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直肠癌的防治
——采访章学林主任

2020-04-13采访整理长歌编辑丙乙

科学生活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林直肠直肠癌

采访整理/长歌 编辑/丙乙

老百姓口中的大肠指的是结肠和直肠(包括肛管)两部分,“大肠”最末端的十几厘米解剖学上称为直肠,其余部分称为结肠,直肠与结肠没有明确的解剖分界,整个结直肠长约1.5米左右。所以,结直肠癌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大肠癌”,是现代医学病名,可出现在结直肠的任何部位,是消化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中医历代文献并没有“结直肠癌”说法,但有大量类似于结肠癌、直肠癌临床表现的描述与诊疗记载。因为古代没有肠镜、显微镜等精密仪器,因此难以准确诊断结直肠癌这样的内脏器官的肿瘤性疾病。但是,中医对体表肉眼可以发现的肿块类疾病进行过分类,将其中形态高低不平、质地坚硬、不易推动的一类疾病命名为“岩”,如生于乳房的称乳岩、生于舌部的称为“舌岩”、生于颈部的称为“石瘿”,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乳腺癌”“舌癌”“甲状腺癌”。

直肠癌在中医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锁肛痔”。中医将直肠的疾病统称为痔,而直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并发直肠梗阻,就好像肠子被锁住了,所以形象地称为“锁肛痔”。

从临床表现看,古代中医的“锁肛痔”与现代医学的“结直肠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中医虽仍沿用或保留了“锁肛痔”之名,但更多的是借鉴了现代医学“结直肠癌”的命名,两者的诊治范围几乎完全重叠,高度吻合。

有位35岁女性患者因便血、乏力前来就诊,诊断为结肠癌,行微创结肠癌根治术。三个月后,患者血液检查肿瘤标记物升高,进一步检查发现肝中有一个3cm、一个5cm的病灶,考虑到患者非常年轻,建议手术切除肝转移癌。手术后,经过化疗、中医药治疗、靶向药物治疗,仍在两个月后再次出现肝脏多发转移。这位患者有家族史,她的母亲10年前曾患结肠癌,在我院临床治愈。

从发现到过世,甚至不到一年时间,病程很短。而这位患者是位二胎妈妈,大的孩子尚未超过十岁,小的孩子还未上学。疾病后期,患者乞求的眼神中充满了求生欲,让人心生怜悯与不忍。

《科学生活》:结直肠癌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挥之不去的阴影,会给患者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

章学林老师:癌症对于个人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即便能手术,如果肿瘤发生在离肛门比较近的直肠下端,还得牵涉到肛门是否可以保住或者直肠是否要改道的问题。有一部分患者肿瘤离肛门比较近,发现时已不是早期,那么肛门保留就有一定的困难;还有一部分患者勉强保留下肛门,却可能存在手术不够彻底,或者虽然保留了肛门,但是肛门的功能不健全,比如排便很难控制、失禁等,非常痛苦。

结直肠癌对人的伤害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伤害。比如,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患结直肠癌,这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失独家庭的父母晚年是相当孤苦、凄凉的。

除了身体和精神层面的打击,还有经济上的负担。药物的发展、治疗手段的更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非常高。不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家庭因病返贫,甚至倾家荡产,但仍是人财两空。

此外,结直肠癌和遗传有关,一人患结直肠癌,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都需要提高警惕,这也给患者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此,大家才都期盼能够“防患于未然”, 防止结直肠癌的发生, 防重于治逐渐成为共识。

《科学生活》:结直肠癌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年龄上呈年轻化趋势,这是不是和我们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

章学林老师:相对而言,结直肠癌发病率最近三十年明显上升,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天约1 000人确诊患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发病率之所以明显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以前中国的胃癌发病率高于结直肠癌,现在正好相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胃癌。老百姓中流传着一个更通俗的说法:“穷人容易得胃癌,富人容易得肠癌。”

我个人认为这和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无关系。第一,过去中国人食肉量偏少,多以粗粮为主,而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大鱼大肉的生活。粗纤维进食过多,容易得胃癌;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进食过多,粗纤维食品摄入较少,大便量就会减少,容易患结直肠癌。第二,食用经过不正确的存储和加工的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比如冷冻时间过长的“僵尸肉”、腌肉、烧烤、煎炸类食物等,容易致癌。第三,现在大家运动量少了,一些“久坐族”容易出现便秘,导致肠道里的有害物质停留时间相对更长,容易对肠黏膜屏障造成损伤,进一步对个别的组织细胞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恶变。

《科学生活》:哪些人容易得结直肠癌?

