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深度解析能力探究

2020-04-12马海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

马海

【摘 要】本文立足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时代背景出发,找准情感基点”“环境描写出发,把控诗词基调”“诗歌情节出发,感悟全诗内涵”三个方面,深度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感与文学内涵。

【关键词】诗词鉴赏;诗词背景;环境描写;诗歌内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24-0106-02

唐代作为古诗兴盛的巅峰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杰出的诗词作品,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有代表性的古诗词作品,是诗圣杜甫晚年所创作的典范之作,体现了伟大诗人杜甫心系天下苍生的博大情怀与对统治者不作为的鞭挞。那么,针对这首文学作品又该如何赏析呢?笔者认为,应先深入解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背景,正确把控文章的主旨内涵;然后从环境描写与故事情节展开分析,掌控全文基调。此外,对比诗人前、后期的作品也有助于了解作者的情感经历,达到全面解析文章内涵的目标。

一、时代背景出发,找准情感基点

“人情练达即文章”是古人对文学的深刻认知,优秀的作品都有着深厚的时代意義,是作者凝炼自身情感,就某件事情写下的人生感悟。带领学生了解文章思想及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文章内涵,从而达到以文章为起点,带动学生全面品味古诗美感,体会传统文化魅力的目标。掌握时代背景是理解诗词的重要途径,作者经历不同,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也会有差异。赏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如此,应结合时代背景。唐肃宗二年,一代诗圣杜甫因备受排挤,弃官辗转至巴陵,通过亲友帮助,在浣花溪边垒起一座茅屋,也算有了容身之所。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周围各地仍是多灾多难。随着一场大雨的来临,茅屋被毁,杜甫的生活再次跌入谷底[1]。从时代背景出发,学生会对这首古诗有初步了解,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也确实如此,诗人杜甫即便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仍有兼济天下的文人之态,关心天下寒士是否也在经受如此磨难。虽然不得朝廷重用,但是杜甫所展现的是一种宏大的精神境界。结合时代背景,更能体会诗歌内涵,找准本诗情感基点。金圣叹对杜甫也做出了肯定的评价:“盖少陵忠孝士也,匪以忠孝之心逆之,茫然不历其藩翰,况于壶奥。”时代背景是打开古诗词“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教师的解析,学生能找到诗中关键句子并加以分析,从而以情激情、找准情感重点。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古诗,可以使学生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滋养,丰富情感世界、提升艺术想象力、促进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环境描写出发,把控诗词基调

所谓环境描写是指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狭义的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分析环境描写往往是解析诗歌的关键,通过分析环境的具体描述,学生能够联想到熟悉的诗歌文学基调,从而更好地体会诗歌内容,提升古诗词解析能力[2]。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开篇便进行了详细刻画,八月,仲秋时节,狂风骤起,杜甫的茅草屋几乎被风掀翻,茅草散落在对岸的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在树梢上,飞得低的茅草飘洒沉落在池塘。学生在体会环境描写之余,不禁会想到,秋季的风都抵御不了,这样一个茅草屋在冬季怎能抵御严寒呢?不禁让人悲恸伟大诗人杜甫的生活环境。在诗中还有一段环境描写:风雨停歇,天空中的乌云如漆黑的墨,仲秋的天阴阴沉沉。这更像是杜甫的内心写照,表达了无奈与失落的心情。从这两段的环境描写不难看出全文基调偏向忧愁、寂寞、伤感,文风低沉。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会深刻了解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本诗写实的环境描写深刻反映了时代特征,茅屋也如同一个符号,昭示着当时社会环境的凄惨。学生不禁会想,连诗圣杜甫都只得一隅茅草屋安身,那广大百姓又当如何?可见环境描写是十分重要的,既能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暗喻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又能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为推动诗歌情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诗歌情节出发,感悟全诗内涵

若将古诗的中心思想比作骨架,古诗的情节发展则是其血与肉,只有丰富的情节安排才能让读者感悟深刻,反复回味。传统古诗词教学收效甚微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缺乏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详细解析。因此教师可带领学生从诗歌情节出发,深度感悟古诗词的内涵,以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成效,实现古诗词教学高质量与高效率地开展。教师要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具体情况,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置身于诗歌情节之中,产生情感共鸣,实现全面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能力的重要目标[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节安排可谓精简干练。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杜甫年老无力,竟当着杜甫的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杜甫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可见杜甫生活环境窘迫,也不得村中人照顾。而这些抢夺茅草者是一群孩子,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可见当时社会何等混乱,对于稚子的德行,家长也忙于生计无从教导。对照下文,棉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更能引发学生共鸣。从描写生活中的小细节入手,更突显情节的真实性。即使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之中,杜甫却更想通过自己的诗歌为“天下寒士”呐喊,这才是全文最宝贵的地方,也是诗歌情节发展的高潮。赏析诗歌情节,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涵,并产生感悟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感受诗歌有声有色、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达成读懂诗意、感悟诗情的目标。

总之,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达成的,需要教师持续努力、积极探索。在日后的实践中,笔者将对古诗词鉴赏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甫.时代镜像——唐宋民生诗赏析——悲陈陶[J].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2014(6).

[2]刘欣.生命悲歌—杜甫疾病诗赏析[J].中国医学人文,2017(6).

[3]王丽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初探[J].求知导刊,2016(3).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
同中求异,比中求解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从诗歌内在脉络鉴读古典诗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探析
一字一词总关情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