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茶戏的音乐特色

2020-04-15王恒华

戏剧之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采茶戏研究

王恒华

【摘 要】民间艺术采茶戏的音乐古老而独特,誉满古今中外,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与艺术价值。采茶戏音乐是劳动人民在采茶过程中所演绎的民间艺术,与当地劳动人民的生產活动密不可分。采茶戏音乐的形成与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征等是息息相关的。与其他戏种相比,采茶戏的音乐特色鲜明,如民间小调入戏腔、“三腔一调”的民歌曲牌、勾筒正反弦的伴奏形式、舞台表演特点及创腔手法、曲牌的唱腔及润腔等。采茶戏音乐特色鲜明,风格多样,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采茶戏;音乐特色;研究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4-0015-02

采茶戏最早出现于明清时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采茶戏的种类日益增多,并以鲜明的特色而闻名。2006年,采茶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采茶戏的形成与采茶歌、采茶舞等息息相关,而广西采茶戏是从江西赣南传入的,其音乐与江西采茶戏音乐有很多相似之处。广西采茶戏也称桂南采茶戏,作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剧种之一,广西采茶戏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其音乐更有无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在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中,采茶戏音乐以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丰富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构建。

一、民歌小调入戏腔

采茶戏音乐是在采茶过程中孕育而成的。明朝时期的采茶妇女喜欢唱歌,每逢谷雨季节,她们就一边上山采茶,一边唱着山歌,以此来表达她们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收获的喜悦之情。采茶戏音乐最初是一种具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小调,这种民间小调一般需要生、旦、丑三个角色进行表演,当然也会出现二旦一丑的情况,因此又被称为“三角班”。

从采茶戏的发展历程来看,广西采茶戏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初期阶段,采茶戏最初只是吟唱民间小调,也仅包含四句唱词。例如,“春日采茶春日长,白白茶花满路旁;大姊回家报二姊,头茶不比晚茶香。”该句唱词简单地描述了茶花开放的美好情形,这也是原始的《姐妹采茶》。后来,随着采茶活动的不断增多,炒茶、盘茶等活动也出现在民间小调中。第二,中期阶段,不同的采茶戏开始进行联唱,从而形成《十二月采茶歌》。这种传统的民间小调也是采茶戏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一般来说,从正月一直唱到十二月的采茶歌被称为“顺采茶”;而从十二月唱回到一月的采茶歌则被称为“倒采茶”。除此之外,很多地区还有四季采茶歌。第三,发展阶段,《十二月采茶歌》是一种民间小调,它融入当地的民间舞蹈后,逐渐进入了元宵灯彩的行列并形成“采茶灯”。“采茶灯”主要唱腔有“看茶调”“茶黄调”“摘茶歌”和“报茶名”等民间小调。

二、“三腔一调”的民歌曲牌

曲牌即曲调的调名,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时很多传统曲目中较为经典、动听的曲调被保留了下来,后续直接往里面添加合适的歌词从而形成新的曲目。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民歌曲牌种类繁多,为我国民歌的繁荣发展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采茶戏形成了“三腔一调”的民歌曲牌,这也是我国采茶戏重要的音乐特色之一。三腔指的是“茶腔、灯腔和路腔”;一调指的是“杂调”。“三腔一调”的应用也使得采茶戏的曲调更为丰富,增加了乐曲的独特魅力与艺术价值。

首先,茶腔。这也是采茶戏音乐的主要唱腔,大部分的采茶戏曲目都会采用茶腔的曲牌。茶腔曲牌也是从传统的民间小调以及民间山歌中演变而来的。一般来说,茶腔曲牌都会带有广西当地的地方特色,并且田园风味浓厚。从曲调方面来说,茶腔曲牌的采茶歌曲调十分高亢且优美,充分表达了采茶人们的生活情感。茶腔曲牌的曲目也多采用“勾筒”进行伴奏,并运用正反弦的形式,这也是采茶戏的重要特征之一。从道具方面来说,广西采茶戏主要采用器乐、击乐以及道器进行伴奏。例如,桂南采茶戏中的《老婆茶》是最为古老的茶腔,其他茶腔都是由它演变而来的。

其次,路腔。采茶戏的很多曲调都源于湖南,路腔曲牌也一样,主要应用的是锣鼓戏。采茶戏中的路腔包括五六十首曲牌,大部分曲调较为轻松、欢快,有利于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就广西来说,路腔曲牌多与茶腔曲牌配合使用,载歌载舞,可以提高曲目的魅力。同时,路腔曲牌会采用勾筒、唢呐等演奏乐器,当然也会使用打击乐器。路腔的重要特征,除了在戏曲中使用大量的衬词,如“喂”等,还运用了商调以及宫调等。

再次,灯腔。灯腔下的曲牌种类也较多,有摆字灯、大堂花鼓等曲牌。除此之外,灯腔中的很多曲牌也是从“大班”中引用而来的。与茶腔、路腔相比,灯腔的曲调十分雄浑,并且带有很强的舞蹈性。从伴奏方面来说,灯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锣鼓等,容易渲染气氛,点燃全场。灯腔的采茶戏中也多用“咿呀”等衬词。

最后,杂调。顾名思义,杂调就是指采茶戏中引用或者借鉴了其他剧种的优美曲调等,这些曲调甜美自然、轻松活泼,但却没有什么系统性的规律或者统一的风格,曲调相对杂乱。杂调的使用有利于丰富采茶戏的音乐曲调,使得曲调风格多样而又不失特色。

总之,广西采茶戏的容量较大,在曲牌方面兼收并蓄,并不断吸收民间小调以及其他剧种的曲牌及音乐,并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三、勾筒正反弦的伴奏形式

