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固元”针法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观察*

2020-04-12宋楠楠马继红夏洪晨黄修显林恩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9期
关键词:针法盆底疗程

宋楠楠,马继红,夏洪晨,黄修显,林恩德,陆 斌**

(1.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 溧阳 213300;2.江苏省中医院 南京 210029)

前列腺癌是泌尿及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8 年全球185 个国家36 种癌症统计数据表明:前列腺癌发生率于男性癌症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1]。前列腺癌根治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是当前未转移前列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2],但术后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主要并发症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 UI)发生率波动在6%-20%,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目前,西医治疗RP后UI虽然取得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症状改善有限,总体疗效不甚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寻求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针灸作为我国医学的特色疗法,绿色安全,改善UI疗效明显。“益气固元”针法是陆斌主任根据其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种振奋人体正气、调节脏腑功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陆斌主任应用“益气固元”针法治疗RP后UI患者取得较好疗效。为进一步评价其疗效,本研究应用“益气固元”针法治疗RP 后UI 患者40例,具体情况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40 例病例均为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及泌尿外科的RP 后UI 患者。按照就诊次序分为2 组,即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研究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辨病标准

小便不禁[4]:即清醒时小便自出不觉者。

肾气不固型:小便不禁,小便色清、细长,畏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部及膝部酸软无力,舌淡,脉沉缓或沉细无力。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对于RP 后UI的西医诊断,国内外目前均未有统一的标准,课题组现结合泌尿外科学[5]及Vinay Prabhu[6]对RP 后UI 诊断定义制定,诊断标准如下:①排尿不受主观意识控制;②有RP 史,且病理诊断符合者;③尿垫试验(+):24 h 尿垫试验,尿垫重量增加4g者:或尿垫日用量>1片者。

1.3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已行RP 切除、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者;符合诊断标准且术后1月以上;50岁≤年龄≤80岁;自愿参加本次临床研究并且积极配合者。

1.4 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者;前列腺术后完全UI 者;由神经或内分泌等因素导致UI 者;已行膀胱造瘘术或尿道括约肌重建者;电针使用不适者;认知功能障碍者;泌尿系统感染者;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5 治疗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给予RP 后UI 常规行为疗法指导)

1.5.1 对照组

治疗方案:盆底肌训练。具体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收缩训练,深呼吸维持6-8 s,并且同时进行肛门、会阴、盆底肌收缩。可采用站位、坐位和卧位3 种体位训练,100 次/组,3 组/d,1 个月为1疗程,连续进行3个疗程。嘱患者可逐渐延长每次收缩时间。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固元”针法。“益气固元”针法共分为2个穴位组(仰卧位和俯卧位各一组),首次治疗体位为俯卧位。治疗时每次选择1个体位,隔日针刺1 次,每周治疗3 次,然后换成另外1 个体位进行治疗,如此反复,1 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 个月。“益气固元”针法穴位处方如下:①仰卧位取穴:气海、关元、曲骨、外归来(脐下4 寸,旁开3 寸,双侧)、阴陵泉(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太冲(双侧)。电针配穴:外归来一关元;外归来一曲骨;三阴交一阴陵泉(双侧)。仰卧位针刺时嘱患者排空尿液。②俯卧位取穴:肾俞、气海俞、关元俞、秩边、次髎、会阳。电针配穴:关元俞一肾俞、秩边一次髎。俯卧位均为双侧取穴。盆底肌训练方法同对照组。具体操作:针刺方向:秩边穴向内下方倾斜约15度,其余穴位均为直刺。针刺深度:秩边穴:60-70 mm、余穴为:30-35 mm;循经感传:腹部和骶部穴位以针感传至膀胱、会阴及尿道部位为准。其中次髎进针应到达第二骶后孔中,针感向会阴部放射为宜,秩边亦要求有向会阴部放射感;阴陵泉、三阴交刺激1-2 min。其余穴位以得气为主,针感以腧穴酸胀为佳,疼痛次之。电针设定方案:选择连续波,电针频率选择:1-2 Hz,刺激量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度,治疗30 min。

1.6 疗效评价

1.6.1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①ICL-Q-SF 评分:通过患者尿失禁症状和生活质量状况来评估UI 严重程度以及UI 类型。②72 h 尿垫用量:记录患者评估前3 天的尿垫使用总量。③中医证候积分:参考2002 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遗尿次数、遗尿量、畏寒、神疲、下肢无力、腰膝酸软、舌苔、脉象情况进行评分。

1.6.2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的参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7]如下:

治愈:无UI症状,n=100%,尿垫试验阴性;

显效:UI的症状明显好转,60%≤n<100%,尿垫试验阳性;

有效:UI 的症状好转,30% ≤n< 60%,尿垫试验阳性;

无效:UI的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者加重,n<30%。

愈显率=(治愈+显效)/每组总人数×100%。

疗效指数(n)=[(治疗前ICI-Q-SF 评分-治疗后ICI-Q-SF评分)/治疗前ICI-Q-SF评分]×10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使用SPSS 21.0 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且方差齐性者使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用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两组患者在年龄、BMI、KPS、肿瘤分期方面差异不显著(*P> 0.05),有可比性(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I-Q-SF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CI-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ICI-QSF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1 个疗程末、3个疗程末ICI-Q-SF 评分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P<0.05,cP< 0.05),说明治疗组起效更快,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2 个疗程末ICI-Q-SF 评分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显著(bP>0.05),说明两组治疗疗效相当(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I-Q-SF评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CI-Q-SF评分()

注:组间比较:*P > 0.05,aP < 0.05,bP > 0.05,cP < 0.05;组内比较:a△P <0.05,b△P < 0.05,c△P < 0.05

