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头癌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20-04-13贾富鑫刘萌萌刘江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胰头淋巴结因素

贾富鑫,刘萌萌,刘江伟

(1.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肝胆外科,河南 洛阳 471000;2.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控制所,河南 洛阳 471002;3.新疆军区总医院 新疆特殊环境医学重点实验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约90%的胰腺癌发生于胰头部,手术治疗是患者唯一可获得治愈机会的方式[1-2]。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胰头癌外科手术切除率也不断提高,但其诊治现状仍不乐观,患者预后大多没有得到显著改善[3]。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尚缺乏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的肿瘤标志物[4]。研究发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均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过程[5-6]。为更确切地反映胰头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本研究联合检测胰头癌患者uPA与Ki-67的表达水平,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于新疆军区总医院(3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34例)接受胰头癌根治术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5例,女27例,年龄为28~79岁,平均(58.65±1.30)岁。肿瘤大小(瘤体最大径)≤2 cm者2例,>2 cm且≤4 cm者50例,>4 cm者20例。高、中、低分化腺癌分别为24、34、14例。TNM(UICC 1997年版本)分期:Ⅰ~Ⅱ期33例,Ⅲ~Ⅳ期39例。淋巴结转移43例,无转移29例。远处转移12例,无远处转移6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胰腺导管腺癌;(2)无其他肿瘤史;(3)术前未接受化、放疗及其他任何治疗;(4)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胰体尾部癌、非原发于胰腺的转移癌及多发癌除外。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获取患者生存或死亡信息。本研究经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uPA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uPA、Ki-67阳性切片(随试剂一起包装)作阳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兔抗人uPA单克隆抗体(浓缩液),工作浓度为1∶50,购自武汉博士德公司。鼠抗人Ki-67单克隆抗体(浓缩液),工作浓度为1∶50,PV-9000试剂盒,DAB显色液,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由病理专科医生独立观察切片,每例切片在400倍镜下随机选取5个视野进行计算并取其平均值,uPA和Ki-67蛋白表达均以切片中染色细胞比例10%以下为阴性,大于或等于10%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72例患者中共有65例获得完整随访,失访率为9.7%(7/72),随访时间为4~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年生存率为44.6%。

2.2 uPA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72例患者uPA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9%(46/72)及76.4%(55/72),其中39例(54.2%)uPA(+)/Ki-67(+),7例(9.7%)uPA(+)/Ki-67(-)组,16例(22.2%)uPA(-)/Ki-67(+)组,10例(13.9%)同时呈阴性表达,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263,P=0.026)。uPA和Ki-67蛋白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χ2=9.841、4.844,P=0.007、0.029)、临床分期(χ2=13.543、10.484,P=0.004、0.015)及淋巴结转移(χ2=14.182、3.182,P<0.001、P=0.044)有关,Ki-67与肿瘤直径存在相关性(χ2=8.905,P=0.012),uPA和Ki-67均与远处转移等无相关性(均P>0.05)。

2.3 生存分析比较uPA(+)/Ki-67(+)、uPA(+)/Ki-67(-)、uPA(-)/Ki-67(+)及uPA(-)/Ki-67(-)组患者术后生存曲线,uPA(-)/Ki-67(-)组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χ2=50.483,P<0.001)。见图1、表1。单因素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Long-rank检验)显示,uPA及Ki-67过表达(均P<0.001)、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01)、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3)、临床分期(P<0.001)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01)、临床分期(P=0.002)、uPA(P=0.001)及Ki-67过表达(P=0.001)是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总生存预测方程建立合理(χ2=69.221,P<0.001)。见表2。

图1 胰头癌组织不同uPA/Ki-67表达情况患者生存曲线

表1 胰头癌组织不同uPA/Ki-67表达情况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表2 胰头癌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论

uPA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其与纤溶蛋白酶结合后可溶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是肿瘤细胞发生侵袭和转移的先决条件[7],其存在于许多肿瘤细胞内,并可用于肿瘤预后风险评估及作为可能的治疗靶点[8-10]。He等[11]研究认为,外周血中的uPA mRNA可作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潜在的不利预后的生物标志物。董爱芬等[12]研究表明,uPA与口腔癌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评估口腔癌病情及预后的指标。Lampelj等[13]研究发现,uPA和PAI-1在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关键作用,两种蛋白水解酶水平升高与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本研究显示,uPA与胰头癌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提示uPA可作为评估胰头癌病理分型的一项指标。同时,本研究发现uPA阴性组胰头癌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uPA阳性组,uPA为影响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因子。临床分期高的胰头癌患者uPA表达率更高,预后更差。

Ki-67是一种存在于增殖细胞中的核蛋白,又称为MKi-67,在细胞增殖的G1、S、G2和M期中均有表达,但在G0期不表达[14]。Ki-67可作为反映肿瘤细胞群体增殖活性的可靠标记物[15]。研究表明,Ki-67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影响患者预后[16-19]。秦娟等[20]研究发现,Ki-67、P5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协同促进胃癌发展,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陈卓等[21]研究认为,Ki-67和P63表达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许金金等[22]认为,Ki-67高表达与脑胶质瘤侵袭性高有关,可作为评估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较敏感的指标。本研究发现,Ki-67的表达与胰头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密切相关,这与既往胰腺癌报道内容一致[23-25],提示Ki-67与胰头癌高增殖、浸润生长和转移有关。同时,生存分析显示,Ki-67为胰头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受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降解等多种因素调控,uPA和Ki-67均参于上述过程。本研究显示,72例胰头癌患者中uPA和Ki-67同为阳性的概率为54.2%(39/72),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表达呈正相关,这与其在其他肿瘤中的报道一致[26-27],表明在肿瘤发生发展中uPA和Ki-67可能共同参与细胞的增殖失控。同时,uPA和Ki-67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在胰头癌的演变过程中,uPA与Ki-67是一对协同因素,均可影响胰头癌的淋巴结转移。uPA和Ki-67均与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性,这可能与胰头癌较胰体尾癌患者临床表现出现早、患者及早得到手术治疗概率高有关。本研究随访结果显示,uPA和Ki-67均为阴性组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其他组。经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后发现,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uPA及Ki-67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联合检测uPA及Ki-67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更确切地评估胰头癌患者预后,两指标均阳性者术后复发可能性较大,需加大随访密度。

综上所述,uPA与Ki-67在胰头癌进展过程中是一对协同因素,其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胰头癌侵袭力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猜你喜欢

胰头淋巴结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按摩淋巴结真的能排毒?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部彩超对壶腹部、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