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复工复产企业当好专职“管家”

2020-04-15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4期
关键词:厂区测温管家

“36.4摄氏度,挺正常,继续往前走,到消毒室消完毒就能进厂了。”3月11日一大早,杨鹏章就来到了中绵针织有限公司门口,逐一为进厂员工测量体温、分发口罩、全身消毒,这已经是他驻厂服务的第41天。

杨鹏章是德州市夏津县宋楼镇的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前段时间,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企业专职“管家”。为打赢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双战役”,夏津县组建了15个“企业管家临时党支部”,集中抽调发改局、工信局以及各乡镇共456名党员干部,“一企一管家”分赴复工复产企业抓防控、促生产。

“县里给我们企业管家的定位是三个角色,政策宣传员、防控监督员、生产服务员,要求我们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服务工作。”在企业复工一周前,杨鹏章就来到中绵针织有限公司厂区,讲解复工复产要求,与企业负责人一起商议制定防控方案;电话了解待返厂工人信息,包括其本人及家人的出行史、接触史,完善企业职工健康档案;按标准设立监测岗、隔离观察室,筹备防控物资。一切准备得当后,杨鹏章联系了县企业复工复产审核小组,审核小组主动上门,现场查看了企业防控方案以及具体防控措施,之后企业顺利获得复工复产资格。

企业复工后,杨鹏章感觉任务更重了。按照统一要求,除了要落实好员工“高考式”就餐、分流上岗、进出消毒等基本防控措施外,他还要每天四轮为企业员工测量体温,按照厂区人数计算,也就是每天要测温1280人次。由于纺织企业性质,车间温度高,有好几次都测量出工人体温超过37摄氏度。出现这种情况,杨鹏章都会把工人紧急带到厂区的隔离观察室,稍等片刻后再次测温,还好都是有惊无险。杨鹏章说:“在车间测温都是用额温计,容易有误差,在隔离室就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比较准确。起初我也感觉这么频繁量体温没有必要,但现在看确实有必要,就算有一例感染者,对企业甚至对全县来说,后果都是无法估量的。”

杨鹏章(右)在企业现场核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除了压实疫情防控措施,企业“管家”的重头工作还有“服务生产”。“企业复工没几天,厂区的变压器就坏掉了,我心想这个时候谁还给你来修变压器,就打算先让工人回去。杨鹏章了解到这个事后,立即联系了供电公司,不一会儿工夫,供电公司‘复工保电服务队’就来到厂子解决了问题,帮助恢复了生产。用一句不恰当的话说吧,供电公司维修的速度简直赶上了消防队救火的速度。”中绵针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蓝传芳说。

这只是杨鹏章服务企业的一个缩影。由于疫情影响,中绵针织有限公司在生产中遭遇到许多新问题,员工防疫用品难以筹措、运输车辆出不去、外地技术工人回不来,这些难题单靠企业都难以解决。杨鹏章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通过“企业管家沟通会”将有关问题反映给了县有关领导。没过多久,县里就拿出了一整套“政策压缩包”。县应急管理局紧急筹措了一批口罩、消毒液送到了各复工企业;县工信局联合应急管理局上门审核企业资质,发放运输通行证,解决了原材料及产品运输问题;县交通运输局开通“绿色班车”,将企业复工复产急需技术人员带回企业,班车最远甚至开到了云南昭通。通过一系列举措,全县677家企业全部实现了安全复工生产。

“这一段时间下来,真的跟帮扶企业有了感情,是那种发自内心、真心实意想要去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感情。所以说,这次疫情也带来了好的影响,那就是推动了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杨鹏章说,等疫情过去了,他还会继续帮扶企业发展,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带来的损失。

猜你喜欢

厂区测温管家
智能防疫测温机器人朔州“上岗”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郁小文的猪管家
肯尼亚:测温枪需及时校准
做自己的小管家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伤口“小管家”
高速CCD像机的测温系统标定方法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测温电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