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年级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家庭干预

2020-04-12刘继华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儿童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儿童人格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时期。促使儿童攻击性行为转变的首要环节是挖掘行为背后的原因。促使儿童攻击性行为转变的家庭干预措施包括:明白行为后果,拒绝暴力示范;传递正能量,激发向善的力量;教之以法,培养良好品质。

【关键词】儿童;攻击性行为;家庭干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28-0245-02

攻击性行为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行为。所谓攻击性行为(Aggressive Behaviour)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包括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1]。小学低年级是儿童人格发展和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时期。由于攻击性行为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正常教学秩序、人际关系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如何预防儿童攻击性行为发生成了诸多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下面以一个6岁小男孩攻击性行为的成功转变为例,说明家庭教育在孩子攻击性行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

1   一个攻击性行为案例

月月是一个6岁的小男孩。自入学的第二个月开始,就有家长经常找月月妈妈“投诉”:月月攻击性太强,而且出手“狠”,爱用拳头和脚攻击人。月月的攻击对象比较固定,其中攻击最多的就是小李同学。如有一次,他去找小李一起玩,但小李不想和他玩,他就去拉小李一起玩,结果把小李给摔倒了。妈妈知道后,对月月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月月的表现都很好。但学期的最后一个月时,月月的“老毛病”又犯了。

如他的同桌女生小朱的妈妈就向月月妈妈反映:“你们月月天天打我女儿!今天又推她又打她!”月月妈妈赶紧找月月了解情况,月月说:“我今天下课不小心摔倒了,小朱就猛一下跳到了我背上,我喊了她下来,她不下来,我就把她推下来了。”后来,在两位妈妈的教育下,两个孩子都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但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不知什么原因,月月又和班上一个叫小张的男生打架,两人脸上都被抓出了一点小伤。期末考试当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又打小李了,把小李眉毛上面给打出了一个大包。期末家长会当天,小李妈妈为此专门找月月妈妈聊了很久。

2   儿童攻击性行为行为背后的原因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导致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儿童攻击性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促使儿童攻击性行为转变的首要环节。虽然每一次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导火线都不同,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也千差万别,但家长有必要对孩子每一次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作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一方面针对每一次的行为表现作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另一方面深入思考导致这些行为表现的深层次原因,由此才能从根源上杜绝类似行为再次发生。

对于月月的攻击性行为,月月妈妈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模仿暴力动画片中人物的暴力行为。月月的很多攻击性动作都是模仿《奥特曼》里的人物的。②模仿幼儿时期一个小伙伴的恶作剧行为。幼儿时,月月经常和一个比他大一岁的男孩一起玩,那男孩就经常带着他对人搞恶作剧,如故意丢石子打人。③模仿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月月妈妈原来经常在月月表现不好的时候,忍不住在他小屁股上拍几下,并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妈妈实在忍无可忍了,怎么说你都不听,所以才生气打你。”④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强,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就是对的,别人都得听他的。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前3个原因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即通过观察学习了他人的暴力行为,从而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反应。这是外因,是他人的示范对儿童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影响。而第4个原因则是内因,是孩子缺乏一种仁爱精神,因而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

3   促使儿童攻击性行为转变的家庭干预措施

在深入分析儿童攻击性行为表现的背后原因的基础上,家长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1  明白行为后果,拒绝暴力示范

家长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引导孩子认真思考攻击性行为对自己和他人可能造成的伤害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从而让孩子通过自我反思明白攻击性行为的严重后果。同时,家长也应该让孩子对他曾经模仿的“榜样”有清醒认识,如《奥特曼》中暴力行为的负面影响和危害。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小学低年级孩子是完全能够理解并拒绝模仿的。

3.2  传递正能量,激发向善的力量

当孩子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时,便会产生改变现状的动机。这时,家长应努力传递正能量,激发孩子向善的力量。

3.2.1  通过阅读爱心图书来传递爱的力量

可以选择一些以爱心、宽容、理解、友爱为主题的图画书作为亲子共读的内容,以爱育爱,让孩子在体会爱、感受爱的过程中学会爱。

3.2.2  从孩子喜爱的动画片中寻找善的榜样

如月月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妈妈就引导他:在那一群羊里,虽然懒羊羊是最懒的,但其他羊并没有因此嫌弃它、欺负它,反而特别照顾它,从而让孩子明白这就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是值得学习的。

3.2.3  从孩子自身挖掘善的种子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内心都会有善的种子值得挖掘。月月有一个特点是对小动物特别有爱心,绝不伤害小动物。妈妈便以此为契机与他交流:“为什么对小动物都不忍心伤害,却要伤害小朋友呢?”月月说:“因为我喜欢小动物呀!”于是,媽妈引导他将对小动物的这种爱心和同情心用到小朋友身上,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小伙伴。

3.3  教之以法,培养良好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为人处事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是促使孩子攻击性行为转变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月月对自己的攻击性行为有充分认识后,妈妈鼓励他要努力超越自己,做一个全新的月月。月月对“超越自己”这一说法感到好奇,并表示努力尝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妈妈每天都会特别留意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随时提醒月月,他也很努力地按照妈妈的提醒去做,包括礼貌、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主动多做事等各个方面。每天晚上,妈妈都会把他当天超越自己的表现一一数给他听,面对妈妈的表扬,月月自然很高兴。几天后,妈妈不再随时提醒他了,而是鼓励他在不需要妈妈的提醒下也要做到超越自己,那才是更大的进步。月月当然高兴地答应了。这样,不到一个月,月月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再也没有攻击性的行为表现了。

综上所述,虽然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难以避免,但只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能够充分重视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可以得到根本性改变的。

【参考文献】

[1]吴汉荣,余毅震,徐学俊.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0(8).

【作者简介】

刘继华(1978~),女,四川眉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