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头活水润笔尖

2020-04-10吴能爱

教师·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

吴能爱

摘 要: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时代的脉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生活的感动和乐趣 ,再将生活的情感通过恰当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挖掘生活、走进生活、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敏锐观察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对身边的人、周围的事物产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

关键词: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1-006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作文之本”。但现在学生要么抄袭各种书籍来完成老师的任务;要么仅凭自己的想象,进行虚构;要么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枯燥乏味。而教师的引导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习作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拔高了要求,打击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那么,如何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习作有血有肉?2018年5月始,笔者作为省级课题“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研究”核心成员,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实践,现就“生活化”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留心生活,让笔尖活水源源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动人之处。”作文素材就藏在学生身边。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意识。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或有趣,或不容易忘记,或能引起学生有共同话题之事。如两个同学因为一点小事争吵引发的矛盾;有同学上课不认真,影响全体同学;谁课上的发言特别精彩,博得大家的喝彩;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了一节公开课;今天××的眼镜丢了等。这些事情学生都非常感兴趣。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天性好玩,观察能力较差,对周围的事物大多也是熟视无睹,或者热情很快消失。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些契机,鼓励学生用心观察,勤于思考,注意积累,激发学生潜在的表达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教师引导得好,既能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意识,又能帮助其积累写作素材。

二、挖掘生活,让笔尖律动飞扬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紧扣新课标要求,从小学低段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教学中,笔者擅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一课,语言优美,句式灵活多变。笔者让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画,再引导学生仿照第2小节或第3小节,把自己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令人满意的佳作,题目也特别有诗意。

又如第11课《我是一只小虫子》,理解课文后,笔者举行了一场辩论赛:当一个小孩子好不好?课后,笔者让学生以“我是一个小孩子”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了一篇作文。学生们的作文生动有趣,符合生活实际。

案例:我是一个小孩子

当一个小孩儿好不好?我的好朋友们都说:“当一个小孩儿太好啦!”

我们小孩儿一做完作业就能玩了,哪像大人们还得做好多的事呢!要是想买一个什么东西,只要跟大人们说,他们就会给我们买。一下课,就能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了。

可我有时候却不喜欢当小孩。

因为,没考到95分以上,爸爸就会骂我。要是做错事,有时会挨骂、受罚,而且,总是被爸爸妈妈使唤。

有时候,我又很喜欢当小孩儿。因为令我感到开心的是我有好多小伙伴。她们每个都很出色!程曦垚写作业时从不跟我说话,她的作业写得特别工整,老师经常表扬她;陈诺一画画可厉害了,每次画的都很有想象力;匡秋羽學习可好了,基本都考100分,她可是我的偶像哦!

我还是觉得当一个小孩儿好。小孩儿总是无忧无虑的,开心时大声笑,伤心时大声哭。

部编版教材重识字,更重习作。教师们擅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运用语言文字,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走进生活,让笔尖真情流露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有一定时空距离,所以学生难以全面认识,甚至在认识上会出现些偏差,有的课文讲述的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孩子。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局限于书本,更应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开放。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开阔视野,走进生活去触摸习作的“水源”。在美丽的福州,有四季常青的大榕树、高耸的鼓山、风景如画的左海公园、春天的樱花和桃花、秋天的西湖菊花展等,这都是激起学生创作的源泉。下面是二年级学生在观赏“西湖菊花展”后的习作,学生深刻感受到了花美,写出了菊花的千姿百态。

生一:菊花有很多颜色,白的菊花开得像冬天的雪球,黄的菊花开得像金灿灿的太阳,红的菊花开得像火球。许许多多的菊花开出不同的形状,有的像烟花、有的像雨伞、有的像蝴蝶。

生二:我走近仔细一看,发现菊花的姿态各种各样,有的花瓣里三层,外三层,花蕊被包在花瓣里,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向四周散开,像我早上刚起床时披散的头发,有的还是花骨朵扬起头向天空,好像挺着胸膛的男孩一样,向我点头微笑。

…………

四、感悟生活,让笔尖色彩斑斓

好文章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事美、物美、景美、人更美。品读好文章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没有丰富的品读经验,就缺乏开阔的思路,也很难把自己的想法在习作中表达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品读的习惯,鼓励学生读书读报、听广播、看电影,做好读书笔记,关注重点句、重点情节、重点片段,用口把作者的心表达出来。好的段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文段的意境。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为了让学生作文起好步,笔者在班级推广亲子阅读、师生共读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并评出“阅读之星”和“书香家庭”。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在提高文化素养的同时,积累沉淀语言,表情达意时随手拈来,顺手成章,这引导了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多彩的世界”。

五、记录生活,让笔尖随心所欲

每一篇文章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学校组织的“做美德少年·故事演讲”比赛、“班班有歌声”比赛、“读书小报”评选、节日教育、亲子共读比赛、郊游活动、班级的公益活动等,学生都喜闻乐见。每一次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要抓住契机,鼓励学生用笔把生活中的事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笔者把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5人,分别在星期一到星期五写。同时每天详细批阅学生的日记,这样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日记,又能得到教师精细的指导,还能互相学习,从而达到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的目的。

案例:买单受骗记

今天,是“双十二”,我和妈妈经历了“买单受骗记”。

下午,我们去买水果。在路上,突然,我听见一阵锣鼓喧天,就四处张望起来。哦,原来是从不远处那家面包店传来的。我对妈妈说:“这儿肯定有活动,我们快进去看看。”

进了面包店,到处都是人,简直就是“里三层,外三层”。我都看不见一丝面包的影子,只看见人们匆匆忙忙的脚步。我挤啊挤,终于看到了面包,面包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该选哪一种呢? 突然,我眼睛—亮,找到了我的最爱:三明治。

我拿着三明治去排队了,队伍像一条长长的蛇,排了好久好久,终于买到面包了。

回到了家,妈妈计算了一下,原来只是送面包券啊!并不是店家宣传的五折。这就是我和妈妈经历的“买单受骗记”。

作者:祁子恒(二年级)  选自《在仓小聆听花开的声音》习作集

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周围生活的敏锐观察力,而且能提升学生迅速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能力。真实的生活给学生们带来了愉悦,学生们既在玩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又在活動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

此外,应鼓励学生享受校园生活,感受家庭生活,关注社会生活,走进自然生活,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这可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也可以把读与写、写与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受时代的脉搏,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体验生活的感动和乐趣 ,再将生活的情感通过恰当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教师应指导学生积累现实生活当中的写作材料,并注意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将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作为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重视突出真情实感,运用自身体验描绘出对现实生活的独到感受,自然逼真地再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素芳.浅谈如何运用生活指导学生进行写作[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65-266.

[2]许艳红.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习作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