章学林老师:结直肠癌的发病有一定的特征,与以下因素关系密切。

第一,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我国人群从40岁开始结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0岁到80岁之间属于高峰区。

第二,性别。临床上看来,男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第三,结直肠癌家族史。有数据表明,如果家中有一位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话,此人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上升1.8%;家中有两位一级亲属患结直肠癌的话,此人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接近7%。可以说,一旦有家族史,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是很高的。

第四,炎症性肠道疾病。最多见的是结肠炎、克罗恩病,这些疾病患者随着慢性炎症的发展以及炎症对肠道的不断刺激,结直肠癌的患病风险也会相对较高。

第五,糖尿病患者。大量临床数据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约30%。

第六,不良饮食习惯。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的人群以及粗纤维摄入过少的人群患结直肠癌风险较大。

第七,肥胖。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每增加5个点,结直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9%。

第八,吸烟与饮酒。现在普遍认为吸烟与饮酒都和直肠癌的发病有直接相关。

《科学生活》:结直肠癌有哪些值得引起注意的早期临床表现呢?

章学林老师:结直肠癌在早期症状表现比较隐匿,即使是医护人员自己患病,也很难在不借助检查的情况下早期发现。早期被发现的结直肠癌多来自于“意外”,比如息肉切除、体格检查等。可以说,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甚至无丝毫“异样”。

在医学上,发生于靠左边的结直肠肿瘤预后要比靠右边的结直肠肿瘤预后要好。靠左边的肠道指的是靠近直肠的末端,靠右边的肠道指的是大肠的起始部分。这是因为,直肠末端的直肠癌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发现。直肠末端的直肠癌早期症状有大便习惯、性状的改变,如大便次数的增多,而且这个部位的直肠癌出血容易被发现,因为血的颜色是鲜红的。

相反,如果是大肠起始的升结肠部位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小,经过肠道的消化、稀释、混合,排出体外时甚至可能不再呈红色,患者容易忽视。这样肉眼不可见的出血我们医学上称之为隐血。此类患者往往是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才前来就诊的,如乏力、腹痛、腹胀、贫血以及后期的消化道梗阻,这时患者已经出现较为严重、时间较长的出血。

所以,我们要尽早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比如大便的隐血检查,如果出血较为严重的话,提示有患结直肠癌的可能。

《科学生活》:平时该如何科学饮食、健康生活来预防结直肠癌?

章学林老师:肿瘤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造成的,所以一级预防是相当困难的。但还是建议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引起重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少吃肉食尤其是加工肉食,少吃煎炸食品,多吃粗纤维食物,把体重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及时治疗糖尿病,尽早治疗良性肠道疾病,如肠道息肉,对肿瘤的预防有所帮助。

我们相对容易做到的是二级预防,也就是早期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治愈率甚至可能达到90%。建议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检查,多关注自己的排便情况。比如,大便习惯是否有改变,是否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是否有原因不明的贫血。

三年前,有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化疗两次后,由于多种原因中断化疗,仅应用中草药治疗。近两年的随访结果表明,病情稳定,没有复发和转移。

近日,有位84岁的女性患者,四个月前在外院肠镜检查明确诊断为升结肠癌,由于家属担心手术风险等问题没有进行治疗。后出现消化道梗阻无法进食的情况,来我们科室就诊。在综合考虑了患者的情况,进行了抢救性手术,不仅解除了梗阻,还完整切除了病灶,围手术期的治疗也是有惊无险。患者恢复顺利,术后三天就下床活动,五天恢复正常饮食,一周即出院。

《科学生活》:早期发现对于结直肠癌的诊治而言,无疑是不幸中的大幸。如何诊断结直肠癌?

章学林老师:如果是仅仅怀疑可能会患上结直肠癌,而无明显的结直肠癌方面的临床表现,那么立即行肠镜检查并非上策,因为肠镜检查费用不低、需要预约而且检查前的肠道准备和检查过程会有些不适。因此,建议先进行方便易行的大便隐血检查,即留取大便送化验,查看是否有肉眼不易看到的出血,即隐血。如果大便隐血检查为阴性,一般没有问题;一次大便隐血检查出现一个“+”或者两个“+”,也有可能是假阳性。因为进食肉类食物、动物内脏、鸡鸭血等都可能会出现阳性结果,可以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几天后再次进行检查。如果多次大便隐血检查都呈阳性,那就一定要进行肠镜检查了。大便隐血检查可作为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重要筛查手段,高危人群可半年左右检查一次。