就广西采茶戏来说,其伴奏活动中一直存在着“半台锣鼓半台戏”的说法,主要的伴奏乐器除了唢呐之外,就是勾筒。采茶戏中最常采用的伴奏形式就是勾筒正反弦。所谓勾筒,又称为瓢琴,最早在赣南客家地区较为流行。勾筒的外形与二胡相似,但是音色与构造与二胡却有较大的区别。勾筒为竹制品,筒的内径大约在八厘米左右,长度在十四厘米左右。勾筒最早产生于明朝,当时人民大多傍山而居,为了适应当地生活的需要,人民多用竹子制作成“勾筒”用来盛水。之后,勾筒被艺人加工成乐器,用来进行民歌的伴奏。在行走时,人们会将勾筒挂在肩上;在闲置时,会将其挂在墙上。

四、舞台表演特点及创腔手法

广西采茶戏音乐的唱腔属于曲牌体,多以茶腔和灯腔为主,当然也混用路腔以及杂调等。从表演风格方面来说,广西采茶戏多以歌舞戏为主,将“唱、念、舞蹈”等充分融合起来。采茶戏是从民歌中演变而来的,音乐节奏和舞蹈动感较强。同时,采茶戏起先是劳动人民在采茶的过程中产生的,由此衍生出来的舞蹈动作等都较为独特。从表演艺术来说,广西采茶戏已经有着一套较为完整的、独特的程式,其特点主要集中在旦、丑两个角色行当中。采茶戏大部分劇种都隶属于喜剧,而剧目的中心内容也大多围绕劳动人民的日常劳动和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的。根据人物装束、舞蹈等方面的不同来进行角色的定位,角色的扮演也能够使戏曲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达。旦角一般扮演淳朴勤劳的农村少女、少妇,其表演朴素大方、矫健俏丽,主要身段有绣花、打鞋底、上楼下楼等,另外还有一些手法组合、指法组合等,千姿百态,名目繁多。而在所有的角色之中,丑角是中心角色,这也代表着广西采茶戏的重要文学性特征。丑角又可以分为两种:正角、丑角。正角采用扮俊的方式,主要扮演劳动者中的青年汉子,性格朴实、乐观风趣,正角会通过淳朴大方、灵活机智的表现方式进行演绎,多采用幽默、欢快的语言;反之,丑角则会采用扮丑的方式,主要扮演烟鬼赌棍、地痞流氓等反面人物,多使用浮夸、滑稽的表演方式。这样正角和反角之间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演员恰当的演绎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舞台氛围,从而提升舞台表演效果。

而广西采茶戏的创腔手法主要是以“主调选择”以及“主题贯穿”为主。其中,主调的选择就是指艺人要在所有采茶戏的曲牌中寻找与当前剧目内容或者风格特征相一致的曲调,从而当作剧目角色的基本腔调。而主题的贯穿则是指艺人要对采茶戏的基本腔调进行变化从而不断反复地使用,贯穿整个采茶戏的演绎过程。创腔表现手法的应用有利于保持采茶戏原有的剧种特点,同时还能够充分结合现代戏剧的有益成分进行创新,极大地满足了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

由此,广西采茶戏的舞台表演与创腔手法风格独特、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本土气息,对于采茶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曲牌的唱腔及润腔

就广西采茶戏来说,其唱腔也是独具特色的。由于剧种的特殊性,加之演员自身的素质有所不同,唱腔也会有很多的分支类型。广西采茶戏多采用“三句板”的唱腔,这也是茶腔腔调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曲牌之一,旋律优雅而平稳,在很多传统性曲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该种唱腔多采用四分音符,共四十二小节左右,属于五声征调式,经常采用B调或者C调进行演唱。当然,广西采茶戏中的打击乐也是相当重要的,对采茶戏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打击乐要求演员进行动作配合,能够充分体现戏曲的情感,从而提升戏曲的感染力。

从而可见,广西采茶戏音乐的特色鲜明而充满魅力:由民间小调发展而来,其乡土气息浓厚,能够被大部分的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广为传唱;采用方言演唱,易于理解,更易于推广;戏曲中衬词的使用,增添了歌曲的趣味感和亲切感;“三腔一调”的曲牌形式,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有益成分,使自身不断完善;勾筒正反弦的伴奏形式,提升了戏曲的艺术魅力;表演风格独特,歌舞并重,演唱氛围热烈、舞台效果较好;演出队伍机动灵活,不受场地的限制;创腔的使用更是将广西采茶戏与其他剧种区分开来;曲牌唱腔、润腔独具特色,极大地提高了采茶戏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温泉.桂南采茶戏唱腔音乐的形成与演变[J].艺术探索,2013,(1).

[2]曾美良.桂南采茶戏中“茶腔”的艺术特点[J].大众文艺,2008,(8).

[3]黄静芳.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初探——以桂南客家采茶戏为例[J].成功(教育版),2013,(2).

[4]黄静芳. 花开有情 去留有意 桂南采茶戏调查[J].中国戏剧,2011,(8).

[5]周琳添.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演唱的多元结合特点[J].北方音乐,2015,(4).

[6]卢致苑,曾荣. 一朵艳丽的山茶花 赣南采茶戏之艺术特色[J].中国戏剧,2012,(8).

[7]陈孝余.博白客家采茶戏音乐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1).

[8]刘廷新,潘光辉.赣南、桂南采茶戏的比较研究[J].四川戏剧,2009,(5).

[9]王珊铭.采茶戏及其音乐特点[J].上海戏剧,2008,(8).

猜你喜欢

采茶戏研究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江西采茶戏中的梁山调腔系音乐考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浅析赣南采茶戏旅游资源的开发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