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让学生“停下来”

2020-04-10施榕

教师·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体系兴趣能量

施榕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学生在开心的时候,都会哼几句歌;听到音乐都会情不自禁地扭动起来,似乎对歌舞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歌唱兴趣的同时,也注意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歌唱时更为自信,更能体会音乐带来的多方位快乐。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要想让学生们在课堂中体验音乐,就必须舍弃一切令人感到厌烦的内容与形式,把抽象的音乐概念转化成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们通过演唱、表演,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打开,在轻松的氛围中展开愉快的学习。当然,这应当先从低年级的学生抓起,因此笔者结合低年级学生特点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与新体系教学法产生碰撞,让学生从“心动”到“行动”去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关键词:音乐;新体系;能量;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9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1-0100-02

大部分教师一般不喜欢学生在课堂里多动、多说,安安静静听音乐的学生比较受宠。但是自从接触了新体系的音乐与动作之后,笔者感触颇多,下定决心要改变观念,大胆尝试。我们应该让学生们释放天性,让他们玩起来、动起来,在音乐课堂活动中,让学生们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体验音乐,这种行为是通过运动感觉音乐的习惯行为,这样能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参与性。

一、音乐不停——不断地开启音乐感官

音感练耳是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音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摸索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一比

曾听过一节《田野在召唤》的课,在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时,教师就用了对比法对旋律进行分句,通过听辨“加附点与不加附点”的不同,并运用“划船”的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附点音符的感觉,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附点音符的时值及唱法。

在学唱第二部分旋律时,教师还使用不同音色的乐器,对两个声部的旋律进行对比,从而带动学生分声部演唱,体验并表现出了合唱的艺术效果。在整节课中,教师不断通过音乐渲染、力度对比等方式,让学生准确而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教学中,笔者也曾尝试了不同对比,有乐句、速度、律动等对比方法,通过不停的对比,既提高了学生听辨记忆音感的水平,也锻炼了学生试听视唱的能力。对于学生而言这就是很好的体验、理解音乐的过程。

(二)想一想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美好的音乐氛围,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在于启迪、激励,唤醒其音乐想象力,启发其音乐感知力,使之体验音乐美感。聆听音乐就是音乐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它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初听音乐后,教师常常会问的问题是:“听完什么感觉?你想到了什么?”这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是简单的想象。那时的联想是真实的对音乐的感觉,要想再了解音乐,就要通过不断的聆听、联想来体会。比如在《云》一课中,引导学生感受三拍子舒缓的节拍,就让他们想象自己是一片海上的云,随着海风忽远忽近,随着声音忽高忽低,学生们在这形象的联想体会中,熟悉了歌曲的旋律,感受了带着不停地想象演唱歌曲的过程。在启发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想象随音乐放松地动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们的音乐联想能力。

(三)带一带

带动是对天性内向、胆子较小的学生比较有效的方法,这个带动者,在课堂中就不单单是教师一个人,还可以是音乐表现力较好的学生们。在带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时候,要能与音乐主题相映衬,不要在课堂上试图教给他们什么,而应在音乐中玩带动学生,再让学生带动其他人玩音乐。学生的表现就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教师本身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灵活的教学方法、独有的教学魅力,将自己融入音乐中去,才能一点一点征服学生,使其理解音乐。比如《乃哟乃》是一首土家族民歌,节奏明快、情绪欢快,但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很难感受少数民族歌曲的情绪,这里笔者就以自己的情绪、歌声、动作去带动学生,让他们在“音高游戏”中把这种动能不停地转换,感受民歌特有的风格。其中,有三种情况教师不带:学生会的不带,学生能会的不带,带动了学生仍然不会的不带。

二、动作不停——不断地释放音乐能量

国际三大先进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一直以来在世界上都被尊为音乐教育教学法的重要依据,虽这三大体系各有所长,却未必完全符合中国国情。但笔者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接触到新体系之后,发现近年来在国外,将三大教学法相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其中让人体会最深的就是音乐能量的释放。回想起来,教唱、学唱这种单一的表现形式正是我们要击碎的一个音乐教学束缚。

(一)动一动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它看不到、摸不到,有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的特点。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其不断通过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内心的音乐能量激发出来的有效方法,这恰巧贴合了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能激发其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在听音乐表现动物的时候,笔者并不强行规定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表达各种各样的见解,在随着音乐作体态律动、舞蹈、表演等身体运动时,让他们与音乐融为一体,随着音乐的变化充分调动情感体验,有的做奔跑的小马、有的做飞翔的小鸟、有的做神气的大象……这类与动作有关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听音乐走恒拍、听乐句传动作、听音乐创編动作感受情绪;跳交谊舞,理解各种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唱唱《音乐之声》中的《哆来咪》,感受七个基本音级唱名;请学生扮演不同音符上台听音蹲下,巩固唱名等。这种不断冲击动能的活动不就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能力的良好途径吗?

