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教学模拟器在少儿乒乓球启蒙阶段应用研究

2020-04-07吴邓凤王春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练习者乒乓球事物

吴邓凤,王春亮

乒乓球属于隔网对抗型运动,是既有速度、力量、旋转的不同又有路线和落点的变化,是一项充满智慧与乐趣的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对儿童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其项目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因而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回顾世界乒坛名将的运动成才之路都表现出了“少年成才”的特点,我国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马龙、刘诗雯和丁宁在5、6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训练,然而像孔令辉和刘国梁12岁就已经进入国家队。有关研究表明,学龄前期(3-6岁)是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时期,5、6岁的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在启蒙训练过程中,充满趣味性,内容简单有趣易于掌握,有利于引起少儿乒乓球训练者浓厚的兴趣。启蒙教育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1]在启蒙阶段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结构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对于后期运动员系统学习专业技术尤为重要。

1 少儿乒乓球启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古人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少儿乒乓球启蒙教学中,通过变换不同的练习方式,使用简明易懂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少儿对乒乓球的练习兴趣和学习兴趣,是启蒙教练员的主要任务。笔者是在多年的少儿乒乓球启蒙教学经验中的总结,在少儿乒乓球启蒙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1 少儿初学者击球点及击球用力方向意识模糊

在教学的过程中,乒乓球的正手攻球动作为例,教练会通过教育学中的联想法教学生如何掌握基本动作模型,例如:乒乓球的正手攻球动作,以大臂带动小臂,挥至前额上方,像“敬一次队礼”让学生联想攻球手型的结束位置。[2]然而,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讲究力量、旋转、弧线、落点与速度的高技巧性的运动项目,“敬一次队礼”这一动作的用力方向与乒乓球合理的正手攻球动作的用力方向有很大的偏差,所以在启蒙教学训练中,少儿初学者按照这一动作进行实践时,会因动作模仿常常出现偏差造成击球失误导致球往往被漏掉、打飞或打到非合法还击区域。然而乒乓球是靠拍型与合力来控制方向的,力是一种表现形式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它是基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表现形式。[3]力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少儿对力的表现形式及力的传递认知尚不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少儿练习者对动作联想不明其深意、对如何规范的利用动作合理用力的将球击到合法区域的击球点及击球用力方向意识模糊的问题。

1.2 少儿认知理解能力不强,动作难以定型

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讲解示范正确合理的技术动作结构与动作细节,让练习者进行徒手挥拍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徒手挥拍动作单一循环且枯燥无趣,由于少儿初学者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较弱,并不能有效的理解教练的动作分析,造成在实践过程中,教练模拟基础的来球旋转和路线供多球训练时,初学者会由于动作理解程度不清晰,动作熟练程度不稳定,碰球瞬间不敢做出相应的动作或没有找到正确的击球时机而漏球。对于初学乒乓球的少儿来说,由于其视觉-神经传导动作-肌肉的协调机制尚不精准,因而在初学阶段,对于来球路线、落点及击球时机、击球部位难以准确的把握,精神上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动作僵硬,技术上往往顾此失彼。[4]而因动作理解不清晰,少儿会为了击球主观性地改变击球动作,容易产生不良的动作习惯,不良的动作习惯严重影响后期竞技水平发展。如何增强少儿对感知事物物体产生直观感受,可有效提高少儿对事物的理解程度;少儿乒乓球启蒙训练是整个乒乓球学习和训练的开端,合理正确的击球动作与击球时机是后期竞技水平发展的前提。

1.3 少儿对新鲜事物极度情绪化

学龄前儿童通常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此外由于思维跳跃性大,很容易产生极度情绪化,上一秒在笑下一秒就哭闹不止。[5]将这一好奇心转化为兴趣,积极引导其思维聚焦,在启蒙教学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每一次尝试的失败,或漏球、或将球打飞、或球被打下网都影响着少儿对某一新鲜事物的看法与感受,导致自信心与兴趣感慢慢退散,进而不愿意再去打乒乓球。如何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获得感,让兴趣由被动引导转化为主动引导的过程,从而维持兴趣的热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是维持初学者坚持参加某项最运动强大的吸引力。少儿对新鲜事物从感知事物-模仿事物-反思事物三个认知阶段了解事物的本身,如何合理地把握少儿的认知心理,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是少儿启蒙教练不断专研的问题。

2 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的设计原理

在国际大赛视野下中国乒乓可谓“一枝独秀”,国球乒乓称霸世界,乒乓球不论是作为一项强身健体的活动还是竞技体育运动,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然而大部分人在学习乒乓球挥拍动作时,只能模仿其形而无其魂,常因出现偏差而造成实际击球效果不佳,养成不良的动作习惯,不仅难以更改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帮助人们标准化学习乒乓球挥拍动作的教学辅助用具——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专利号:CN102151395A),其设计在于:它包括一个支撑体,支撑体底端设置一个吸盘,支撑体内螺纹连接有螺杆(螺杆可以任意折弯 调整角度),螺杆的上端通过扭力弹簧交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乒乓球。使用方法:将底座吸盘表面用湿布将擦净,吸贴在干净平滑的平面上,挤净里面的空气;[6]然后支架开口一侧正对球拍挥拍方向,一保证缓冲弹簧发挥,将球体高度调整到合适击球高度,开始练习。

