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热点融入大学英语的多模态教学研究

2020-04-08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师学生

李 珊

(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安庆246001)

当今,阅读和视听热点新闻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新闻热点话题广泛,能够多角度、高效率地传递世界信息,反映最新动态,折射流行趋势。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由于缺乏配套的新闻视听教材,加上大学英语课时有限、课堂任务量大,教师很难坚持长期开展英语新闻的视听说活动。不仅如此,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词汇量较为匮乏,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对英语新闻不乏兴趣,但若没有教师的引导,对语速快、词量广的新闻英语也只能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将新闻热点适时、适度地融入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言技能,了解世界动态,是未来拓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1]

一、新闻英语的自身特点

(一)真实性

新闻英语以事实为基点,采用鲜活的、大众化的语言报道或评述世界各地发生的最新动态,使读者全情投入,仿佛身临其境,不论是激动人心的反贪风暴,还是扣人心弦的体育赛事,都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因而,将新闻英语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能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接触到最地道最贴切地表达,让他们熟悉语言在不同场合的运用。

(二)趣味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每天都有读不完的趣闻,听不尽的轶事。通过新闻看世界,可以了解世间百态,领略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体味不同人生的辛酸苦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如此,在教学中引入题材多样、五花八门的新闻热点,能够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寓教于乐,帮助他们缓解课堂焦虑。

(三)新颖性

新闻热点紧随社会潮流,网络新语可谓层出不穷,大学生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自然追逐时尚,既关注国家大事,也爱讨论热门话题,他们对相关词汇的理解也会随着这些词汇一次次出现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而得以加深。

(四)时效性

新闻事件稍纵即逝,变幻莫测,教师需要随时了解热点动态,密切注意国内外形势,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才能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兴趣及语言水平,适时地融入相关热点。同时,引导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洞察国内外风云,以最新的视角研究和分析时事。

(五)导向性

舆论导向作用是新闻独具一格的特征,在将新闻热点融入大外教学时,一定要讲政治、重导向,引导人们从正确的方向思考社会现状和政治格局。尤其选用社会新闻热点题材时,更应弘扬真善美,引领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俭自强、文明向善,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新闻热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调查及应用价值

为了客观地了解学生对于英语课堂上融入新闻热点的需求,笔者于2018-2019 年对安庆师范大学大一、大二非英语专业的220 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汇总情况如下:

调查项目 多数学生的反馈情况1.是否经常关注新闻热点 很有兴趣,会随时关注2.了解新闻热点的主要途径 主要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介3.是否希望教师将新闻热点融入教学 表示愿意甚至期待4.新闻热点的导入对教学效果有无促进 相信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5.穿插新闻热点的合理频率和时间 每次英语课穿插10-15 分钟6.能接受的英语新闻视听材料的难度 词汇量大致在大学英语四六级水平7.最感兴趣的新闻题材 政治、体育、影视、军事8.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 “一带一路”、二孩政策、5G 手机9.英语新闻视听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语速快、词汇量大、专业术语多10.希望教师进行哪方面的指导 传语和授缩听略力语技、巧阐、释归复纳杂新句闻型术

在对在校大学生的需求分析基础上,结合上述谈到的新闻英语的自身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其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与时俱进,丰富教学内容

传统上,大学英语课程都采用特定的教材,其选用的文章多半停留在20 世纪九十年代,很多话题若用来课堂讨论,就显得相当陈旧,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由于缺少相关背景和兴趣,学生读起来也单调枯燥,容易感觉厌烦。而新闻材料所讲述的内容就是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事件,能够有效地弥补教材内容严重滞后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将新闻热点灵活融入教学中,犹如在课堂和现实世界之间增添了一座直通的桥梁,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

新闻热点是媒体争相报道、大众最为关注的时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社会、影视、体坛等各个领域,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对新闻热点总会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将其融入教学自然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拓思维,培养思辨能力

新闻英语承载着英语的思维方式,传递着英语文化意义,驱动着英语思辨的视角[2]。国际争端的处理方式,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往往发人深省,但也会因各自立场的不同而观点大相径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热点话题进行辩证思考、对比分析、当堂辩论、概述总结,由新闻事件联想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启迪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学以致用,增强文体意识