3个疗程9.00±3.01 7.00±3.81c△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20 20治疗前16.65±1.87 17.65±1.90*1个疗程14.55±1.99 13.75±2.40a△2个疗程11.80±2.24 11.55±3.19b△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2 h尿垫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72 h 尿垫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72 h尿垫用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72 h 尿垫用量更少,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UI 的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比较意义。治疗后两组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差异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在1个疗程末对中医证候的改善水平与对照组相当(aP> 0.05),在2 个疗程及3 个疗程末积分改善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针刺疗效的突显需要一定时间刺激量的积累(表4)。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2小时尿垫用量比较(个,)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72小时尿垫用量比较(个,)

注:组间比较:*P > 0.05,aP < 0.05,bP < 0.05,cP < 0.05;组内比较:a△P <0.05,b△P < 0.05,c△P < 0.05

3个疗程5.00±3.34 2.35±2.94c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20 20治疗前12.30±3.14 12.80±3.12*1个疗程10.45±3.27 8.70±2.89a 2个疗程7.60±3.23 6.25±3.00b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组间比较:*P > 0.05,aP > 0.05,bP < 0.05,cP < 0.05;组内比较:a△P <0.05,b△P < 0.05,c△P < 0.05

3个疗程9.70±2.41 8.05±2.04c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20 20治疗前14.95±2.00 14.85±1.42*1个疗程13.80±2.19 13.05±1.73a 2个疗程11.95±2.19 11.00±1.97b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 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0%,对照组为0%,治疗2 疗程末,治疗组愈显率为10%,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P> 0.05,bP>0.05),表明1个疗程、2个疗程后两种治疗方案疗效相当。3 个疗程末,治疗组愈显率为60%,对照组为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P<0.05),说明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表5)。

3 讨论

近年来,前列腺癌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迹象[8]。目前,手术作为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虽然疗效较佳,但术后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UI 对患者的身心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甚至被称为“不致命的社交癌”[9]。当前,导致RP 后UI的具体原因尚未明确,大多数研究认为可能与尿道括约肌损伤以及逼尿肌异常有关,西医治疗RP 术后UI根据具体病情会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10]:早期轻度UI患者可推荐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但总体疗程较长、药物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患者接受度不高。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仍是当前治疗男性压力性UI的金标准,但费用昂贵,且手术后会存在感染、机械性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11]。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治疗UI 历史悠久,疗效显著,治疗RP 后UI前景良好,根据RP 后UI 的临床表现,将之归属“小便不禁”“遗溺”等范畴。陆斌主任认为RP 后UI 病位在膀胱,与肾、肺、心、肝、脾等关系密切,病性主要是气的不足与失调。因机体癌毒入里、术中损伤气血,还可结合湿、热、瘀等因素,加之年龄的増长,机体元气逐年减少,人体将处于元气虚损状态。元气来源于肾精,为肾气的主体部分。肾为先天之本,主水,司二便,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司小便开合,即肾气为其提供原动力,若肾气不固,膀胱开合失司,则小便失禁。故陆斌主任提出本病的病机为肾虚不固,膀胱失约,宜用“益气固元”针法来治疗。“益气固元”针法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等相关腧穴,振奋人体阳气,调动全身气机,增强脏腑固摄之力,以达补益元气、培肾固本之效。该法中的“益气”指增益脾胃之气、调动全身气机,“固元”指的是固先天元气。陆斌主任认为,元气源自父母生殖之精,易亏不长,故该病治疗中要注重滋养脾胃之气以固先天元气,从而激发肾气功能;并且通过调动全身气机的运行,可增强脏腑固摄之力,使之开阖有度;强调该法采用了前后交替取穴法,可以协调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实现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在选穴方面,陆斌主任提出膀胱经能够升发机体阳气、增强脏腑固摄之力,又和肾经互为络属,故俯卧位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针刺肾俞、关元俞、气海俞等腧穴,可温肾壮阳,调畅膀胱气机,使之开阖有度。《灵枢》载:“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故陆斌主任提出:“益气固元为要,辅以从阴引阳”,在治疗时常配合选取仰卧位穴位。其中任脉可推动气血运行、通畅经脉,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功能,脾胃经能够补益脾胃之气,以固先天元气。气海主一身之气,关元是“丹田”之气所在,为治疗溺溲异常之要穴,外归来是泌尿生殖系统的常用腧穴,腹部诸穴合用共奏培补元气,益气温阳之效。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下肢诸穴可通过滋养后天之气以助膀胱气化恢复,从而水道通畅。此外,现代神经解剖学表明“益气固元”针法所选取的穴位均能够有效地刺激排尿反射,以助膀胱恢复排尿功能:腹部穴位可通过调节腹部肌群的肌张力,使盆底支持结构稳定;阴陵泉、三阴交通过干预胫后神经系统,以调节泌尿系统功能[12];肾俞、关元俞、气海俞通过调节骶部排尿中枢,以调整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功能[13];秩边、会阳、次髎可增强阴部神经支配的尿道外括约肌肌力[14]。

综上所述,单纯盆底肌训练和“益气固元”针法结合盆底肌训练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患者术后UI 症状,“益气固元”针法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并且从上述量表改善的情况可得出:在前两个疗程中“益气固元”针法疗效不甚突出,从第三个疗程起临床收效显著,表明此针法在一定针刺刺激量的积累下起效明显,提示本方法改善RP 后UI 患者的尿控是一个缓慢连续性的过程,且疗效确切。本研究存在以下三点不足:①研究时间较短,纳入的RP 后UI 患者数量较少;②未对后续治疗进行评估、随访;③评价指标受主观影响较大,客观性相对欠缺,且无安全性评价指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不断完善、规范试验设计,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益气固元”针法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

猜你喜欢

针法盆底疗程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