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指路明灯”

2020-04-10任国君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管窥试教一堂课

任国君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学习任务群,不仅是对当前语文教育中出现的功利化、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的解决,也是对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同时,中高考对名著阅读考查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整本书阅读无疑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热点,但同时也是教学实践中的难点。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可谓是帮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一难题的“及时雨”。这本书汇集了蒋雁鸣老师及其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多位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和实践的记录和成果,通过12部中外经典、37堂不同课型的教学实录、7个工作室阅读教学视频,再现教师解决问题的具体做法,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典型的学习范例,十分“接地气”,可操作性极强。

总体而言,本书有四大特色。

第一,每一堂课的设计和实施都反复打磨。比如,《目录管窥阅读法——(三国演义)阅读方法指导》一课前后试教了22次,《朝花夕拾带露香仰看流云蕴柔情——(朝花夕拾)阅读探究》试教了9次,《诗经》案例也是几经周折才最后定稿……最终呈现出来的成果饱含了执教者不断实践、不断完善过程中的思考和付出,展现出其专业扎实的功底和认真务实的品质。

第二,每一本书都有每一本书的阅读角度、思考路径和实践方法。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多姿多彩的教学方法、鲜活有趣的解读角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趣味,也能激发他们展现自己的阅读个性。在书中,我们能够看到跨界阅读、对比阅读、批注式阅读、资料助读、活动趣读、目录管窥法、序跋分析法等丰富的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方法,这种因地制宜、百花齐放、灵活多样的方式,也有效地平衡了课程化与自由阅读、集体阅读与个性化阅读之间的矛盾。

第三,在阅读教学方式上强调立足于书本但不拘泥于书本,提倡广泛联系、发散思维、开拓视野。书中所选择的书目,涵盖文史哲,也涉及古今中外,力求使“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瞭望广阔美好的阅读世界的一扇窗。比如从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宝黛爱情悲剧谈到了当下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从《堂吉诃德》聊到人的现实与理想,从鲁迅的《呐喊》来透视乡村与城市、农民与知识分子的现实性话题,等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也为语文教育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

第四,从体例的设计到方法的指导,从师生的品评交流到自我的反思总结,本书都有许多尝试性的探索。“编入书中的每一堂课都是经过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养、课堂文化等方面分组定点观察以及全方位地评估的优秀成果,一起为语文教师们在一线教学中提供中肯而实在的建议”,“阅读反馈”的模块设计也旨在进一步引出教师对于教学实践的反思。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坊》不仅体现了编著团队的专业积淀、务实态度和教学智慧,也是帮助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将“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的有力的教学參考和实践指导,是新课改、新高考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一盏“明灯”。

猜你喜欢

管窥试教一堂课
申庆玉:处处留心,让每一堂课都精彩无限
《孝友堂家规》《家训》文献管窥
管窥
一堂好课,需要反复“打磨”
小学生数学合作学习现状及其策略使用管窥
怎样写好“一堂课”?
试教,你怎么看?
试教次数宜少不宜多
张雪门幼教实习思想透视
最后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