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研究

2020-04-14张洪波

教练机 2020年1期
关键词:指挥官火力海军陆战队

张洪波

(海军研究院空中所,上海,100071)

0 引言

早在1914年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开始使用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第一次尝试俯冲轰炸以及随后在20世纪20年代在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和尼加拉瓜的行动中,海军陆战队已经认识到将航空与地面作战紧密结合的价值,并产生了进攻性空中支援(OAS)。1935年,《暂行登陆作战手册》正式规定了近距空中支援(CAS),为现代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提供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更是凸显了CAS的重要性。尽管自那时以来飞机机型和性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近距空中支援一直作为海军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MAGTF)重要的作战样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1]。

近距空中支援(CAS)与纵深空中支援(DAS)一起构成进攻性空中支援(OAS),是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的六大职能之一。近距空中支援的目的是利用飞机为海军陆战队空陆特遣部队提供灵活快捷的火力支援,具体定义为 “由固定翼/旋翼机对接近己方部队的敌方目标实施空中火力打击,需要空中火力与这些部队在火力和调动方面进行精确配合。这种精确配合是由终端控制员,如前线空中控制员(FAC)或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JTAC)的完全控制实现的”[2]。本文将简要介绍美国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作战中相关指挥机构及其任务规划流程、实施流程,并进一步分析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的特征和优势,从而为我军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的发展提供启示。

1 相关指挥机构及其规划流程

美国海军陆战队空中指挥控制系统(MACCS)由各种各样空中指挥和控制机构组成,这些机构为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队航空战斗分队指挥官提供监控、监督,是负责提供、运行和维持海军陆战队空中指挥与控制系统的主要机构[3]。MACCS中使用近距空中支援的关键内部机构与美国其他各军种的对照如表1所示。

表1 各军兵种相关指挥控制机构对比

CAS作战中任务规划过程是近距空中支援相关的决策过程,包括任务批准、兵力分配、任务规划阶段发展和部队部署流程等。地面指挥官根据战场态势和目标特性并在知悉CAS的效果和限制的情况下,拟定决心。地面指挥官根据受领任务时机和准备程度不同,提交预先计划性的或紧急的CAS请求[4],具体如下:

1.1 计划性近距离空中支援请求

通常是指地面指挥官在战斗发起前提出的有计划性的、有准备的空中支援请求。在战前,地面指挥官在空中任务指令 (ATO)或任务清单中确定CAS需求,并通过其空中支援控制机构(主要有部队火力协调中心FFCCs、火力支援协调中心FSCCs或后方行动中心RAOCs)提交预先计划的CAS请求。地面指挥官、AO(航空军官,战术空中控制中的高级军官)和FSC(火力支援协调结构)等各级指挥控制机构进行评估和协调,包括攻击目标、需要达成的效果、实施攻击的时间和攻击顺序等。然后FSC将批准的请求转发给下一级更高的机构。如果请求被拒绝,那么该请求将返回给发起者,并带有解释或替换的火力支援建议。该部队的高级火力支援协调机构批准并优先安排请求。然后将优先化的请求发送给MAGTF指挥官以获得批准。批准后,这些请求成为指挥官对CAS的要求。高级火力协调机构将请求发送给TACC(战术空中指挥中心)进行规划和执行。TACC发布每日ATO,其中包括批准的CAS任务。TACC将ATO分发给其他MACCS代理和MAGTF。如图1所示[1]。

图1 预先计划的空中支援请求流程

1.2 紧急的近距空中支援请求

通常指事先未列入计划,作战中地面部队发起的临时支援申请。由于是临时增加的任务,因此需要指挥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地面部队的请求做出反应,并要避免因临时改变计划而引起空域管制等方面的混乱,同时,还要在最大限度内减少对其他支援任务的影响,其控制、协调的难度明显超出了计划性支援任务,因此其任务规划流程也大不相同,具体过程如下:

地面指挥官发起支援请求后,TACP(战术空中控制组)将任务请求通过通信网络直接广播到DASC(直接空中支援作战中心)。DASC处理请求并与高级FSC协调。各级FSC将根据指挥官的意图,并在考虑资源是否可用、适当或足以满足请求后,批准或拒绝请求。DASC根据任务类型和终端控制机构的能力分配飞机。对于CAS任务飞机,TACC可以保留发射权,也可以将其委托给DASC。如果DASC有发射权,它发射飞机并指导机组人员,直到他们联络到前线空中控制员。如果DASC没有发射权限,则联系TACC发射飞机。如图2所示[1]。

图2 紧急的空中支援请求流程

2 海军陆战队近距空中支援的实施流程

近距空中支援的实施过程包括两项连续和并行开展的工作,一是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JTAC)与地面部队进行协同,二是对目标实施打击。其中,与地面部队协同主要包括:态势共享、战斗跟踪、目标提名、空域协调、同步、战术风险评估、终端攻击控制类型选择等;对目标实施打击主要是通过空地协调进行攻击引导、传感器调度、武器选择,对目标进行视频识别确认,对打击方式进行确认,最终完成目标攻击(或者放弃)。根据空军条例和海军陆战队指南,在执行CAS任务期间,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以基本相同的方式出于相同的目的与联合末端攻击控制员进行协同打击[5],如图3所示。协同需在整个CAS任务执行过程中进行,以传递目标描述和位置信息。此外,必须与地面部队作战协调,以确保友军飞机在该地区的安全移动。实施主要过程如下:

1)飞机飞往CP点途中:尽管目标信息可以在与目标交战前随时传达给飞行员,但这些信息通常在飞机发射前或在前往目标区域的途中在指定地点传递。例如,详细的目标位置和描述信息通常在飞机发射前提供,以执行预先计划的任务。然而,对于紧急CAS任务,这些信息可能无法在发射前发送,可在飞机前往目标区域的途中提供。同时,需与地面部队和其他火力支援机构进行协调,以确保炮火不会危及其射程内的飞机,并且友军不会被误认为是敌军。