3 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在少儿启蒙教学中的应用

3.1 提高撞击球力度感及击球的准确性

儿童对于数、时间、空间、运动、速度、因果等这些领域的现象和认知能力是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具体表现为对这些领域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深化。[7]少儿对力的表现形式及力的传递认知尚不全面,利用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进行辅助练习可模仿固定来球落点,帮助练习者寻找撞击球感觉,合理安装适合练习者的训练高度,在少儿训练者挥拍时,引导少儿持拍把球拍的作用力传递到球上面去,蹬地转腰挥拍向前击球收小臂,在击球的同时形成一个模糊的打击感,让练习者体会每一次主动撞击球的过程,练习器相当于给练习者一个模拟来球速度的相对的微小的阻力球,在借助辅助器挥拍的过程中,教练要对其动作细节进行纠正和提醒,注意击球的力量启动顺序,蹬地转腰收小臂,以腰带手向前击球,动作连贯紧凑,建立完整合理的规范动作结构体系,再结合上台多球的练习。有了前期借助乒乓球模拟练习器的进行挥拍练习的击球感觉进行铺垫,动作相对成型,在教练的定点多球攻球情况下,练习者通过前期的挥拍训练,在教练的引导下结合实践找准击球点挥拍击球,成功率大大提高,自信心与获得感油然而生,从而加强练习者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兴趣。

3.2 加快动作的“动力定型周期”

动力定型是指人长期生活、劳动、反复重演某种活动、逐渐在大脑皮质高级神经系统中建立的巩固的条件反射活动模式,其外在表现即为动作习惯。[8]依据少年儿童的认知心理特征,利用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应用于乒乓球少儿启蒙训练当中,以最基础乒乓球正手攻球右手执双面反胶横拍为例,基本动作姿势口诀儿歌:与球拍say hello握个手,虎口对准拍边握;两脚打开与肩宽,左脚稍微往前站;两膝微屈身前倾,重心靠前手在侧;大小夹臂90°,找准球机往前挥;挥至前额要收住,乒乓乒乓真好玩。乒乓球属于技巧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乒乓球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少儿启蒙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运用朗朗上口的儿歌口诀使得少儿练习者更容易掌握和记忆正手攻球的基本动作细节,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少儿练习者掌握正确的挥拍姿势,启蒙阶段的练习内容单一且练习时间较长,借助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安装符合练习者的固定练习高度,进行固定线路有球挥拍练习避免徒手挥拍的枯燥感,有效的加快少儿掌握乒乓球运动项目击球技巧用力技巧,加快其“动力定型”周期,形成规范合理的击球动作结构。

3.3 引发好奇心增强获得感及趣味性

少儿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的好奇心,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的设计原理符合乒乓球练习合理的运动轨迹,外形结构设计巧妙简单轻便,还可以行进多功能组合练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放置不同的来球落点,进行步伐和拍型转换的综合训练;其设计是安装落点灵活多变且可以有不同的旋转,不仅可以帮助练习者学习摩擦击球制造旋转提高练习者对不同旋转球的理解;还可以提高练习者自我练习的效率与质量,避免自我练习的枯燥感,训练其击球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能够有效帮助练习者养成良好的挥拍的动作习惯,获得最佳的打击效果,可有效增强其对乒乓球旋转与打击力的理解能力。使用时应注意其安装的高度,球的安置方位,模仿练习球的运动轨迹合理地安置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在结合实践的过程中,易学易上手,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既有尝试实践中成功带来的获得感有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有效的提高少儿对乒乓球者项运动项目的兴趣,启蒙训练中引发练习者的兴趣及让练习者爱上这项运动,是让练习者坚持学习乒乓球这项运动项目的首要因素,持之以恒是成功的关键。

4 结论与建议

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作为乒乓球少儿启蒙训练的辅助器材。可进行的内容项目种类繁多,其主要是为了培养少儿初学者的击球感、规范动作、把握击球时机,它不仅在可以在启蒙的教学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在初学阶段安装不同位置点球位的练习,可以有效的训练动作的规范性,正反手的转换,步伐灵活性,是乒乓球启蒙阶段一大利器。在少儿乒乓球教学启蒙阶段运用乒乓球教学模拟练习器进行练习,建议使用练习器时有教练在旁指导,可有效加快少儿对乒乓球基本技能动作的掌握,提高少儿学习乒乓球的兴趣,规范其技术动作,培养球感,充分地发挥借助辅助器材的力量,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充实、完善,进一步完善乒乓球运动在少儿启蒙教学实践中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练习者乒乓球事物
乒乓球悬浮术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美好的事物
另一种事物(组诗)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