专利布局结构,通过产业联盟、产业协会等多种方式、渠道促进成果转化,加强专利运营,巩固现有优势。

在机器学习领域,支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2-3家高校在机器学习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20件;支持西安云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医链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中小型企业提升机器学习领域专利数量及质量,在该领域实现企业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10件。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支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为代表的2-3家高校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60件;支持西安艾润物联网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提升计算机视觉领域专利数量及质量。

在芯片领域,支持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2-3家机构在芯片领域专利的深入布局,在该领域实现专利年度申请量超过20件。

猜你喜欢

申请量专利申请陕西省
公民作为专利申请人的创造性自我初评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唑啉草酯中国专利申请分析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聚焦两会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专利申请三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