2)当飞机到达CP点后,末端控制员与任务飞机建立联系后,任务飞机向控制员报告飞机状态,飞机检入报表如图4所示,末端控制员将本次任务的目标信息、任务规划、航线等信息向飞行员介绍,并将九行简令发送给飞机。

3)一旦飞行员能清楚地识别敌方友军并获得目标,前方空中管制员给予飞行员攻击许可,飞机飞往IP点,开始实施攻击。

3 特征分析

美军近距离空中支援是指利用固定翼飞机和旋转翼飞机,通过对敌目标实施打击,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空中支援行动。空军和海军陆战队均负责向参与地面作战的友军提供空中支援。美军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多次战争的检验,近距空中支援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受到了美军高度重视。在美军挺进巴格达的作战中,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行任务中约75%属于近距离空中支援性质[6]。与空军近距支援作战相比,海军陆战队在作战过程中呈现出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支援对象不同。空军负责向陆军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海军陆战队通常会提供自己的近距离空中支援。根据美军陆军参谋长约翰逊与空军参谋长麦克康内尔遂于 1966年签署的 Johnson-McConnell协议,规定由空军统一担当固定翼飞机对陆军的CAS支援。随后在1975年发布的信函概述了空军和陆军对空中力量的理解,这封信函为日后的CAS作战准则奠定了基础[7]。该理论要求战术空军能够通过攻击与友军接触的敌方地面部队来支援陆军。空军条令也明确规定了提供这种CAS任务。美军海军陆战队对CAS的看法则大为不同,其作战方式强调联合兵器火力与空中火力为总体计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海军陆战队在1935年成立建制内独立的航空兵部队,“以支持舰队海军陆战队登陆作战及战场行动”。海军陆战队的空地特遣部队中包括一支提供火力支援的航空兵分队。此空地协同作战方式一直延存下来,原因在于历史上特遣部队总是轻装部队,需由空中提供火力支援。另外,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兵部队传统上多在战术层面上活动,不需战略轰炸机,因此避开了空军内部对如何最有效运用空中力量的争议[8]。

图3 近距空中支援作战网络示意图

图4 CAS飞机检入报表

二是作战环境不同。陆军负责在全球不同规模的固定的战区内进行地面作战。空军负责向陆军提供空中支援,通常是从这些战区的既定基地提供的。海军陆战队计划主要在世界任何地方执行远征行动,因此海军陆战队负责提供远征特遣队,可派往世界各地,特遣部队由指挥、地面、航空和支援分队组成。这些部队的组织和规模取决于他们的具体任务。海军陆战队航空分队向其地面分队提供空中支援任务。如果必要的话,它的飞机将首先从船上起飞,一旦建立起防御区域,它将立即移到岸上的空中警戒带上。

三是作战能力不同。为满足CAS作战需求,美国空军和海军陆战队选择了不同的飞机来执行CAS任务。1966年美空军吸取越南战争教训,开始发展近距空中支援专用飞机A-X,其产物为1977年开始列装作战部队的A-10飞机,并在此后通过升级改造持续提升近距空中支援能力。美国海军陆战队在20世纪70年代初装备了AV-8A型 “鹞式”飞机,后来他们用功能更强的AV-8B取代了所有的AV-8A。空军和海军陆战队认为他们的飞机能够执行有效的近距空中支援任务,例如,其飞机具有相似的能力:

1)速度、机动性和尺寸,这对飞机的生存能力很重要;

2)准确携带和投射各种武器的能力,这对摧毁各种目标很重要;

3)白天、夜间和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能力,这对可用性和响应能力很重要。

然而这两类飞机的显著区别在于,A-10需要成熟的空军基地,而AV-8B的垂直/短距起降能力将使其能够在船舶和简陋的场地上运行。这是根据其作战目的和作战环境不同决定的,而后者的明显优势在于迅速的响应和较短的运输时间:舰艇航母或简陋的场地可以停放在让飞机飞行时间最短的位置,能够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同时还可以帮助飞机尽快补足燃料、装满弹药,并能迅速回到战场再次实施打击。因此,美国海军陆战队的AV-8B“鹞式”飞机具有更强的续航能力以及灵活性。

4 结语

纵观历史,海权与世界强国相伴相生、互为倚重,实现由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历史跨越,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周边局势日趋复杂,我军对CAS作战样式需求日益迫切。海军陆战队近距离空中支援势必成为进攻作战的重要样式;未来在空地/空海联合作战、海军陆战队空地特遣部队作战中将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海军的近距支援作战能力与外军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近年来的追赶速度较快。目前中国正在建造某国产航母,采用滑跃起飞、拦阻降落方式,搭载的某重型舰载机是一种以制空为主要任务的多用途战斗机,然而我军尚缺少相关对地攻击的轻型舰载机。此外,从美军海军陆战队近距支援作战情况来看,海军陆战队的指挥控制系统对完成各种艰巨复杂的近距支援作战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和完善海军陆战队指挥控制系统应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由于中国海军并没有“全球作战”的需求,也不必盲目“跟风”美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海军两栖战的发展道路是最重要的。

猜你喜欢

指挥官火力海军陆战队
美海军陆战队155毫米M777牵引式榴弹炮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演习期间发射M777 155毫米榴弹炮
战斗指挥官
燃!燃!燃!海军陆战队某旅火力全开
大指挥官 2.0T四驱臻享版
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手持M40A6狙击步枪美国海军陆战队狙击手手持M40A6狙击步枪
广汽菲克Jeep 指挥官
美国海军陆战队训练进行中
轻度火力
指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