曾患结直肠癌的患者、有息肉病史的患者、大便隐血阳性患者需进一步明确是否患结直肠癌,首推肠镜检查。肠镜不仅能发现肠道的异常情况,而且还能进行活检,尤其是对于是似而非的情况,活检非常重要,因为活检病理才是肠道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血液中的肿瘤标记物不宜作为结直肠癌的第一步筛查。肿瘤标记物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指血液中某些与肿瘤可能有关的检测项目,它可能提示肿瘤的存在。对于肠癌患者,肠道肿瘤标记物缺乏特异性,肠道肿瘤标记物的增高,不仅可能提示结直肠癌,也有可能提示其他消化道肿瘤,甚至某些炎症、肺癌等,而且约40%的肠癌患者即使明确诊断为肠癌,血液中的肿瘤标记物也不会增高。

《科学生活》:中西医对于直结肠癌的治疗有何不同呢?围手术期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章学林老师:在直结肠癌的治疗方面,主流医学有四大法宝: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在治疗方面,我们科室严格执行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制订个体化的全程管理方案,就是说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方面和兄弟医院并无差异,而且将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理念贯穿于治疗始终,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

而且,我们还有一大法宝:中医药。中医强调辨证论治,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临床症状、舌苔脉象等,制订中医药诊疗计划,一人一法一方,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体内环境。临床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提高结直肠癌治愈率、延长带病生存期、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医药有着千年的历史与经验,广受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在治疗直结肠癌方面也有着丰富经验。现在,中医药的应用就更广泛了。在我们科室,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的重点,并不限于手术治疗后,更多的是在围手术期,这可以使患者平稳的渡过手术难关。尤其是结直肠癌患者与其他癌症患者不同,有两个情况会迫使医生不得不开刀:出血、肠梗阻。不进行治疗,患者危在旦夕,所以无论患者年纪,都不得不考虑开刀。老年患者、身体基础条件不佳的患者也不要放弃手术治疗的机会,可以考虑中医药先扶正,再进行手术祛邪。

手术开始之前,为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可使用一些健脾补气的中药。对于全身症状明显、基础疾病比较多或老龄高龄患者,手术前的准备非常关键,这时常需要配合一些中医药治疗。比如,可以使用中医药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手术耐受能力,促进术后消化功能的恢复,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肠道准备时期,对于不能接受泻药的患者可以使用理气润肠类中药,药性相对缓和,患者更容易接受。除此之外,手术前后应用穴位敷贴、针刺、艾灸等都能对患者有较大的帮助,治疗作用不可低估,也能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手术结束后,中医药就能起到加快患者康复的作用。现在,结直肠癌术后大多2一3天后可以开始进食了,多数患者2一3天就可以下床活动。针灸、穴位敷贴等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排尿,为早日拔除导尿管提供保障。一些中老年患者基础疾病比较多、心肺功能也比较差,手术后恢复缓慢,用中药内服外敷可取得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一些不能耐受化疗的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只要没有肠漏等并发症,都建议尽早服用中药,应用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尽早恢复消化道功能。

总的来说,中医药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术后快速康复有重要意义,应用得法,事半功倍。

《科学生活》:贵科室有哪些不同的就医方式,可以起到怎样的效果?

章学林老师:我们科室同其他医院胃肠外科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中医药方法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患者就诊之初,我们就会依据每例患者自身特点,综合评估,与肿瘤内科、放射医学科、病理科、介入治疗中心、内镜治疗中心等学科协商协调,制订适合个人特点的最优诊疗计划,并组织实施。诊疗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还会充分考虑患者本人及家属的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医院各部门、医生与患者、患者家属两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挖掘各方潜力,争取最佳结果。这是目前治疗肿瘤比较先进的理念。以前是患者围着医生转,在多个科室之间诊疗而最终无所适从;现在是医生围着患者转,诊疗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医生一站式解决,既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也为患者排除小道消息甚至欺诈信息的误导。

患者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指导,医生可以对疾病有更全面的理解。举例来说,多科室评估后,可以确认一部分结直肠癌患者需要先进行辅助放化疗,让肿瘤变小以后再开刀,这样的好处是让原来无法完全切除的肿瘤可以完全切除、复杂的手术变得简单,甚至原来有些不能保肛的直肠癌患者可以保住肛门,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提高了生活质量。

《科学生活》: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来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呢?

章学林老师:手术后,可以在正规医院进行一段时间的中医巩固治疗来改善内环境,调整机体阴阳平衡,防止复发。但我并不主张患者长期、大量服用某些药物进行预防结直肠癌,是药三分毒,无论是何种药物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体内没有肿瘤存在,治疗就可以告一段落。不必为了治疗而治疗,也不要听信“偏方”。

值得注意的是,定期的随访很重要。要按医嘱定期检查,一旦病情出现变化,还可以及时干预,甚至再次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疗效有时还很满意。

猜你喜欢

学林直肠直肠癌
当代学林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完形填空专练(五)
学林新语
学林人物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GRP及GRP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