新闻英语不同于一般的听力材料,有着独特的文体特征,其篇章、语言以及语调都自成风格。教师分析新闻语言的特点,能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不同语篇匹配的文体风格,那些富于变幻的新闻标题和导语,也有助于学生增强文体意识,得体地输出目标语。

三、新闻热点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教学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受到不少高校的青睐。这种教学模式意味着将多种感官认知调动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气氛不再沉闷,教学内容也不再机械乏味,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3]。

笔者所在的院校非英语专业采用的是《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其中听说课的课时量约占四分之一,读写课的课时量约占四分之三。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坦言听力困难是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的较大障碍,他们对于新闻英语听力尤为恐惧。为了弥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在现有的英语课时分配模式下,教师不妨将新闻热点话题灵活地引入英语听说及读写课堂,使语言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的得体性与社会情景的关系[4],形成新颖的、互动的、多元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具体建如下:

(一)听说课堂

1.语音模仿:让学生观看英语新闻短片,之后消去视频原音,请学生分组模仿、进行配音,然后上台表演。通过自主模仿、内化吸收、并反复操练,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连读、弱读、同化以及爆破等语音规则的灵活运用[5]。以美国某政要的演讲为例,可以请学生在观看完演讲视频后进行分段练习和模拟演讲,教师则引导学生发现演讲中的连读、爆破等现象。比如在开场白“If there is anyone out there /who still doubts/that America/is a place where all things/are possible”中,is a 被连读了,where all 也读成wherall,重音在all 上。If there is 中th 不发音,there 被省略为ere,与is 连读成 [εiz]。与之类似的短语还包括:there 与is 连读为theris [ris],there 与are 连读为therare[ra]。尤其让学生注意的是,there 发成ere 的前提是前面还有其他单词;倘若there 或here 在句首,还是要原原本本地读出来。因此,与其机械地锁定一个个孤立的音标不放,倒不如引导学生模仿新闻英语的节奏,学习如何听懂短语和意群,这才是听力提高的关键。由于新闻英语语速很快,加上演讲毕竟是口语表达形式,带有演讲者自身的语言习惯,所以当中会经常出现连读、弱化和失去爆破,这就不难理解演讲中“must be”中的[t]和“could be”中的[d]被演讲者彻底略去。但连读不总是非要不可的,在一些重要场合,关键语不连读以示强调。例如,句子中doubts(怀疑),all things(任何事情)是演讲者要突出的重点。为了显示其重要性,doubts 和things 在该句中都要重读,而且还是停顿点,既不失爆也没有弱读。

2.内容预测:在练习前先让学生浏览相关材料,包括问题提示、提供的选择项,利用各种线索对听力内容做出预测,有针对性地听取语篇梗概,提高听力效果。快速将每个选项或关键短语在脑中过一遍,有利于学生在听力过程中适应朗读速度、排除不必要的干扰。留心过渡词,可以及时调整思路或转换问题。当下一个问题开始时,就算还未完成之前的答题,也应该换到下一题。如果选项均为概括性的名词或名词短语,提问可能涉及听力材料的主题;如选项里含有should,must,need,have to 等情态动词,提问则可能涉及说话人的意见或看法;如选项里含有approve,hate,dislike,disagree,enjoy,feel 等词语,提问很可能围绕对某人或某事的评价或感受;如选项里含有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或最高级,提问则可能牵涉不同事物之间优缺点或异同点的比较。

3.观点速记:速记任务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并将新闻语篇的主要观点记录下来。如果所选用的音频材料速度快、句子长、间隔短,可建议学生使用字母和符号记下所听到的内容。通常,首字母能代表复杂的术语。例如:NASA 代表The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SCO 代表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上海合作组织)。甚至,简简单单几个自创的图像或者符号也可以表示一句话,比如:Eleven giant pandas born this year make their debut at the Chengdu Research Base of Giant Panda Breeding in Chengdu,Southwest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Friday, Sept 29,2017,ahead of the National Day.(2017 年9 月29 日国庆前夕,今年出生的11 只大熊猫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次亮相。) 该新闻就可速记为:11 g p △t y ¦de@Cd RBGPB,Sc,Fri,29/9/2017,→1/10.学生通过多次练习,也能形成一套自创的、更简洁的符号系统提高记录速度。

