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窗外,那一树梨花

2020-04-15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梨树梨花诗人

昨夜新雨后,今晨梨花开。

清晨起来,打开窗户,一枝梨花裹着缕缕冷香伸展过来。抬头一看,窗外那株高大的梨树花满枝头,一朵朵、一簇簇密密匝匝、摇摇曳曳,就像身着白纱的仙女,与小池里的鱼儿打着招呼,和池旁刚刚泛青的垂柳道着“你好”。几只黄莺在梨花丛中“恰恰恰”地跳来跳去,鸣啼声唤醒了黎明,唤起了朝霞,唤来了春意浓浓的早晨。

我不由地脱口而出:“难怪有位名人说,‘春天应该是镶在窗子里看的’,窗外的梨花多像一幅带框的画啊!”

窗外的这棵梨树,生长在干部学院的大院内,直对着我家的前窗。启窗南望,她春之繁华、夏之翠叶、秋之硕果、冬之琼枝,便捷足先登,带给我家一年四季的欢愉和惬意。尤其是春天的花儿,色白、形圆、柄长、面仰,五六瓣合成一朵,三四朵围成一簇,每朵花的蕊儿好像一群戴着金色小帽的舞者,风儿吹来瓣仰蕊合,欢快地跳着街舞,使人看上一眼,陶醉几日。

相处几年下来,我曾无数次手抚梨枝,驻足守望、观赏,渐渐发现了梨花许多不被人知的小秘密……

梨花生来单薄娇小,看上去似乎弱不禁风,可它却是在乍暖还寒中孕育、在“雨后寒轻,风前香软(宋·仲殊《柳梢青》)”时绽放,称得上花中的勇者。梨花从立春时节就开始蓄势、孕育,可此时还是“春打六九头”,天气仍处于数九寒天之中,严寒中的梨树管不了这些,抖落掉枝丫间残留的冰碴,泛起簇簇紫褐色的光晕。渐过十天半月,光晕处开始粗糙、皲裂,接着鼓出一窝窝黄豆粒大小的小包包。再经过几场斜风细雨,不足豆芽粗细的花柄顶着白色的花蕾冲破包包,傲视着乍暖还寒的天气。这时候,其他果树还躺在被窝里睡着懒觉,梨花便轰轰烈烈绽放起来,向人们报告春的讯息。还记得2016年那场倒春寒吧,就在梨花顶蕾含蕊的时候,一场大雪突袭而至,把我们大院内其他花树冻死了不少,被冻死的树枝锯了好几茬,至今仍没缓过神来。窗外的梨花却合成围、抱起团,战胜了严寒,依然绽放开来,满树的梨花笑迎着春风,向人们述说着自己凌风斗寒的故事。

鹿 毅/ 图

梨花,虽不像桃花、杏花那样妖艳喧闹,却包含腊梅秋菊的幽韵冷香,以亭亭玉立少女般的风姿、玉树临风帅男似的气质,妆扮出自己的风景,无论花开花落,让人看上一眼,都会流连忘返,过目难忘。“踏青更向前村去,十树梨花未开齐”,就是清代诗人朱缃给似开非开的梨花留下的诗句,喜爱梨花初绽时的心情嫣然纸上;“梨花风起正清明,燕子寻春半出城(宋·吴惟信)”,梨花怒放了,就连小小燕子都也按捺不住兴奋,趁着清明时节飞出城嬉戏梨花盛放的风景。宋代著名词人兼诗人苏轼怜者怜物,这样赞美过飘落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说到梨花的美,还得说窗外的那树梨花,她倚青山为景,伴池塘相映,由绿柳扶衬,以竹园互托,更显得色纯韵美,出类拔萃,不同凡俗。每逢花期来临,便引来许多人驻足欣赏。

梨花,含贞自洁、守身如玉,早在唐代就成了表达爱意的首选之花。这里有性情诗人元稹的一句传世名诗为证:“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送给洁白如玉的心上人)。”白居易在千古绝唱的《长恨歌》中,更是把梨花当成极致爱情的化身,他不仅把唐玄宗心目中的杨玉环状为“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而且把“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喻为他们的爱情的坚贞。我想,这“连理枝”的“枝”一定是梨花枝吧。不是吗,如果说白头偕老是极致完美的爱情的话,那么只有同开同谢的梨花才能与其相喻。我受诗人的感染,也曾含感带情仔细欣赏过窗外的梨花,发现梨花簇簇相依相偎,还真似身披婚纱的新娘在新郎怀中撒娇;朵朵相扶相守,还真像一对银发伴侣交谈着幸福的人生。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纷纷摒弃“梨”与“离”谐音的说法,在梨花盛开的时候,到盛开梨花的地方拍摄婚纱照。我曾在窗外的梨花下问及一对新人,他们笑吟吟告诉我,这样做取的就是“不羡桃花红一时,却慕梨花共白头”之义。这也给婚纱影楼带来了不少新的商机,可算为梨花的大功一件吧。

梨花,静静地开,静静地落,飘逸自然,潇潇洒洒,颇有君子之风采。“冷香销尽晚风吹,脉脉无言对落晖。旧日郊西千树雪,今随蝴蝶作团飞。”宋代诗人谢逸的这首以《梨花》为题的诗,就写照和赞叹了梨花胸怀坦荡、笑对自然的品格。是啊,春风吹了她总是悄悄然然地开,给人们提供了“视觉盛宴”、为蜜蜂奉献了蕊粉瓣汁以后,又随秋风淡淡然然地落,入草入土,化泥成尘,滋养着树下号称“小菏泽”的牡丹园。到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宋·晏殊《破阵子》)”的时节,人们徜徉于姹紫嫣红的国色天香里,有谁不对脉脉无言的梨花投以热爱、佩服、敬重的目光呢?!

猜你喜欢

梨树梨花诗人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小气的梨树(下)
小气的梨树(上)
梨花之歌
小气的梨树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梨花里的白》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