课堂上只有能动,才有动的能力。平时课堂中如果这种训练偏少,那在表演唱环节中,肯定会出现学生不愿意动或想动不知道怎么动的状况。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不断地解放学生们的身体(时间、空间、能量),让其去感受音乐,并且要提供与音乐相符的动作元素,可以细化到某个关节是怎么动的,让学生找到那些有感觉的地方,并能举一反三用同样的音乐感觉去带动另一个关节。如有的学生还不愿意动,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得好的学生或教师自己带着他动。让学生们尽兴、开心地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表演,激发他们主动地去探寻、领悟、体验,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地通过动一动去理解和掌握音乐。

(二)玩一玩

玩是每个人的天性和权利,它可以缩短人与音乐的距离,学生在玩中可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而且对小学音乐教师来说,要培养的不是专业音乐人,所以抓住学生的喜好,使其在游戏中玩得尽兴,玩得充实,让他们爱上音乐才是最重要的。①玩乐器。把乐器灵活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在艺术熏陶方面也是对其大力培养,有一部分学生在低年级就接触了钢琴,但这基本是以“乐本”为目的。在新体系中,笔者还接触了一个词,就是“人本”,即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里说的玩乐器,当然不是培训班的学乐器。新课标在演奏方面提出的标准有:低年级以打击乐为主,能为歌曲伴奏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中高年级以竖笛、口琴或其他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或演奏乐曲。所以在课堂中,除了传授基本的三角铁、串铃、沙球、响板的敲击方法,笔者还会不断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更有趣悦耳的声音,并且将自己创造的声音教给大家,加入音乐演奏中。学生们会非常认真地组织编创,在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玩。玩乐器,是记忆乐器形状﹑理解乐曲结构﹑体验音乐乐趣的有效方法。②玩道具。在传统教学中,教学道具主要就是图片资料、表演装饰、发出声响的自制乐器。在新体系中,笔者找到了音乐课上的教学用具。例如中速的歌曲,两人一组听音乐按乐句抛接“塑胶球”,感受歌曲情绪的同时理解乐句的特点;舒缓、轻柔的音乐,运用“纱巾”的抛、甩、收、落等动作,体验音乐起伏的感觉;运用“网球”的滚动,感受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歌曲强拍和弱拍的不同能量,通过向上扔感受乐曲的上行、向下拍感受乐曲的下行,聽到波音时蹲下两人传球;用生活中的物品,充当小乐器,如运用“筷子”玩乐句卡农的游戏,两人面对面,一人先随音乐在两人中间的任何一个位置敲击一小节,另一人随后重复在相同的位置敲击一小节,训练学生学会聆听、配合;用自己的身体当道具,发出各种声响(拍手、跺脚、拍腿、响指等),即身势的各种形式的节奏问答、接龙游戏。这些有趣的生活用品、体育用品、身体道具可以所用,它们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刻体验乐句的结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而且更能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极大兴趣。

蕴含新体系的音乐课堂上,教师会运用各种趣味性与音乐性兼备的课程设计吸引学生们的目光,即通过默唱歌曲、节奏“走、跑、跳”、童谣模唱、肢体节奏游戏等花样翻新的课程环节,对学生们的节奏、音乐记忆、音乐听辨等各方面进行训练。通过近半年的教学实践,笔者真正感受到新体系的理念是适合我们义务教育音乐课堂的,它非常注重让学生亲自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玩在其中、乐在其中、享在其中。

但笔者也深知,在音乐课堂中,“不让学生停下来”是有难度的,唯有教师不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不断进步、有所创新,用自己独特而又富有魅力的教学方法去浸润每个学生,把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比一比﹑想一想﹑带一带、动一动﹑玩一玩、试一试,在教学中游戏,开心地学习音乐,真正领略到音乐的艺术之美!

参考文献:

[1]杨李昀.在音乐中放飞孩子的灵性[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1):83-84.

[2]胡小平.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结束环节的教学设计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4):209-210

猜你喜欢

新体系兴趣能量
能量之源
机械基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