4.语篇复述:新闻材料在多次播放后,可以要求学生用原文或自己的语言对语篇内容进行复述,这会促使他们在倾听时格外用心,有意识地理清新闻结构、分清内容主次,把握关键词。[6]教师在具体操作时,应当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对于较长的新闻语篇,教师不妨运用图表做个简单的示意,让学生更直观地把握语篇的脉络;对于重点句型和复杂短语,教师可以列出关键词加以强调,帮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连词串句、活学活用,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和表达的积极性。此外,当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卡壳或遗漏了一些新闻情节,教师不妨以提问的方式向前推进,鼓励学生主动补充和完善他们的复述。

5.新闻采访:搜寻真实的校园新闻,让学生用英语采访当事人,然后在班上做热点新闻英语播报,以自主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佳英语新闻记者。例如,在讲《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第四册)Unit 2 Beauty can be bought. 这个话题时,让学生课下在校园做个英文采访,了解时下大学生对于整容的看法:(1)Are you satisfied with your appearance?(对自己的容貌是否满意?)(2)Have you had any cosmetic surgery? What about the effects?(尝试过整容么?效果如何?)(3)Do you approve of your relatives or lovers having plastic surgery?(是否赞同你的亲人或恋人整容?)采访结束后,学生运用本单元的句型将自己的调查收获向全班汇报,由大家评选班级的“新闻之星”。

(二)读写课堂

1.读前活动: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阅读开始前导入热点新闻,通过VOA、BBC、CNN、CCTV-9 或者自己剪辑的英语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话题,以新闻报道创设的真实情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Unit 6 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 时,教师可从网上剪辑一段地震的新闻视频,使学生对地震来袭的突发灾难感同身受,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就如何避震应急、抗震救灾、防止疫情等话题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人类能否真正战胜自然,克服所有灾难”设置辩题,通过组内讨论、组间辩论、代表发言等形式,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读中活动: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将针对新闻中出现的生僻词、复杂句加以阐释,然后就新闻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除了阐释主旨大意、词汇特点、句型语法、语篇衔接等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领会预测、速读、查读等阅读技巧。由于新闻英语有其独特的词汇特点,不妨对热点新闻中高频率出现的词汇,尤其是动词和名词进行分类归纳[7]。频繁出现的名词诸如:Security Council(安 理 会),authorities(当 局),scandal(丑闻),consumption(消费),disarmament(裁军)等;常用到的动词则包括:attend(出席),confirm(确认),report(报道),reject(否决),urge(敦促),vote(投票)等。此外,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差异,让学生不再困惑:同样是“人行道”,为何时而用pavement(英式),时而用sidewalk(美式)。倘若课时允许,教师还可以就新闻材料的语体加以分析,通过比较不同题材新闻稿的文体特色,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较强的文体意识,学会在恰当的场合运用恰当的语言。

3.读后活动:课下,网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丰富的学习、指导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应当推荐给学生一些符合其语言水平和学习兴趣的英语报刊、电子杂志或网络新闻节目,建议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或收听在线英语新闻[8]。如果课时紧张,新闻英语在课堂上只能占据更为有限的时间,教师则要根据情况自行调整,布置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进行拓展和补充。例如,教师可以将新闻播报转为写作形式,定期在网上作文评阅系统发布范文,要求学生登陆冰果英语等平台提交新闻稿,对于评分不满意的学生,教师应当允许他们对其习作进行二次修改、提交系统重新评分。通过范文分析、模仿写作、反复修改,学生的写作水平将逐步得到提高。

四、结语

英语新闻题材多样、语音纯正,用词简洁、信息丰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学、宗教、体育、影视等方方面面,是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将新闻热点灵活融入英语教学,在帮助学生提炼句法素材,提高听说水平,锻炼思辨能力,以及培养文体意识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该模式也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时事热点,“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提高创新意识,灵活融入动态化的新闻材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英语视听说能力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英语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