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碘对比剂渗出预防与处理的效果分析

2020-04-05黎耀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4期
关键词:外渗预见性我院

黎耀萍

(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广西 玉林 537000)

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放射科临床上已普遍应用CT 增强扫描为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为其病情及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1]。进行CT 增强扫描时,患者应用碘对比剂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清楚显示和掌握病变组织的情况,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提高对疾病诊断的检出率,为后续的治疗和预后的改善奠定基础[2]。但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还发现,CT增强扫描应用时患者有时出现周围组织外渗肿胀的问题,原因在于注射应用碘对比剂后容易引发静脉破裂,导致周围组织受到影响,因此有预见性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现选取我院放射科2018 年全年段收治的9257 例行CT 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资料作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入患者为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时段进入我院放射科进行CT 增强扫描的患者,共计9257 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者是否应用预见性护理对其进行分组,包括应用预见性护理的5000 例观察组和仅应用常规护理的4257 例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758 例,女2242 例,患者年龄在2岁~90 岁之间,平均年龄(59.7±10.2)岁,扫描部位包括头部1748 例,胸部1567 例,腹部1408 例以及盆腔277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333 例,女1924 例,年龄范围为4 岁~91 岁,平均为(60.2±10.0)岁,扫描部位包括头部1356 例,胸部1147 例,腹部1098 例以及盆腔656 例。两组患者上述情况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我院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单纯的常规护理,具体包括提前进行碘过敏试验,针对结果呈阴性的患者告知其增强药物应用的目的与方法,特别强调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法。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和问题要耐心解释,如发现过敏的情况必须及时处理。做腹部CT 增强扫描的患者检查前24h 以流食为主,检查前保持空腹状态,医护人员辅助患者取其正确体位,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以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预见性心理干预。由于患者病情不确定,在应用碘对比剂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焦虑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要应用预见性心理干预措施,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焦虑情绪,为后续更顺利地检查奠定基础;(2)完善全套检查。进行检查前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静脉血管作准确评估,针对可能出现血管显露不明、血管脆弱的问题,要对照患者是否进行长期化疗与放疗,将其拟定为碘对比剂外渗高危人群,将评估结果联合患者病历一起记录;(3)预防性护理干预。针对碘对比剂渗出高危人群,护理人员先静脉推注20ml生理盐水,密切观察患者注射静脉是否存在肿胀的问题,如果有肿胀问题发生,护理人员要及时更换注射位置,如四肢血管穿刺难度大,也可选择颈外静脉,但颈外静脉穿刺只适于腹部增强CT 扫描,不可用于胸部[3]。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为两组患者详细记录碘对比剂外渗的发生情况,将结果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对比两组患者碘对比剂外渗的严重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让患者进行填写,针对10 岁以下的患儿由其家属填写,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专业度、护理技能水平、沟通水平、服务水平等,总分设定为100 分,其中超过85 分为非常满意,超过60 分为满意,低于60 分为不满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比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单位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概率与程度均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详细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更高,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对比剂外渗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即患者应用碘对比剂时发生血管渗漏到周围组织,直接增高局部组织渗透压,引发皮下组织疼痛、麻木甚至溃烂和坏死的症状[4]。长期的应用实践发现[5],引发碘对比剂外渗和不良反应出现与应用药物本身的结构和高渗性特征相关,另外,检查过程中患者自身因素也会直接引发碘对比剂渗出的后果,如血管损伤的问题、应用不匹配的高压注射器、患者自身静脉容易受损、患者情绪过于紧张影响操作等等。一旦出现碘对比剂外渗的情况,患者容易出现患肢不适甚至功能受限的后果,引起更强烈的过激反应,不利于后续的诊断治疗工作,因此必须做好碘对比剂渗出的预防护理措施[6]。

预见性护理干预是现代化治疗护理临床上重要的组成内容,提前评估患者的心理生理状态、病情以及后续操作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做好一切的准备。具体操作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碘对比剂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有效的安全保障方案,稳定患者情绪,在沟通中注重技巧,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自信心,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提高配合度。操作中注意观察穿刺和注射的表现,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停止,另寻新的注射位置。总之,护理人员应针对碘对比剂外渗的各种复杂风险因素为患者进行评估,做好预防、识别和配合检查的工作。

本研究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发生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更好,P<0.05。

综上所述,为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有助于更好地预防碘对比剂渗出的情况,解决处理相关问题,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外渗预见性我院
CT增强扫描检查中高压注射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护理干预在小儿临床药物外渗中的效果研究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规范化护理对降低CT增强造影检查过程中对比剂外渗的价值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